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artner报告,看中国数据库崛起
簡介:?阿里云,在Gartner公布2020年度全球數據庫魔力象限評估結果,作為中國科技公司代表,首次挺進全球數據庫第一陣營——領導者(LEADERS)象限,這也是中國數據庫40年來首次進入全球頂級數據庫行列。
近日,多篇新聞引起數據庫圈子的廣泛關注。隨著11月國際權威機構Gartner報告的披露,多家國內廠商入圍。以阿里、騰訊、華為等公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阿里云,在Gartner公布2020年度全球數據庫魔力象限評估結果,作為中國科技公司代表,首次挺進全球數據庫第一陣營——領導者(LEADERS)象限,這也是中國數據庫40年來首次進入全球頂級數據庫行列。本文將從Gartner報告入手,談談中國數據庫力量的崛起。
?
01解讀數據庫魔力象限
1).何為魔力象限
?
魔力象限,是由Gartner公司于2006年提出,用以描述特定領域全球最權威和最具影響力的廠商綜合能力評估報告,是頭部廠商產品能力的對標。一般情況下,企業IT決策者可通過這一分析報告甄別廠商能力,為采購、招標等提供一定的依據佐證。其評選標準包括全球市場份額、產品能力、客戶反饋等。在魔力象限中,按橫縱坐標分為兩個維度分析。橫坐標(Completeness of vision),代表廠商產品的完整度、覆蓋性;縱坐標(Ability to execute),代表廠商的執行力。根據這兩個維度,魔力象限劃分為四個象限,分別是領導者(Leaders)、挑戰者(Challengers)、有遠見者(Visionaries)和利基者(Niche Players)。Gartner 公司表示,所謂領導者,其提供的產品應包含額外的功能,且能提高市場對這些功能的重要性的認識,從而顯示出對市場的影響能力。Gartner 希望一個領導者能夠不斷提高其市場份額、甚至占領整個市場,并且它所提供的解決方案能夠引起越來越多企業的共鳴。所謂領導者還必須有能力在全球范圍內開展銷售并提供支持。當然,Gartner也不建議技術用戶只選擇那些位于“領導者”象限里的廠商,對于挑戰者、有遠見者、乃至利基者也是可以選擇的。哪怕是利基者,也是在某個細分領域市場有自己獨特優勢的廠商。
2).解讀今年報告
?
在最新披露的2020年Gartner報告(如上圖)中,呈現如下幾個特點:
- 領導者:巨頭們的戰場
在領導者象限,云集了較多的廠商。這里面包含了以Oracle、IBM、SAP、Teradata為代表的傳統廠商,也包括了AWS、MicroSoft、Google、Alibaba為代表的云廠商。其中,這里面一個標志性事件就是Alibaba第一次躋身領導者象限,這是國內廠商的一大突破,也是對國內數據庫發展的一種肯定。
- 挑戰者:小而美的玩家
在挑戰者象限的兩個廠商,都很具有代表性。一個是Snowflake,云原生數倉的代表性廠商,剛上市就達到700億美元的估值,正可謂是當紅炸子雞。另一個則是Redis,KV產品的事實代表廠商。這兩個玩家,在自己的垂直領域,都有著非常不錯的表現,因而躋身挑戰者象限。
- 有遠見者:擴張的小巨頭
位于遠見者象限的廠商,是具有一定產品覆蓋度,但執行力尚有欠缺不足以進入領導者象限廠商。這里面比較典型的如:Databricks(Spark生態的引領者)、MarkLogic(NoSQL、文檔性數據庫的代表)、InterSystems(應用開發、數據分析、數據管理方向)
- 利基者:奮進的追趕者
在利基者象限,看到兩個國內市場的主要玩家:騰訊、華為。雖然他們在方方面面較領導者仍有差距,但其追趕速度驚人。這兩者與阿里,共同構成的中國軍團,正在快速拉近與國際先進廠商的差距。一方面國內龐大的市場為其提供了豐腴的土壤,另一方面其產品、技術實力也經過自身多年積累已逐步成熟。
?
02解讀中國力量之崛起
數據庫,作為核心基礎軟件之一,在整個IT架構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長久以來,國外傳統大型商業數據庫占據國內主要市場。近些年來,我們欣喜地發現隨著云、國產化數據庫為代表的新型數據庫不斷涌現。從上面Gartner的報告到國內企業數據庫市場變化可見,中國力量正逐步崛起。下面從若干現象,看這一趨勢。
1).參與國際評估與測試
從上面談到的Gartner全球數據庫魔力象限,到近些年來Gartner收錄的其他分類產品分析。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廠商,被提及。從阿里、騰訊、華為等云廠商,到南大通用、巨杉、星環等數據庫廠商。更多的中國產品被國外所了解。與Gartner類似的Forrester報告,也呈現出這一特點。除了參與到國際權威機構評估外,國內廠商也積極參與到國際標準的評測之中。這其中以阿里Oceanbase打破TPC-C、AnalyticDB打破TPC-H、TPC-DS為代表。這不僅是一種實力的代表,也是積極參與到國際標準的制定規范之中,讓中國聲音更多參與到全球化中。
2).邁出國門參與全球化
作為進入Gartner象限領導者的考察要點,是否有海外市場也很關鍵。作為國內云廠商的代表,阿里云此次進入領導者象限正是基于其近些年參與多海外市場之中。隨著更多的海外Region的部署、更多的客戶案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外用戶使用到了中國的數據庫產品。特別是在亞太市場,國內云廠商產品擁有很強的競爭力,并且保持了快速的發展,正向全球市場進行突破。當然,我們也看到,海外云產品的推廣也受到地緣政治的影響,這條路同樣任重而道遠。
3).產品技術成熟通過大考
以阿里雙11為例,這不僅是一場購物狂歡節,也是一次技術大考。通過構建在阿里云的數據庫產品,給出了完美的答案。與此同時,正有著更多的企業客戶,將自己的核心業務構建在云端,這也標志著云數據庫產品的成熟。在線下,以數據庫技術高地著稱的金融客戶,也開始嘗試使用國產數據庫。從阿里的OB、PorlaDB、ADB,華為的GaussDB,騰訊的TDSQL等云產品,到TiDB、SequoiaDB、GoldenDB等,在金融客戶中逐步推廣。
4).產品生態已漸成體系
作為進入領導者象限的一個重要標志,廠商是否具有多種產品,覆蓋不同的客戶場景,成為一個關鍵指標。下面以阿里云為例(下圖取自阿里云官網)
?
從傳統的關系型數據庫、到NoSQL、數據倉庫、生態工具,依然形成了完整的數據庫生態。這個完整性,我們可以從多種角度去衡量。
數據類型方面,覆蓋了從關系模型、文檔、鍵值、寬表、時序、圖、可信數據、多模等。
- 業務場景方面,覆蓋了從在線交易、離線分析、混合負載等。
- 技術架構方面,覆蓋了單機、主備、集群、分布式、云原生等。
- 數據使用方面,覆蓋從數據生產、加工、集成、遷移、優化、備份、自治等。
- 產品形態方面,覆蓋了托管開源、托管商業、定制開源、自研商業等形態。
5).自研產品成為戰略高地
據了解,超90%入選Gartner報告的數據庫都為從零自研產品,這既有技術發展可持續性的考量,也是技術產品商業化的一個重要前提。此次入選Gartner的國內廠商,都具有其核心的自研數據庫產品。經過多年的技術投入,這些產品已經逐步成熟,并開始在數據庫產品的整體占比中,占據一定份額。相信,這也將成為各大廠競爭的戰略高地。
?
寫在最后
作為一個標志性事件,阿里云進入全球數據庫領導者象限是值得慶祝的。同樣值得慶祝的,是看到國內更多的廠商加入其中,積極參與到全球化競爭之中。作為重要的基礎軟件,數據庫在IT架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希望國內的數據庫,能夠再接再厲,繼續前行!
讓我們共同為中國數據庫喝彩!
?
原文鏈接
本文為阿里云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从Gartner报告,看中国数据库崛起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数据中台技术及业务发展史与未来趋势展望
- 下一篇: 为什么DevOps的必然趋势是Biz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