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纠缠(三)——波尔和爱因斯坦之争
現在,讓我們再回到波爾和愛因斯坦有關量子理論的爭論 -以下簡稱為‘波愛之爭’。?
兩人都是偉大的物理學家,對量子理論的發展都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分別因為解決光電 效應問題和量子化原子模型而獲得 1921 年、1922 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愛因斯坦和波爾的 爭論主要是有關量子力學的理論基礎及哲學思想方面。實際上,也正因為這兩位大師的不斷 論戰,量子力學才在辯論中發展成熟起來。愛因斯坦終身反對量子論,他提出了一個又一個 的思想實驗,企圖證明量子論的不完備性和荒謬性,直到他們逝世之后,這場論戰仍在物理 學界繼續進行。但遺憾的是,直到目前為止,每次的實驗結果似乎并沒有站在愛因斯坦這位 偉人這邊。?
這場有關量子論的大論戰攪得它的創立者們夜不能寐、寢食難安,當年在世的物理學家 幾乎全都被牽扯其中。學術界的紛爭能促進學術的進步,但也能損害學者們的生理和心理健 康,甚至還有物理學家因此而自殺的。?
1909 年,著名的奧地利物理學家玻爾茲曼在意大利度假的旅店里上吊自殺。玻爾茲曼 性格孤僻內向,沉浸在他的“原子論”與奧斯特瓦爾德的“唯能論”不同見解的斗爭中。這 場論戰與量子論之爭拉不上多少關系,并且以玻爾茲曼的取勝而告終。但是,長長的辯論過 程使玻爾茲曼精神煩躁,不能自拔,痛苦與日俱增,最后只能用自殺來解脫心中的一切煩 惱。玻耳茲曼的死使學者們震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荷蘭物理學家埃倫費斯特(Paul Ehrenfest,1880—1933)。后者曾經師從玻耳茲曼,是愛因斯坦的好友,其“浸漸假說”與 波爾的對應原理,是在經典物理學和量子力學之間架起的兩座橋梁。埃倫費斯特于 1933 年 9 月 25 日飲彈自盡,他的死震動了物理界。?
波愛兩人的第一次交鋒是 1927 年的第五屆索爾維會議。那可能算是一場前無古人后無 來者的物理學界群英會。以下這張 1927 年的會議歷史照片中,列出來的鼎鼎大名使你不能 不吃驚。在這次與會的 29 人中,有 17 人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照片來自網絡?
索爾維是一位對科學感興趣的實業家,因發明了一種制堿法而致富。據說索爾維財大氣 粗后自信心倍增,發明了一種與物理實驗和理論都扯不上關系的,有關引力和物質的荒謬理 論。盡管物理學家們對他的理論不屑一顧,但對他所舉辦的學術會議卻是趨之若鶩。因此, 當年那幾屆索爾維會議就變成了量子論的大型研討會,也就是波愛之爭的重要戰場。?
波愛之爭有三個回合值得一提:分別起始於 1927 年,1930 年,1933 年的索爾維會議 上。?
愛因斯坦對量子論的質疑要點有三個方面,也就是愛因斯坦始終堅持的經典哲學思想 和因果觀念:一個完備的物理理論應該具有確定性,實在性,和局域性。?
愛因斯坦認為,量子論中的海森堡原理違背了確定性。根據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一對 共軛變量(比如:動量和位置,能量和時間)是不能同時準確測量的:當準確測定一個粒子 在此刻的速度時,就無法測準其在此刻的位置。或者是,當準確測定一個粒子的能量時,就 無法測準此刻的時間。因此他說:“上帝不擲骰子!”
?這兒所謂的“上帝擲骰子”,不同于人擲骰子。當今的科學技術領域中,統計和概率是 常用的數學工具。人們應用統計方法來預測氣候的變化,股市的走向,物種的繁衍,人心的 向背。幾乎在各門學科中,都離不開‘概率’這個詞。然而,我們在這些情況下應用概率的 規律,是由於我們掌握的信息不夠,或者是沒有必要知道那麼多。比如說,當人向上丟出一 枚硬幣,再用手接住時,硬幣的朝向似乎是隨機的,可能朝上,可能朝下。但這種隨機性是 因為硬幣運動不易控制,從而使我們不了解硬幣從手中飛出去時的詳細信息。如果我們對硬 幣飛出時的受力情況知道得一清二楚,就完全可以預知它掉下來時的方向,因為硬幣實際上 遵從的是完全確定的宏觀力學規律。而量子論不同於此,量子論中的隨機性是本質的。換句 15 話說:人擲骰子,是外表的或然;上帝擲骰子,是本質的或然。
?所謂實在性,則類似於我們熟知的唯物主義,認為物質世界的存在不依賴於觀察手段。 月亮實實在在的掛在天上,不管我們看它,還是不看它。局域性的意思則是說:在互相遠離 的兩個地點,不可能有瞬時的超距作用。?
1927 年 10 月,那是布魯塞爾鮮花盛開,紅葉飄零的季節,著名的第五屆索爾維會議在 此召開。如上面照片所示,這次會議群賢畢至,濟濟一堂。我們似乎從這張老照片眾多閃光 的名字中,看到了量子論兩大派別各路英雄一個個生動的形象:每個人都身懷特技,帶著自 己的獨門法寶,斗志昂揚、精神抖擻,應邀而來。
?玻爾高舉著他的“氫原子模型”,玻恩口口聲聲念叨著“概率”,德布羅意騎著他的 “波”,康普頓西裝上印著“效應”二字,狄拉克夾著一個“算符”,薛定諤挎著他的“方 程”,身后還藏了一只不死不活的“貓”,布拉格手提“晶體結構”模型,海森堡和他的同 窗好友泡利形影不離,兩人分別握著“測不準原理”和“不相容原理”,埃倫費斯特也緊握 他的“浸漸原理”大招牌。?
最后登場的愛因斯坦,當時四十多歲,還沒有修成像後來那種一頭白髮亂飄的仙風道 骨形象。不過,他舉著劃時代的兩面相對論大旗,頭頂光電效應的光環。因此,他洋洋灑灑 跨輩份地坐到了第一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中間。那兒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白發老太太, 鐳和仆的發現者居里夫人。另外,我們還看到了好些別的大師們的豐功偉績:洛倫茲的“變 換”、普朗克的“常數”、郎之萬的“原子論”、威爾遜的“云霧室”,等等等等。?
儘管人人都身懷絕技,各自都有不同的獨門功夫,但大家心中都藏了一個量子妖精 -由 他們共同哺育餵大的孫悟空。這孫悟空到底是人還是猴?是鬼還是妖?是真還是假?諸位大 師們對此莫衷一是,眾說紛紜。?
兩派人馬旗鼓相當:波爾的哥本哈根學派人數多一些,但愛因斯坦這邊有薛定諤和德布 羅意,三個重量級人物,不可小覷。
?最後,就正式會議來說,這是量子論一次異常成功的大會,波爾掌門的哥本哈根派和它 對量子論的解釋大獲全勝。閉幕式上,愛因斯坦一直在旁邊按兵不動,沉默靜坐,直到玻爾 結束了關于‘互補原理’的演講后,他才突然發動攻勢:“很抱歉,我沒有深入研究過量子 力學,不過,我還是愿意談談一般性的看法。”然后,愛因斯坦用一個關于 射線粒子的例 子表示了對玻爾等學者發言的質疑,不過,他當時的發言相當溫和。但是,在正式會議結束 之后幾天的討論中,火藥味就要濃多了。根據海森堡的回憶,常常是在早餐的時候,愛因斯 坦設想出一個巧妙的思想實驗,以為可以難倒玻爾,但到了晚餐桌上,玻爾就想出了招數, 一次又一次化解了愛因斯坦的攻勢。當然,到最后,誰也沒有說服誰。?
1930 年秋,第六屆索爾維會議在布魯塞爾召開。早有準備的愛因斯坦在會上向玻爾提 出了他的著名的思想實驗—“光子盒”。
實驗的裝置是一個一側有一個小洞的盒子,洞口有一塊擋板,里面放了一只能控制擋板 開關的機械鐘。小盒里裝有一定數量的輻射物質。這只鐘能在某一時刻將小洞打開,放出一 個光子來。這樣,它跑出的時間就可精確地測量出來了。同時,小盒懸掛在彈簧秤上,小盒 16 所減少的質量,也即光子的質量便可測得,然后利用質能關系 E = mc2 便可得到能量的損 失。這樣,時間和能量都同時測準了,由此可以說明測不準關系是不成立的,玻爾一派的觀 點是不對的。?
描述完了他的光子盒實驗後,愛因斯坦看著啞口無言、搔頭抓耳的玻爾,心中暗暗得 意。不想好夢不長,只經過了一個夜晚,第二天,波爾居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找到了一段最精彩的說辭,用愛因斯坦自己的廣義相對論理論,戲劇性地指出了愛因斯坦這 一思想實驗的缺陷。?
光子跑出後,掛在彈簧秤上的小盒質量變輕即會上移,根據廣義相對論,如果時鐘沿重 力方向發生位移,它的快慢會發生變化,這樣的話,那個小盒上機械鐘讀出的時間就會因為 這個光子的跑出而有所改變。換言之,用這種裝置,如果要測定光子的能量,就不能夠精確 控制光子逸出的時刻。因此,波爾居然用廣義相對論理論中的紅移公式,推出了能量和時間 遵循的測不準關系!?
無論如何,儘管愛因斯坦當時被回擊得目瞪口呆,卻仍然沒有被說服。不過,他自此 後,不得不有所退讓,承認了玻爾對量子力學的解釋不存在邏輯上的缺陷。“量子論也許是 自洽的”他說,“但卻至少是不完備的”因為他認為,一個完備的物理理論應該具有確定性, 實在性,和局域性!
?玻爾雖然機敏地用廣義相對論的理論回擊了愛因斯坦“光子盒”模型的挑戰,自己心中 卻仍然不是十分踏實,自覺辯論中有些投機取巧的嫌疑!從經典的廣義相對論出發,是應該 不可能得到量子力學測不準原理的,這其中許多疑問仍然有待澄清。況且,誰知道這個愛因 斯坦下一次又會想出些什麼新花招呢?玻爾口中不停地念著:“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愛 因斯坦,愛因斯坦……”心中無比感慨。玻爾對這第二個回合的論戰始終耿耿於懷,直到 1962 年去世。據說,他的工作室黑板上還一直留著當年愛因斯坦那個光子盒的圖。?
波愛之爭的第三個回合,就到了 1935 年,這場論戰達到了它的頂峰。這就是我們下一 篇要講到的 EPR 佯謬,它將引領我們進入此系列文章的主題:量子糾纏。?
*****************?
參考資料: “The Strange Story of the Quantum”by Banesh Hoffmann
作者:張天蓉
編輯:Gemini
來源:blog.sciencenet.cn/u/tianrong1945
第一章:量子糾纏(一)——薛定諤、女朋友、貓
第二章:量子糾纏(二)——男孩物理學
第三章:量子糾纏(三)——上帝擲骰子嗎
未完待續!
? ?哈爾莫斯:怎樣做數學研究
? ?扎克伯格2017年哈佛大學畢業演講
? ?線性代數在組合數學中的應用
? ?你見過真的菲利普曲線嗎?
? ?支持向量機(SVM)的故事是這樣子的
? ?深度神經網絡中的數學,對你來說會不會太難?
? ?編程需要知道多少數學知識?
? ?陳省身——什么是幾何學
? ?模式識別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 ?曲面論
? ?自然底數e的意義是什么?
? ?如何向5歲小孩解釋什么是支持向量機(SVM)?
? ?華裔天才數學家陶哲軒自述
? ?代數,分析,幾何與拓撲,現代數學的三大方法論
算法數學之美微信公眾號歡迎賜稿
稿件涉及數學、物理、算法、計算機、編程等相關領域。
稿件一經采用,我們將奉上稿酬。
投稿郵箱:math_alg@163.com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量子纠缠(三)——波尔和爱因斯坦之争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从单亲家庭内向小男生到哈佛耶鲁全奖,百万
- 下一篇: 博士可能是所有学生群体里被黑最猛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