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激励青年勇攀科学高峰的典范
新華社北京1月2日電(記者董瑞豐)蝸居于6平方米小屋的數學家陳景潤,借著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筆,耗去了幾麻袋的草稿紙,攻克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1978年,徐遲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發表,數學家陳景潤的故事傳遍大江南北
陳景潤的先進事跡和奮斗精神,激勵著一代代青年發憤圖強,勇攀科學高峰。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他被授予“改革先鋒”榮譽稱號。
1933年5月,陳景潤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他從小是個瘦弱、內向的孩子,演算數學題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時間,旁人覺得枯燥無味的代數方程式讓他充滿幸福感。1953年,陳景潤畢業于廈門大學數學系。由于他對數論中一系列問題的出色研究,受到老一輩數學家華羅庚的重視,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
“哥德巴赫猜想”這一200多年懸而未決的世界級數學難題,被譽為“數學皇冠上的明珠”,是陳景潤一生為之嘔心瀝血、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一個關于他忘我鉆研數學問題的故事廣為流傳:陳景潤走路邊想邊走,有一次他碰到路旁的大樹上,連忙道歉,可是并沒有反應,他仔細一看,才知道自己碰的是一棵白楊樹。
1973年,陳景潤發表了“1+2”詳細證明,在國際數學界引起轟動,被公認是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貢獻,是篩法理論的光輝頂點。有數學家給他寫信:“你移動了群山。”他的研究成果,國際數學界稱之為“陳氏定理”,至今仍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保持世界領先水平。
陳景潤后來當選為中科院學部委員,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華羅庚數學獎等。盡管享有很高的聲譽,但他說:“在科學的道路上我只是翻過了一個小山包,真正高峰還沒有攀上去,還要繼續努力?!?/span>
1996年3月,在患帕金森氏綜合征10多年之后,由于突發性肺炎并發癥造成病情加重,陳景潤終因呼吸循環衰竭逝世,終年63歲。
————
編輯?∑ Gemini
來源:新華網
微信公眾號“算法數學之美”,由算法與數學之美團隊打造的另一個公眾號,歡迎大家掃碼關注!
更多精彩:
?如何向5歲小孩解釋什么是支持向量機(SVM)?
?自然底數e的意義是什么?
?費馬大定理,集驚險與武俠于一體
?簡單的解釋,讓你秒懂“最優化” 問題
?一分鐘看懂一維空間到十維空間
??本科、碩士和博士到底有什么區別?
?小波變換通俗解釋
?微積分必背公式
?影響計算機算法世界的十位大師
?數據挖掘之七種常用的方法
算法數學之美微信公眾號歡迎賜稿
稿件涉及數學、物理、算法、計算機、編程等相關領域,經采用我們將奉上稿酬。
投稿郵箱:math_alg@163.com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陈景润:激励青年勇攀科学高峰的典范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不要碰我的圆”
- 下一篇: 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发布:北大14个学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