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声音 | 云数据库,谁才是领导者?
簡介:你們從2021年Gartner云數據庫管理系統魔力象限中看到了什么……
2021年新冠疫情進入第二年,對全球的社會、經濟而言是不平凡之年,這句話也可用于概括云數據庫的發展。隨著中國廠商逐步進入全球云數據庫市場重要舞臺,我們也看到一名世界級的中國高手正式亮相。
2021年Gartner云數據庫管理系統魔力象限公布后,我們看到,國內企業僅有兩家入選,阿里云蟬聯領導者象限,華為云蟬聯利基者象限,騰訊云2020年在利基者象限但2021年落選。同時我們看到AWS、谷歌、微軟,以及數據庫大佬甲骨文等在云數據庫領域的“你追我趕”。隨著云數據庫逐漸進入千行百業的核心應用領域,也標志著云數據庫時代已然到來。
十年練劍,終成世界級高手
細心的業內朋友應該可以看出,2021年Gartner云數據庫管理系統魔力象限,其評選的市場定義更為全面。從應用或用戶視角來看,越來越多的用戶和應用需要一套系統解決數據從生產、處理、存儲、消費的全鏈路過程,希望通過一體化的數據處理技術滿足大部分需求。而隨著事務和分析處理的融合,Gartner已將OPDBMS(事務型數據庫)與DMSA(分析型數據庫)合二為一,統一為Cloud DBMS Market云數據庫管理系統市場。統一后,該報告對數據庫領域的衡量也更為全面,進一步凸顯“云數據庫”這一重要的發展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阿里云取得如此成績顯得尤為可貴。
當然,從2021年Gartner云數據庫管理系統魔力象限中可以看到領導者象限的廠商沒有本質的變化,其中微軟和Oracle是從云下成長起來的數據庫巨頭,在云上已經漸漸追趕上來,與亞馬遜不分伯仲了。
兩個行業新秀Snowflake和Databricks在執行力方面都有明顯的提升,同時挺進了領導者象限。兩位新晉領先者側面凸顯了在跨云領域,數據庫服務提供商地位的提升。
2020年的利基者象限只有華為和騰訊兩家,今年有多家供應商入圍,反映了云數據庫全球市場越來越活躍。
阿里云連續兩年入選領導者象限,這代表中國數據庫技術水平已躋身世界領先行列,走向國際舞臺,并日漸成為這個領域中的領導者。不僅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也為阿里云數據庫后續的發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十年磨一劍,阿里云數據庫蟬聯Gartner全球云數據庫領導者,成為世界級的“高手”,這并非偶然。阿里云不僅成功實現了重點行業的突破與部署,進入了金融領域的核心應用系統,同時不斷加快全球化發展步伐,參與國際競爭,在風起云涌的公共云發展中,讓中國的云數據庫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高光時刻。
據了解,阿里云不僅深耕中國市場,也持續發力國際市場。早在三年前,阿里云數據庫團隊就啟動了國際專項工作。目前,阿里云數據庫業務已覆蓋東南亞、日本、澳大利亞、北美、歐洲、中東、拉丁美洲等海外市場。隨著更多海外Region的部署和開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海外用戶在使用中國的數據庫產品。特別在亞太市場,阿里云數據庫擁有很強的競爭力,保持了高速發展,積極拓展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在這些市場,阿里云要直面全球云廠商的競爭,并通過產品競爭力和服務體驗贏得用戶的信賴。阿里云蟬聯全球領導者象限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擁有很多海外用戶,其中許多是從國外云平臺遷移過來的用戶。這為Gartner釋放了非常重要的信號,表明阿里云數據庫在前瞻性和執行力兩個維度上都達到了世界領先的水平。
“阿里云擁有豐富的數據庫種類和完善的產品布局,為用戶提供多種關系型、分析型和非關系型數據庫產品,支持混合云環境部署,同時集成備份、數據遷移與同步等能力。最重要的是,阿里云有非常強大的技術實力與創新能力。”這是Gartner分析師對阿里云數據庫給出的中肯評價。
十年間,阿里云數據庫之所以可以獲得長足發展,與阿里云的整體優勢是分不開的。阿里云數據庫擁有豐富的業務場景實踐經驗,可以為用戶帶來業務增值。企業之所以要上云,加速數字化轉型,根本上是為了促進其業務轉型,這也提振了眾多用戶采用新技術、新方案、新服務的動力。包括針對業務系統向云架構轉型與升級,引入微服務、多活架構、資源池化等云原生技術。
作為全球云數據庫領域的領導者,阿里云對外提供的眾多數據庫產品和服務,都經受了阿里自有的業務驗證。在過去十年里,阿里高速發展的業務不斷“倒逼”技術演進,才將技術拉到了今天的高度,技術深耕與商業拓展結合,成功實現了云數據庫對傳統商業數據庫的替代。
2021年,阿里云在數據庫領域的創新不斷,PolarDB重磅升級、PolarDB-X開源、AnalyticDB技術架構升級,推出全新可跨平臺獨立部署的數據庫產品DBStack…阿里云數據庫堅持自研的技術道路,同時具有深厚的實踐根基。在數據庫領域的創新方面,阿里云不僅是開拓者,也是引領者,與AWS、谷歌等云廠商一起開創了數據庫的新時代,促成云數據庫逐漸壯大。
“一站式全鏈路”,引領數據庫新潮流
然而,真正的武林高手,講究的是變化與應對。阿里云數據庫歷經多年的打磨,從自身業務應用到輸出到千行百業,必然需要與時俱進的變化與應對。為此,全球云觀察阿明特別專訪了阿里云數據庫事業部產品與解決方案部總經理王偉民(花名:唯敏),認真聊了一下“一站式全鏈路數據處理與服務”,如何引領當前的數據庫潮流。
阿里云數據庫事業部產品與解決方案部總經理 王偉民
在云數據庫領域中激流勇進,阿里云數據庫的崛起之路,其發展宗旨可以歸結為這樣一句簡單的話:“把復雜留給數據庫,把簡單留給應用。”
一直以來,這句話也符合阿里云自身的整體發展基調。
作為一位數據庫領域的老兵,王偉民表示,隨著千行百業積極投入數字化轉型和上云,阿里云數據庫從用戶視角提出了云原生數據庫2.0概念。生于云,長于云,成于云,并向一站式全鏈路數據管理與服務演進,真正做到數據庫服務觸手可及、簡單易用、安全可靠。
進一步分析來看,當前阿里云全面打造的云原生數據庫技術與產品體系,涵蓋了四大版塊, 包括關系型數據庫、非關系型數據庫、數據倉庫和數據庫生態工具。
經過多年的發展,阿里云早已深刻認識到,“一切從用戶需求出發”是技術創新與戰略進階的基本原則。阿里云數據庫立足用戶應用場景的視角,向業界倡導“一站式全鏈路數據管理與服務”的理念,提供面向云原生數據庫2.0時代,從數據生產和集成(DTS、DMS和DBS)、數據實時處理與存儲(RDS、PolarDB產品系列、Lindorm、Tair)、數據分析和發現(AnalyticDB產品系列)、數據開發、管理和智能運維(DMS、DAS)的一站式全鏈路、全生命周期、全場景的數據管理與服務,讓數據無縫的自由流動。
不同行業的用戶,同一行業不同規模的用戶,哪怕同一用戶可能也有不同類型、不同業務負載的多樣化應用,想用單一的數據庫產品或者架構來一一滿足,實在不容易。
為此,阿里云在數據庫用戶需求的通用性和差異性之間進行了取舍和平衡,采用General Purpose(GP)通用性加上Special Purpose(SP)專用性的融合方式。特別是在既要降低數據庫管理復雜度,又要更好滿足“通用+專用”的發展上,阿里云有著多種技術手段與創新。
為了便于大家理解“一站式全鏈路”,王偉民做了一個非常容易理解的比喻。最初喬布斯想用一款手機滿足全世界所有人對智能手機的需求,事實告訴我們這是不現實的。喬布斯之后的蘋果掌門人庫克也發現用戶有大屏、攝像、大容量、長續航等各類需求,包括不同顏色等需求。大家看到后來蘋果公司也推出了各式各樣的手機。這說明了什么?一切還是由用戶需求決定,云數據庫的發展也不例外。
“生于云,長于云,成于云”的云原生數據庫2.0升級后,不僅成就了一站式全鏈路數據管理與服務,我們也看到了阿里云數據庫在產品上的具體舉措:
一、借助 “數據庫自動駕駛”能力,智能化與安全的RDS讓企業級數據庫服務觸手可及;
二、通過全球領先的PolarDB三層解耦技術,將云原生進行到底;
三、通過離在線一體化,AnalyticDB云原生+MPP數據庫讓數據分析實時化、在線化;
四、企業級一站式在線數據管理平臺DMS,實現庫倉一體,讓數據自由流動;
五、通過多模數據在線融合處理,云原生多模數據庫Lindorm讓海量數據看得見,存得起;
六、通過能敏捷交付,無縫集成的DBStack,讓云原生數據庫無處不在;
這些舉措帶來的產品組合,推動阿里云數據庫為企業數據的生產和集成、實時處理與存儲、分析和發現、開發與管理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全場景的一站式全鏈路數據管理與服務。
因此,云數據庫廠商需要在看清用戶需求的同時,重視用戶訴求的多樣化,這樣才能真正滿足不同用戶復雜的業務需求以及豐富的業務負載特性,從而在云數據庫領域持續進階與發展。相信阿里云數據庫的“一站式全鏈路數據管理與服務”戰略,將成為行業發展的新潮流。
產品化方案化雙管齊下,政企行業開疆擴土
隨著云數據庫市場的整體崛起,帶來了兩大變化,必將撬動原有的全球數據庫市場格局。
一大變化在于用戶應用方面,隨著云計算的普及與行業深入,云廠商逐漸打破了傳統商業數據庫的藩籬,云數據庫已進入各行各業,甚至擔當了核心業務負載的角色。許多重點行業用戶(如金融、政務、電信等)體會到了云數據庫帶來的好處,其口碑在該行業及其他行業之中逐漸傳播并持續擴散。
另一變化則在于云廠商投入方面,現在云數據庫的營收和利潤,成為云廠商業績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在針對云數據庫的技術研發、市場推廣、生態擴展等方面的投入也將越來越大,勢必會進一步加速云數據庫的發展。
在這樣雙重力量的驅動下,云數據庫對于政企行業的推進必然會加速。而進入到垂直性行業,更需要強調產品的方案化。對于阿里云而言,不僅要推進產品方案化,同時也需要將成功的行業解決方案,進行提煉從而實現方案的產品化。
針對產品方案化的布局,阿里云強調是生態使能,強調自身云數據庫的業務、產品、能力具有邊界。面向不同的行業,阿里云并不期望自己做一名十項全能選手,而是借助生態的力量,以“被集成”的方式共同構建針對不同行業需求的解決方案,從而實現阿里云數據庫的產品方案化。
具體實現上,阿里云會攜手分銷、SaaS伙伴、ISV、交付伙伴、培訓認證等生態合作伙伴,兼顧各方發展要求,共同將云數據庫整體市場的“蛋糕”做大。在不同行業場景中,政務、稅務、運營商、電力等行業的ISV作為業務專家,會負責業務邏輯,而阿里云則負責提供數據庫的云化平臺,雙方合作形成聯合解決方案,一起拓展相關行業用戶市場。
比如在運營商領域,其業務系統(BOSS)實現云化的過程,需要結合包括“云”在內的理念、和整個運維開發流程,對上層應用做“泳道化”切割、微服務化??梢?#xff0c;針對運營商行業的數據庫替換必然不是單純地用一個產品實現,而是需要一套整體解決方案來實現,產品方案化的布局值得重視。
針對方案產品化的布局,阿里云則會聚焦一些比較通用的業務場景。比如銀行領域的數字資產方案,阿里在數字資產方面布局較早,在數據治理、數據資產管理、數據資產變現上有著很好的實戰和實踐經驗,通過業務場景實現方案的產品化。
針對在行業內有代表性的巨頭,很多企業正在嘗試建立行業專屬云,但是他們需構筑運維和管理超大規模數據庫實例的能力。阿里云會采取輸出DMS、DAS、DBStack等技術能力,成為行業專屬云背后的技術供應商,合作商業模式也是可以按云的方式去實現。
此外,目前政企領域對數據的安全、隱私、合規要求較高,阿里云也在全加密數據庫層面進行了探索和技術創新?;诖祟愄囟ǖ臉I務場景應用,阿里云對產品研發方向加以引導,并不斷沉淀相關技術,最終形成產品化能力,實現行業領域的方案產品化。
為此,阿里云推出云數據庫平臺DBStack來實現敏捷交付,無縫集成,將云數據庫輕量化輸出,可部署到政企用戶的本地云。DBStack的交付方式也非常靈活,用戶可采取軟件訂閱,通過輕資產輸出,運行在用戶硬件之上;也可以采用重資產輸出模式,推薦硬件或協助用戶采購硬件,構建統一軟硬件環境;此外DBStack還可實現一體化輸出,以一體機方式交付。目前,鄭州商品交易所等行業用戶已部署DBStack。
政企市場已成為阿里云數據庫的重點拓展方向,這些行業領域不僅存在明確的市場剛需,同時,高端用戶的業務場景和業務負載對引領產品研發、檢驗和持續提升產品穩定性、可靠性都非常有幫助。由此,面向政企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和上云,也有助于阿里云打造企業級一站式全鏈路數據管理與服務,并持續演進,真正做到讓云數據庫觸手可及、簡單易用、安全可靠。
后記:聚焦云數據庫,中國廠商與世界巨頭比肩而行
中國的數據庫廠商如何從本地化方式向國際化跨越式發展邁進?我們已欣喜地看到,中國數據庫廠商通過不懈努力,在面對甲骨文等全球數據庫巨頭的競爭下,獲得了一定的發展。然而要走出中國,實現全球化從來不會一蹴而就。不僅要與Oracle、AWS等全球數據庫巨頭們短兵相接,并且還要去爭奪其優勢行業的用戶與市場,絕非易事。
在云計算逐漸走向普及化、全球企業上云不斷加速的情況下,云數據庫進入了爆發式發展的重要時期。云和數據庫的融合,讓國產數據庫獲得了面向全球化發展的有效平臺。作為已躋身全球云計算領域的頭部企業,阿里云在云數據庫方向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不僅在多個行業/領域開疆擴土,同時借助公共云的平臺與服務優勢,已走上全球化發展路線,帶領中國數據庫廠商走出了一條與全球數據庫巨頭并肩發展的創新之路。
針對全球化趨勢,中國數據庫廠商不斷在云數據庫領域加大投入,構建更完善的生態,實現更有國際影響力的技術創新,進而走向引領全球云數據庫創新的新階段。為此,以阿里云為代表的云廠商,在云數據庫崛起的大勢下,成為了重要的推動力量。
原文鏈接
本文為阿里云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創作挑戰賽新人創作獎勵來咯,堅持創作打卡瓜分現金大獎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媒体声音 | 云数据库,谁才是领导者?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5分钟搞定AlertManager接入短
- 下一篇: Android项目架构设计深入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