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消息 | 没考驾照的人可能要恭喜了!
無人駕駛汽車如何上路一直備受關注,3月1日上海發放全國首批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號牌,這標志著無人駕駛汽車正式走出封閉園區,進入上路測試階段。那么車輛要具備哪些條件,才能申請無人駕駛道路測試?萬一發生交通事故,又如何認定責任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上海明確“無人汽車”上路條件 測試出車禍司機需擔責
上海市公布的辦法明確,測試主體必須建立測試車輛遠程數據監控平臺,同時按要求接入第三方機構數據平臺,并為測試車輛購買相應保險,測試駕駛人應具有50個小時以上自動駕駛操作經驗,其中40個小時以上為申請測試項目,測試車輛必須在第三方指定的封閉測試區內,在規定的有效試驗次數內達到相應要求。對于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處理,辦法將遵循現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所有違法行為由發生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進行處理。
上海:“無人駕駛”車正式上路
無人駕駛車輛上路測試在上海博園路進行,這段道路行人不多,但車輛密集,不時有大型貨車開過,對初次上路的智能汽車來說,考驗不小。
石飛是上車的測試員。此前一年多,他對智能座駕的測試,還限于封閉的測試園區,但現在,獲得資質的無人駕駛車,終于可以光明正大開上馬路了。
測試開始,全程幾乎都是車在自主駕駛,遇到紅燈,車會自己停下,掉頭時,車會自動等后續車輛通過后再啟動。石飛沒有過多干預,不過,車輛的剎車頻率有點高,有時周邊并沒有車輛,智能汽車也會頻頻點剎。
把智能汽車設計得如此敏感,更多是出于安全考慮。像上汽這輛車,安全設定范圍為3米,在此范圍內,只要傳感器感知到有物體靠近,就會自動減速或剎車。
為了配合無人駕駛車上路,目前的開放路段已完成對紅綠燈的智能化改造,智能車輛經過時,能自動知道前方是否有紅燈。
新規一經爆出,整個汽車行業為之一顫
雖然無人駕駛在國際上已成為熱門技術領域,但中國在政策方面一直不明朗。此次出臺的相關法規,證明無人駕駛開始受到國家的政策鼓勵和支持,對于中國無人駕駛來說,無疑是一個里程碑式事件!
可以預見的未來,無人駕駛普遍使用之后,將會顛覆整個汽車產業。
1.駕校或將消失
如果人類駕駛汽車的行為變成非法行為,將來或許不需要太多的駕校存在。
2.保險費可能下降
汽車保險公司是根據個人駕駛歷史來確定保險費率的,而無人駕駛技術將司機變成乘客,無人駕駛汽車導致的交通事故責任可能轉移到汽車生產商、軟件開發商或交通部門身上。
3.修車員將變成IT專家
無人駕駛汽車需要先進的科技才能變為現實,汽車維修技術員將變成IT專家,而不僅僅負責修理機械。
4.職業司機也會減少
無人駕駛汽車的出現將減少市場對貨車司機、出租車司機及其他職業司機的需求。
5.車庫變得不再搶手
鑒于無人駕駛汽車往往在需要的地方來回穿梭,人們對于長時間停車的需求可能大幅下降。坐在車上又不駕駛,人們休息、看新聞、加入娛樂活動的時間也多了,相關行業及廣告業也多了機會。
2050年,無人駕駛汽車市場規模將超40萬億元
汽車產業,從最初的電動化,不斷向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不斷演進。這四化為汽車產業帶來一場革命。
無人駕駛汽車的競爭更是將產業革命推向了白熱化。最近一些年,汽車行業不僅出現了特斯拉,更是出現了Google,UBER,中國的百度、滴滴、阿里巴巴、騰訊,甚至也出現了華為的身影。誰也不想錯過布局的良機,誰也不甘落后!
根據預測,無人駕駛汽車約在2021-2022實現商用,此外據波士頓咨詢公司預計,到2035年,全球無人駕駛汽車的銷量將達1200萬輛,到2050年,市場規模將超過40萬億元。百度、谷歌、騰訊、特斯拉、英特爾、英偉達等國內外巨頭企業紛紛投入重金研發相關技術。
許多國家都在積極嘗試,美國是最先放開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的城國家,目前迪拜、法國、德國、日本等地都對自動駕駛道路測試進行了政策鼓勵。
當地時間2018年2月28日,阿拉伯迪拜,迪拜公路和運輸管理局(RTA)將世界上第一輛無人駕駛出租車(自動吊艙)投入使用。
∑編輯?|?Gemini
算法數學之美微信公眾號歡迎賜稿
稿件涉及數學、物理、算法、計算機、編程等相關領域
稿件一經采用,我們將奉上稿酬。
投稿郵箱:math_alg@163.com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央视消息 | 没考驾照的人可能要恭喜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量子力学英雄谱
- 下一篇: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母亲有多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