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最新干货演讲:在动荡的时代做不动荡的自己
文 | 俞敏洪
?
8月25日,俞敏洪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2018年夏季高峰會”上的這些演講“語錄”,被網友廣泛傳播。
此次演講,俞敏洪以《在動蕩的時代做不動蕩的自己》為題,針對事局發表演講,演講內容敢講敢說、干貨滿滿。
俞敏洪8月25日演講精華
01
政策決定企業生死的四個方面
中國的宏觀政策、宏觀經濟已經起到了對中國的經濟發展以及我們企業家的,至關重要、甚至生死存亡的作用。
而且中國歷來都是這樣的,國家的一個政策能把一群企業給干死,也能把一群企業激活。
第一,現在這種“放水”,杠桿作用、四萬億激發企業的活力這樣的作用其實真的已經失去了,再往后國家光是加大投資杠桿,不太可能能激發中國企業的整體活力。
所以現在政府的去杠桿不管多么痛苦,這是一個必經之路了。我們原來也都知道很多杠桿其實沒有用到真正該用的地方。
比如民營經濟,原來不管是多少萬億,最后都是用于國家的大型項目和盲目投資,最后形成了產能過剩,導致了錢花在不該花的地方,而民營經濟卻拿不到錢,最后餓得嗷嗷叫,死了一批又一批。
現在中國的經濟,包括民營經濟、國有經濟、國家政策在某種程度上都有點病,這種病必須治,你不能等他出了大事再治,現在已經到了十字路口,就像劉主席講的一樣:
現在要治的話就要經歷各種痛苦,這種痛苦要熬過去,不光民營經濟要熬,政府也要同舟共濟一起熬。只要我們活著,保證我們的企業不死,未來就會等待更好的機會。
第二,政府的行政花費是巨大的,大家知道中國平均大概20多人養一個公務員,所以他就必須要有錢,有錢就要從民間取錢。
但是民間的錢現在也不多,大部分的企業在生死邊緣上,利潤越來越少,甚至收入越來越少,現在出口受限制,民間的消費力量,剛才看到了消費指數也在急劇下降。
前兩天我還看到一個文章,說北京的小青年原來都可以裝裝逼,到各種高檔場合去消費消費,現在這些人只能到各種場合去坐一坐不花錢,最后再回到在農村地區的房子里去蝸居。出口和內需都拉動不了企業發展。
政府沒錢,企業艱難,這樣下去的話可能循環危機就會出現,政府和企業沒錢,也還不起銀行的錢,銀行的壞賬越來越多,銀行不再給企業有貸款的能力,企業也不愿意貸款,因為貸完款產品賣不出去,拿了錢不知道怎么花。
最后有可能隨著各種各樣的情況出現,企業出現倒閉,引起失業大軍,房地產泡沫破裂,引起社會動蕩。這是大家最擔心的,希望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第三,市場經濟缺乏活力。企業在十幾年間不斷從政府看得見的手注入幾萬億投資后,企業和社會都已經沒有了自我蛻變和造血的能力。
我們現在大量企業出了問題,都不會去想我這個企業怎么想辦法讓它更有活力,怎樣創新,怎么樣自我生存,而是指望著政府出一個什么樣的新的支持政策,能讓企業活起來。
企業指望政府的支持,政府也希望幫助企業,我們看到政府出的一系列的政策都是希望解決民營經濟的活力,解決中國經濟的分配問題,但是中國出了一個怪現象。
這個怪現象是什么呢?越有問題政府越管,但是越管企業越缺乏自我造血能力,政府也手足無措,一會放水一會監管,而且一監管就是一刀切。
這段時間我們中國出現的問題,P2P當初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緊接著一刀切,所有P2P好像都變成了違法企業,最后涉及到上億人或多或少受到損失,但是不監管好像也不行。
第四,在外部,最近貿易戰已經看得很清楚。貿易戰不是特朗普的事情,而是中國崛起以后變成第二大經濟體以后,美國霸主地位受到影響必然產生的結果。
美國對于中國的這一次制裁政策幾乎是出奇的一致,不管是左派還是右派,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回到了冷戰的思維。美國在軍事上的投入,還要造新的航空母艦,倒過來要么是逼迫中國在軍事上徹底放棄,要么中國把大量的錢投入到軍事中去,造出跟美國對抗的各種軍事設施來。
這個毫無疑問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重大的考驗。放棄了,國家沒有安全感,不放棄,我們的錢就沒法投入到經濟,而得投入到國防中去。這種感覺就是美國人的冷戰思維把中國又帶入了一個漩渦。
中國現在確實沒有強大到和美帝真正抗衡的實力,所以常常受夾板氣,政府受夾板氣,企業跟著一起受夾板氣,因為貿易戰的最后結果是中國的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受害。
當然有些中國企業也不爭氣,比如說中興,我曾經買了中興的股票,結果現在差不多虧光了,更加要命的是中興這樣的科技企業,在科技研發中的投入十分不足,中國企業在科技領先方面超越美國,還有待時日。但是中國經濟依然會繼續發展。
02
中國經濟還會上升的四個理由
繼續發展我有四個理由,我這里用了四個詞:有人可用、有策可依、有圈可點、有技可發。
第一,中國人民是極具企業家精神和創新精神的人,只要給點陽光就燦爛。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民的創造力只發揮了30-40%,在座的都是企業家,你做企業的時候真的無所顧忌投入了嗎?投入所有為你的企業發展努力嗎?
沒有,因為你投入的同時在害怕,害怕政策的不確定性,害怕投入以后,各種變故。所以政府應該創造一個讓企業家全情投入的環境。真把這些人百分之百放心用起來,我覺得中國至少還有30-40%的經濟增量。人才是最寶貴的東西。
第二,政府手里還有牌,這個牌不是再刺激幾萬億,不是過分監管,而是給出真正保護企業家精神的法規和政策。如何保護企業家?如何保護企業家的創新熱情?如何為企業家開道鋪路創造方便,這必須變成政府的核心思維?
而且這個思維必須直接涉及觀念的改變,思想的改變。中國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最高層領導支持市場經濟改革的思想往往是對的,結果下面執行的時候全部是反過來的,或者是走歪路的,這是很奇怪的現象。
剛才企業家的群里還在談休謨的現代文明三原則。休謨是乾隆同時代的人,這三個原則是:財產的穩定占有,經同意的轉讓,遵守契約。
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讓企業家感到安全,這個安全是對于財產的安全、對于人身的安全、對于企業發展的安全,這是政府必須要做的事情,民間自身是做不到的。
真的應該讓政府小起來,讓更多的政府領導下海創業。我發現中國真正能創業成功的人很多是有著政府經驗的人。鼓勵政府里有經營頭腦的人出來創業,同時還能減少政府行政開支,把錢用在老百姓身上。
政府財政盡管現在不讓吃喝以后省了一些,但省下的是鳳毛麟角,真正的巨大的體制性財政花費,讓老百姓真的有點喘不過氣來。
第三,世界已經形成了互相依存的關系,美帝怎么折騰,世界都離不開中國,中國也離不開世界。我們要做的是讓中國的產品如何讓世界認可。
這里面中國有兩大優勢,第一是中國的制造業毫無疑問,盡管沒有趕上德國的4.0,但是中國的制造業現在依然是全世界最大的;另外中國的市場,不管是對外市場還是中國內部市場依然是全世界最巨大的。
同時,一定要讓中國人更加讓世界信任。現在所出的問題是,包括這次的美國貿易戰的起因,當然這個起因只是一個說法,就是中國加入WTO以后對于WTO的一些規矩沒有及時地遵循帶來的結果。
要加入世界經濟就要遵循世界規矩,遵循世界規矩就要取得世界信任,取得世界信任交易成本就會下降,交易成本下降中國企業的活路就會多出無數條來。
第四,科技會改變世界,我們的科技整體水平是落后的,包括基礎科技的研發,但我們的科技應用水平確實并不落后。不過,我們科技應用水平通常做得不太好,在基礎科技方面整體提升投入也不夠。
未來科技的應用不僅僅是對國內。我們科技應用,所有的互聯網公司做的都是國內的生意,而且都是做的和人們的物質欲望和交流欲望相關的生意。像阿里巴巴和騰訊這樣的大公司,唯一一定要更多地走向世界,創造出真正影響全世界的科技產品來。
人工智能等極有可能能夠催生出世界厲害的產品來,中國有大數據的優勢,人工智能基于的是大數據,但是到底能不能起來,就看我們這些企業家的高度如何,如果高度不夠,像拼多多、阿里、騰訊依然是想著從老百姓身上低級趣味賺錢,我們依然永遠起不來。
這四點我認為是中國經濟能夠繼續發展的原因,但是到底能不能做到要看政府和企業家的共同努力。
03
做企業不能一昧向錢看
江西出了很多優秀人才。王陽明不是江西的,但是王陽明來到了江西,在贛州一帶平匪。寧王朱宸濠要造反,王陽明把他打敗了。
王陽明死的時候說了一句話,叫此心光明夫復何求。這里有一個故事,王陽明在路上的時候有人告訴他寧王造反了,他手下就說:“你等著,等著皇帝下命令,讓你去打寧王的時候你再去。”
王陽明說:“我怎么等得及?如果我等了,造反成功了,我們還活不活了?”他手下告訴他:“你現在去,沒有得到皇帝的詔書,就算你把他打敗了,但是皇帝說你怎么打我家里人?最后把你干掉怎么辦?”
王陽明就說:“此心光明,我心里沒有私心。”該為國家干的時候就干,在沒有皇帝命令之下把寧王打敗了。
最后果真差一點被皇帝干掉,因為皇帝說你怎么不等我?你怎么不讓我御駕親征?你怎么自己就把寧王打敗了?我想御駕親征,我想建功立業,我還沒下命令你就把他干掉了。
后來幸虧有人幫王陽明說了很多好話,他總算活下來了。但是王陽明的一生就是光明的一生,知行合一,問著良心來干事情,絕不干違心的事情,我們企業家能做到嗎?在各種利益和顧慮面前,真的不容易啊。
企業家要做有情懷的事情,而不是撈一把是一把的事情,現在之所以大量民營企業陷入困境,一方面國家的宏觀政策確實有所影響。
但是另外一方面很多做企業的人,干的就是撈一把是一把的事情,哪兒賺錢往哪兒沖,哪兒賺快錢往哪兒沖。大量的人進入房地產,賺完錢把房子賣掉,錢放到口袋里就好。如果政府短視,企業家撈錢,怎么可能好起來呢?好不起來。
還要建立互信機制。互信,是政府和民間互相信任,這個要做到非常難,但是這里面主導權在政府,不在民間。企業家和員工要互相信任,現在企業家和員工也是不互相信任的,各種勞資關系很緊張。
合伙人之間也不互相信任,大家看到過《中國合伙人》電影,我看到很多創業公司因為合伙人打架散伙的事情比比皆是。
我現在投資有一個感覺,最好不要投幾個人合伙的,一個創始人的反而容易成功。有三個合伙人以上,搞不清哪天就打架了,而且中國合伙人之間打架好像是必然現象,不是偶然現象。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中國,人與人之間的猜忌和防范太厲害,做事情的潛在成本高到了不可估量。
教育培訓行業是相對比較簡單的行業,我的時間至少1/2在處理各種各樣的潛在成本上。我相信所有的企業家基本都是這個感覺,法規不清,契約精神缺乏,社會道德淪喪。
前兩天暴露出來的社科院經濟學博士,在高鐵上霸占座位這樣的事件(現在被網友人肉搜索以后我估計他未來的日子也不好過了),就是從小到大就沒有人教育他什么叫契約精神,什么叫社會道德,什么叫遵紀守法。
大家都不守規矩,就會互相爭搶,就不可能互相信任。互信機制不解決,中國的道德規范,契約精神、法規問題不解決,中國的潛在成本將會永遠存在,中國永遠走不上現代化發展的真正軌道,或者是超越世界發展的軌道。
04
成功的道路從來都不是筆直的
最后,在再出發的路上,我想說三個詞:與時俱進、洗心革面、高瞻遠矚。
與時俱進就是要和世界發展方向同步,不管是商業思想體系,還是商業運營體系,不要逆世界潮流而動。同時還要與人民對于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步,我們做的事情是真正為人民造福利的事情,這個非常重要。
第二個洗心革面,就是有一句話叫作:任何過去讓你成功的特質都可能變成讓你失敗的原因。我現在自己深深感覺到過去我把新東方做成功的品質,現在正在成為妨礙新東方發展的原因,為什么?
因為現代科技的發展和現代社會結構的發展使你用過去的方法來對付未來的事情是對付不了的,所以企業家的洗心革面就變成了重要的話題。
所謂的高瞻遠矚我用了四句話,第一,企業家的眼光要遠一點,第二,做事要踩著點,佛教中有一句話叫作急事慢做,不要那么匆忙,一個政策出來鼓動著大家像瘋了一樣,再一個政策出來,大家一下子被潑了一盆涼水一樣。
我們企業家做事也不要有了一點錢就發瘋似地投入,最后沒錢發現自己的企業要死。很多創業公司拿到了資本家的投資后亂發展,最后把自己整死了。
第三,資源要用到點。企業還是拿到了錢以后就開始亂用,最后等到發現困難來臨的時候手頭沒錢了,資金鏈斷裂,最后企業不得不倒閉清算;最后,最重要的一點,要活得長一點,只要活得長一點我們就會有未來。
最后一句話,這幅照片是我在天門山拍的一張照片,這張照片中的道路曲折環繞,最后到達了天門山山頂。
所以我要說,成功的道路從來都不是筆直的,但是懂得根據地形靈活上升的人一定能夠達到生命的頂峰。
大家要有信心,最關鍵是要有信心,這個信心就是我們一直在向上走。
謝謝大家。
∑編輯?|?Gemini
云Media、筆記俠(ID:Notesman)、創業邦(ID:ichuangyebang)
算法數學之美微信公眾號歡迎賜稿
稿件涉及數學、物理、算法、計算機、編程等相關領域,經采用我們將奉上稿酬。
投稿郵箱:math_alg@163.com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俞敏洪最新干货演讲:在动荡的时代做不动荡的自己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有一种神一样的学霸,叫北大保安
- 下一篇: 高铁上的排泄物都哪里去了,真的是“一泻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