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亚湘委员:加强对数学等基础科学领域支持,技术与科学并重
從凝聚態物理到量子信息、從納米科技到基因組、從航天到深海、從高鐵到超級計算、從“天眼”到“悟空”……在從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的路上,我國科技領域不斷取得驕人的成就。
“但是,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的重大研究成果大多都集中在技術方面而不是科學方面。有些重大科技成果本質上是工程。即使是在科學方面的重大成就也往往和大科學裝置有關。”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湘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袁亞湘坦言,事實上,在基礎科學領域,純自由探索、不依賴大設備、大裝置的原創性創新研究方面,我國與歐美科技強國之間仍然具有相當大的差距。“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國對技術的重視遠遠大于對科學的重視。即使是關于科學,可能國家以及相關部委真正關心的往往是應用基礎研究而不是純基礎研究。”袁亞湘說。
袁亞湘從幾方面分析。如,目前的科技環境對基礎研究不利。科技政策、管理、評價等方方面面基本套用的是搞工程的方式。許多科技部門、單位在科技評價時常常制定一個統一的表格,同時要求不同學科的人員填寫,然后據此打分、排名。這表明上看來公平合理,但實際上卻沒有尊重某些學科的自然發展規律。
同時讓袁亞湘感到憂慮的是我國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嚴重不足。在發達國家,基礎研究經費占全社會研究與開發經費投入比例約15%。我國的這一比例則嚴重偏低。純自由探索的基礎研究往往不適合組織大的團隊、不宜寫出明確的研究目標和技術路線,通常很難得到大項目的支持。
對此,袁亞湘建議,進一步改善科研環境。在人才評價、學科評估、項目評審中不宜把同樣的指標、統一的標準用于不同的學科,而是應當充分考慮各基礎科學的各自特點、采用各學科國際通行的做法。
建議加大政府對基礎科學的投入。對不適合組建國家實驗室的基礎學科領域(如數學),建議科技部根據其學科特點也布局相應的經費支持形式。具體建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進一步增加“天元數學基金”的投入。建議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長期穩定地支持 “國家天元數學交流中心” 在昆明的建設和運行。
“此外,制定相關政策和采取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引導、鼓勵和推動我國企業(特別是科技企業)和社會力量增加對基礎研究的投入。調整稅收優惠力度,鼓勵個人以及企業捐贈支持基礎研究。”袁亞湘說,此建議也獲得數學界很多委員代表的支持。
————
編輯?∑Pluto
來源:科學網
微信公眾號“算法數學之美”,由算法與數學之美團隊打造的另一個公眾號,歡迎大家掃碼關注!
更多精彩:
?如何向5歲小孩解釋什么是支持向量機(SVM)?
?自然底數e的意義是什么?
?費馬大定理,集驚險與武俠于一體
?簡單的解釋,讓你秒懂“最優化” 問題
?一分鐘看懂一維空間到十維空間
??本科、碩士和博士到底有什么區別?
?小波變換通俗解釋
?微積分必背公式
?影響計算機算法世界的十位大師
?數據挖掘之七種常用的方法
算法數學之美微信公眾號歡迎賜稿
稿件涉及數學、物理、算法、計算機、編程等相關領域,經采用我們將奉上稿酬。
投稿郵箱:math_alg@163.com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袁亚湘委员:加强对数学等基础科学领域支持,技术与科学并重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算法动画 - 理解函数曲线
- 下一篇: 免费福利 | 送你一份免费音频,让你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