多所高校内使用AI监控并追踪学生行为惹争议!
云棲號資訊:【點擊查看更多行業資訊】
在這里您可以找到不同行業的第一手的上云資訊,還在等什么,快來!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美國各地大學校園之中,越來越多的技術開始用于集中監視、追蹤和管理學生。
學校運用視頻監控攝像頭記錄學生面部信息,利用 GPS 追蹤學生行動,并在社交媒體和電子郵件上監視學生信息。他們通過電子教科書詳細記錄學生的學習習慣,同時記錄學生進入教學樓、出現在教室和圖書館,甚至通過學生 ID 卡來監視學生進入體育館,宿舍和自助餐廳的頻率。
?
相互協作的監視系統有助于保護學生安全,并確保學生順利畢業。比如幫助學校實時找出正在上課的人,以及可能逃課的學生。此外,大學除了承擔提高畢業率的壓力,還對學生心理健康負有重大責任。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安德魯?德爾班科(Andrew Delbanco)表示,在大型校園中,有更大能力來監視學生是一件好事。
“尤其對于那些不自信的學生而言,他們可能是家中第一個上大學的人,或來自并不突出的高中,他們容易感到被貼標簽或被忽視。讓這些學生察覺到他們被人在意是十分必要的。”
但這種保護可能剝奪大學生在承擔新職責和新考驗時所享有的自由。隱私權倡導者也擔心大學擁有過多權力,這些追蹤技術都很平常,但以如此集中的方式進行追蹤,產生的影響令一些學生感到不安。
“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口信息收集分散在許多不同實體之中,” 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的非盈利組織電子前線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的高級律師亞當?施瓦茨(Adam Schwart)說, “超市知道顧客想吃什么,書店知道顧客在讀什么,警察知道在警局監視攝像機附近出現了什么面孔。同樣的,在大學校園里,大學就是超市,書店和警察局。”
以下是美國各地校園中正在使用的一些監視方式:
一、在校園里以及網絡上
大學學校招生部門在新生入學前就開始對他們進行追蹤。通過衡量申請人在學校網站上所花費的時間,招生人員可以預估學生對學校的興趣,表現出更大興趣的學生更有可能被錄取。
新生入學時,將獲得學生 ID 卡,這些 ID 卡會在收銀機以及宿舍、體育館和自助餐廳的入口留下記錄。學校可以追蹤這些信息來觀察學生的習慣,甚至他們的朋友圈。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信息學院艾倫?魯貝爾(Alan Rubel)教授稱,當學生登錄學校的計算機系統時,管理員可以通過網絡追蹤他們,瀏覽他們正在瀏覽的頁面。
魯貝爾教授說,科技公司一直在尋找新的方式來追蹤學生。去年,他回顧了一家公司的宣傳活動,該公司希望在發生大規模槍擊案等緊急情況時使用每名學生的手機相機和麥克風。這些設備能像蜂巢一樣,收集信息并反饋給中央政府,然后引導學生遠離危險。
如今,高校都可以通過手機找到學生。據了解,已有數十所大學雇用私營公司來積極監控學生在校園中的位置,這些學校想知道學生是否正在上課,在圖書館學習還是在校內閑逛。
?
在加州州立大學薩克拉曼多分校一個系統試點項目中,學校讓一年級學生選擇是否同意通過手機程序追蹤他們的去向,并通過分析標記增加他們輟學風險的個人行為模式,3,800 名一年級學生中有大約 500 名同意參加。
薩克拉曼多州立大學學生成功事業執行主任詹姆斯?德拉格納(James Dragna)說,“我們將看到校園中的集中場所,學生聚集和停留的地方以及停留的時間段,并且可以使用這些數據來確定我們希望促進的活動類型。” 據了解,德拉格納的工作是尋找提高學生畢業率的策略。
二、在教室里
新型傳感器是另一項快速發展的技術。當學生到教室時,傳感器通過連接學生手機上的藍牙信號來檢查出勤情況。
在美國,大約 37 所高校與一家傳感器提供商 SpotterEDU 簽約。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里克?卡特(Rick Carter)曾是一名大學籃球教練,他說這項服務的靈感源于必須確保球員上課,以便他們有資格參加比賽。
密西西比大學每年向 SpotterEDU 支付 10,000 美元,來使用傳感器技術追蹤 150 名學生運動員的出勤情況。
負責確保運動員畢業的高級體育主任鮑勃?貝克(Bob Baker)稱,在其部門開始使用 SpotterEDU 之前,曾需要 25 個人去各個教室檢查運動員的出勤情況。現在,該應用會為每個學生生成一個報告,顯示他們的上課時間以及錯過了什么課。如果學生不在課堂上,則會被記錄為缺席,不過該程序不會記錄學生的實時位置。
貝克說,這個手機應用會向學生的學術顧問發送一封電子郵件,后者將與學生聯系來檢查他們的出勤,同時找出他們缺席或遲到的原因。這一技術減少了學生的曠課率,因為學生知道系統將檢測到他們的缺席。
三、在體育賽事中
在美國,大約 40 所大學正在使用名為 FanMaker 的應用程序來提高學生參加體育賽事的人數。通過放置在學生座位區中的傳感器,不僅可以檢測安裝了該程序的學生何時參加比賽,還能檢測他們停留了多長時間。
對于擁有大型體育項目的大學而言,這樣的信息很有價值。如果參加全國電視轉播的足球比賽中學生很少,或者學生看到一半就離場,那么這所學校對潛在學生的吸引力就會降低。
作為在此類賽事中來 “湊座” 的回報,這項應用程序還為學生們提供了一些獎勵,比如可以在曲棍球比賽中乘坐贊博尼磨冰機,擁有學生中心附近的高級停車位或者參加其他大型賽事的門票。
該應用的聯合創始人杰森?科爾(Jason Cole)表示,通過向很少參與比賽的學生提供門票,交易將變得更加輕松,“學校可以通過財務無法做到的方式來改變學生的行為”。
?
此外,佛羅里達州的一所學校還使用 FanMaker 吸引學生參加女子足球比賽,以招募更多優秀的高中生運動員。科爾表示,教練認為如果看臺擠滿觀眾,會更吸引新的運動員加入。
四、在智能設備和門戶網站上
學生可以通過聯網的智能設備和門戶網站訪問課程并與學校進行交流,這有助于教授實時監控學生的課堂表現。學習管理系統和其他類似工具提供了一種儀表板,教員可以使用它來查看學生在上課前完成的閱讀量。如果學生可能無法上課,此類信息將在學期結束之前提醒教師和學術顧問。
維拉諾瓦大學的首席信息官斯蒂芬?富加勒(Stephen Fugale)已任職十七年,直到去年九月離職,他稱維拉諾瓦大學使用的學習管理系統能夠顯示學生是否觀看視頻,是否在閱讀老師分配的章節,以及是否參與在線討論。
?
這些工具不僅可以考察學生的課程參與度,還能衡量教授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能力。之后管理員還會使用相同的工具來衡量教師績效。富加勒說,“如果學生的參與率低,加上學生的課堂反饋,就可以判斷教師的工作是好是壞。”
一些觀察者擔心,使用這樣的工具,可能無法及早為陷入困境的學生提供咨詢,甚至會在他們有機會解決問題之前,就中斷了雄心勃勃的學術道路。
美國國家學術咨詢協會的副理事布雷特?麥克法蘭(Brett McFarlane)說:“對研究生而言,有各種各樣的壓力通常是好的。但當一個決策的做出,不是基于學生而是基于學校的利益時,問題就來了。這時就會出現不正常的決策行為。”
五、在社交媒體上
據了解,已有數家公司開發了復雜算法,可以監視學校內部和學校周圍的社交媒體信息,以此發現可能對自身或他人構成威脅的學生。
系統一旦識別出符合特定條件的信息,就會向學校發送包含帖子本身的通知,并由學校解釋消息。但是由于計算機很難識別人的意圖和其他細微差別,因此往往存在許多誤報。
根據弗吉尼亞大學安保人員本杰明?雷克斯羅德(Benjamin Rexrode)的說法,弗吉尼亞大學聘用了一家名為 Dataminr 的實時信息監測公司,且每年向該公司支付 19,000 美元。如果有緊急情況并已發表在社交媒體上,Dataminr 會搜尋社交媒體并提醒校園警察。
?
還有一些大學,在使用十分過時的方式來監視某些學生的社交媒體,他們在網上緊盯這些學生的動態并把相關帖子打印出來。
自稱高調激進主義者的學生馬修?沃爾夫森(Matthew Wolfson)曾就性暴力問題與佐治亞理工學院的學校管理人員發生沖突。2017 年,沃爾夫森就讀大學高年級時,正式向學校行政部門提出要求,查看被學校監視的社交媒體的所有記錄。
他拿回的三本文件裝訂夾中,包含了他的政治背景信息,去華盛頓的旅行記錄以及他在社交媒體發表的帖子副本。
沃爾夫森說:“當我看到他們收集了這么多信息時,我感到非常驚訝,我很不高興。”
而學校發言人布萊爾?米克斯(Blair Meeks)稱:“佐治亞理工學院支持并鼓勵學生融入大學社區,包括在社交媒體以及在校園里親自分享他們的觀點。”
六、在公共場所
如今,校園監控攝像機已十分普及。2001 年 9 月 11 日之后不久,位于印第安納州西拉斐特的普渡大學在足球場內安裝了 12 臺監控攝像機。
目前該校校園周圍大約有 500 臺攝像機。校園警察對其中的 300 臺進行監視,它們大多分布在停車場和室外空間,也包括宿舍、教學樓和其他地方。普渡大學的校警稱,攝像機內的視頻將保存 45 天。
?
羅格斯大學警察局則在整個大學范圍內使用約 4,000 個安保攝像機,作為預防犯罪和調查的工具。校警可以策略性地監視攝像機,并根據需要檢索素材。
2018 年,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考慮將 AI 增強的面部識別技術應用到校園監控攝像網絡時,學生們在市政廳會議中發出抗議。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高年級學生薩爾瓦多?馬丁內斯(Salvador Martinez)曾幫助組織抗議活動,他問道:“人們真的擔心這些圖像泄露會發生什么。誰來存儲它們?誰對它們擁有合法使用權利?”
而在上個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行政副校長邁克爾?貝克(Michael Beck)宣布學校放棄應用 AI 增強面部識別的技術。他說:“我們已確定潛在利益十分有限,遠遠超出我們對校園社區的關注。”
國內的校園監控爭議
2019 年 9 月 3 日晚,一張人工智能監控學生課堂一舉一動的圖片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
這個由國內某 AI 公司推出的 AI 系統,目的是為了利用人臉識別攝像頭并通過人臉識別的實時分析,使老師和家長可以隨時了解到孩子們在學校里的表現。
而且該系統分析的細致程度可以多達十幾條指標結論:趴桌子 2 次,玩手機 2 次,睡覺 1 次,聽講 0 次,閱讀 0 次,舉手 0 次,笑了 0 次,厭惡表情出現了 10 次……
?
?
最后 AI 系統還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這個孩子有問題。
雖然事后該公司發表聲明,表示一切是為了學生安全,但一向被認為不重視隱私保護的國內網友們,這次并不買賬,指出這一做法恰恰讓學生們 “不安全”。
同樣是在不久前,一家被稱為國內最強腦機接口技術的公司開發了一款 “監控頭環”,聲稱可以監控小學生的注意力,同樣引起了網友們的質疑。
實際上在更早些時候,國內就有不少中小學安裝了聯網攝像頭,家長通過 app 就可以遠程看到自己的孩子到底在教室里做些什么。雖然當時也有學生在微博上控訴過類似的事情,但并沒有引起多少關注。
技術是把雙刃劍, 雖然技術的快速發展是一件好事,但在技術應用過程中,如何應對社會的質疑、技術被使用者的感受甚至反對,是所有技術從業者不應該逃避的挑戰。
【云棲號在線課堂】每天都有產品技術專家分享!
課程地址:https://yqh.aliyun.com/zhibo
立即加入社群,與專家面對面,及時了解課程最新動態!
【云棲號在線課堂 社群】https://c.tb.cn/F3.Z8gvnK
原文鏈接
本文為云棲社區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多所高校内使用AI监控并追踪学生行为惹争议!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用函数计算搭建页面的前端CICD系统,提
- 下一篇: 玩转DB里的数据—阿里云DMS任务编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