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全面普及 1 Gbps 下行的网速?
其實這個簡單。只要你們愿意按流量收費,運營商分分鐘把10G網絡給你拉到家里你信不信?
首先,我們先說說互聯網是一個怎樣的網絡。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十分不靠譜的網絡。有多不靠譜呢?我們用快遞公司來打比方。
?不靠譜的快遞公司?
先說說“正常”的,也就是靠譜的快遞是什么樣的。其實就跟大家平時用的快遞差不多。假設一家快遞公司一天能處理100個包裹。但雙11一下來了1000個包裹,怎么辦?
沒事,快遞公司有很大的倉庫,沒法立刻處理的先存倉庫,慢慢消化。你的快遞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倉庫滿了呢?那就拒收新來的包裹。
包裹都可以追蹤,最后送不到也給賣家退回去。
那如果互聯網是家快遞公司呢?那這家快遞公司是這么干的
幾乎沒有倉庫,包裹滿了隨到隨扔,啥?一下來了1000個包裹,先給我扔900個。剩下100個送不送看心情。
扔就扔了,既不會通知買家也不會通知賣家
就算快遞公司整個炸了,攬收的也照樣收包。只不過左手收進來右手就給扔了,當然也不會告訴你。
包裹追蹤?想得美!
總結一下就是扔你的包裹就是常態,發出去的包就像潑出去的水,你永遠都不知道能不能送到。話說這樣的快遞公司你敢用???!!!
就這么不靠譜的快遞公司硬是把各種靠譜的快遞公司揍得滿地找牙,到現在你不得不用了。
因為這個快遞雖然不靠譜,但真的是又快又好又便宜啊!
打個比方:
靠譜快遞1個包裹10塊錢,3天送到。不靠譜快遞1個包裹1分錢,5分鐘送到。你說你選哪個?
不靠譜快遞送出去之后10分鐘之內賣家沒反應我就再一次,我不了我就送10次,總還是能收到的。反正郵費便宜,而且數據包不比實體包裹,生產一個幾乎沒有成本。
于是,這種叫以太網快遞公司擊敗了其他類型的網絡,組成了我們今天的互聯網。
?不靠譜的快遞公司的日常?
現在這家不靠譜的快遞公司普及了,你們小區也有了一家快遞站。
快遞站承諾你,每天最多可以幫你處理20個包裹。
但實際上,這個快遞站的處理能力只有100個/天,而你所在的小區有100戶人家。夠用嗎?這個不好說,畢竟不是每戶人家每天都有包裹要郵寄的。
某一天,快遞公司已經收了50個包裹,你一下郵了20個,全部正常抵達。
某一天,快遞公司已經收了90個包裹,你郵寄了6個,全部正常抵達。
某一天,快遞公司已經收了95個包裹,你要郵20個,結果只到了10個,為啥不是5個呢?扔也不能只扔你一個人的不是?
某一天,快遞公司已經收了1000個包裹,你還要郵20個,結果。。。。結果就是互相傷害唄!
最后,思考題
某一天,快遞公司已經收了50個包裹,你郵寄了20個,結果只有2個正常到達,為啥?
不這樣怎么能叫不靠譜的快遞公司呢。雖然快遞站沒爆,但上家中轉站爆了/所在城市總物流中心爆了/骨干運輸線路爆了/收件人的快遞站爆了/收件人拒收等等,反正你的包有100000種死法,怎么死的你永遠都不知道。
而實際上,你家的快遞站到底有多少處理能力/還有多少余力,這都是企業機密,永遠不會告訴你,上一級快遞站和物流中心的情況更是如此,絕對不公開。
?快遞公司的承諾:帶寬?
行了,現在回到這個問題上來吧。
估計大家也都看明白了,這個快遞站承諾你每天最大的包裹處理量就是所謂的帶寬。上面也講了,這個承諾其實是特別虛的一個東西,因為理論上你的丟包率是可以在0~100%浮動的哈。而且就算你的包裹99%都被丟了,按照合同,你也是不能有任何怨言的。
這也是我一直說的,帶寬只是衡量網絡的一個指標而已。而對于家用網絡還是最沒用的那個。你關心自己用的網絡是1MB的還是10MB的還是20MB的甚至是100MB還是1000MB的其實沒多大用,你倒不如關心一下自己網絡在高峰期間的丟包率。
而丟包率又是一個很難橫向比較的指標,因為發送起點不一樣,發送終點也不一樣,今天和明天有可能完全不一樣,你跟我說說這要怎么比?
思考題, 100Mb共享帶寬的網絡,高峰會有10%的幾率丟包。 VS 10Mb獨享帶寬網絡(因為帶寬獨享,所以我們假設它不丟包) 你覺得哪個好?
100Mb的好?就算丟了5%我還有95Mb嘛。你這么想就圖樣了。丟包的影響遠比你想的嚴重。前面也說了,包被丟掉之后是不會通知發送方和接收方的。那怎么知道對方收沒收到呢?只能等到超時,然后再重傳。
而等超時這個動作,基本上都是按秒來算的。有的時候雙方還要商量一下如何重傳的具體事宜,弄不好3秒5秒都算客氣的。
如果你玩吃雞或者lol什么的,明明沒有誰在用網,還時不時出現的卡住完全不動,或者ping值毫無征兆的飆到數百幾秒后再恢復,那十有八九就是丟包受害者了。
另外有興趣的可以去網絡服務商或者數據中心問問報價,你會發現10Mb的獨享帶寬可比100Mb的共享帶寬貴多了。因為100Mb的共享帶寬平均分下來,肯定沒有10Mb(或者換句話說就是如果有100Mb的帶寬,肯定不止分給10個人用。)
這樣的寬帶給你100Mb還是1000Mb區別很大么?
?普及更大帶寬的困境?
原答案這里其實抖了一個機靈。
但個中的矛盾在于,現在寬帶費用是包月的,你用還是不用,用多少,扔你多少包都不影響運營商的收入。換句話說,運營商投入再多的資本,大舉興建骨干網絡,也沒人給運營商加雞腿。
而增加網絡容量那是要真金白銀的,運營商當然不樂意。
但如果是按流量收費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運營商肯定把網絡建得暢通無阻,巴不得你玩命用呢。
總體來說,按流量收費是大勢所趨。但實際操作起來問題很多,所以一時半會不會也不能指望它普及。再說一遍,這就是抖個機靈而已,我個人也不是那么支持這個事,所以就別再評論里問這個事了。
那如果國家出錢,把骨干網和接入的部分都做到暢通無阻,我是不是就能用上便宜又高速又穩定的網絡了呢?或者換句話說,現在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神馬的骨干網絡建設其實相當的給力,放在那里也是放著,為啥就不給我用呢?
這就涉及到了互聯網費用的另一個黑童話叫transit。再往下這坑可就越挖越深,差不多可以寫本書了。所以我盡量把概念簡化,有不準確的地方大家多擔待。
?運營商的網費:其實地主家也沒有余糧?
其實運營商的帶寬也都是從上家買來的。
也就是說,運營商不但要建設自己的高速的物理網絡把你接入進來,還得跟上家批發帶寬再零售給你。批發價多少要看運營商的體量,體量越大越便宜。各家多少,肯定是都不一樣了,而且一定是企業機密,人家不會告訴你的。
可以告訴你的是,即使是批發也一點都不便宜。雖說此帶寬和彼帶寬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但就費用來說你用100Mb的光纖一個月費用可能都買不下來1個Mb。具體1Mb帶寬零售的話要賣多少錢,還是可以參考一下各大服務商和數據中心的10Mb獨享帶寬的價格。
所以你指望一個月就交這么點錢,100Mb讓你隨便用?天下哪有這么好的事。
歸根結底,不管你是100Mb還是1000Mb,是不可能讓你沒有限制隨便用的,要么限流要么限速,要么一起限。反正上刀山還是下火海你自己選一個,不把你消耗的平均帶寬限到足夠低,運營商不就成慈善機構了么?
限流。這個最好理解,就像手機這樣,每個月不得超過多少流量。就算你10G流量,其實平均下來消耗的帶寬是8*10000MB/30天/24小時/3600秒=0.03Mbs=30Kbps
限速。這個辦法就多了,技術上可以給你開100Mb甚至1000Mb,實際上給你開10Mb,20Mb。或者高峰時段在上游交換機上限速,或者設置優先級,或者用下面這個更粗曠的辦法
反正就10G帶寬,你們100000個人看著分吧?,F在明白為啥訪問境外網站為啥那么慢了吧?知道為啥玩境外服務器的網游狂丟包了吧?知道為啥要靠網游加速器解決問題了吧?即使是電信聯通網通這樣的巨頭,出國的帶寬也還是要跟人家買。當然境外網站慢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這里也不講了,大家明白就行了。
另外,也不是你用的每一Mb的帶寬,運營商都需要跟上家交錢的。如果是運營商自己網內的資源的話,那就不用給上家掏錢了。比如說,如果你是電信用戶,訪問網通機房的服務器,電信很有可能要為你的這個行為給網通付錢或者額外的成本。而如果你是電信用戶,訪問電信機房的服務器,那電信就美滋滋了,速度自然是又快又好。
思考題,所以你猜中國南北互聯為啥是世界難題哩?
所以很多互聯網巨頭早都學乖了,會在電信和網通的網絡內分別架設服務器,或者用雙線BGP的機房。原始一點的辦法,是讓用戶自己選服務器。先進一點的辦法,可以自動選。像CDN啥的,其實道理也都差不多。
電信的用戶和網通的用戶,打開youku的頁面,看到一樣的內容。但很可能是走了完全不同的線路,從完全不同的服務器上返回的結果。也就是說,雖然你們看視頻網站很費帶寬,但運營商其實也不是那么疼。
對于運營商來說,交錢從上家那里批發來的帶寬可是真金白銀買來的,能不給你用就不給用。而對于一般用戶來說,下行的流量其實是很好Engineering的,方法就像上面說的,把熱門的服務器納入運營商的內網不就行了?
但一般用戶的上行帶寬可就沒有那么好控制了。你掛P2P的時候,P2P程序可不會分辨對方到底是同城的鄰居還是還是相隔千里之外的國際友人。同網的倒是好說,你要是想給國際友人傳數據,那對于運營商來說就跟殺父之仇一樣啊。(斷人財路等于殺人父母嘛!)
思考題,啥即使跨過了ADSL的時代,現在用光纖上行下行對稱已經沒…
沒有概念的也可以來這里體驗一下上行帶寬到底有多摳門哈
算法數學之美微信公眾號歡迎賜稿
稿件涉及數學、物理、算法、計算機、編程等相關領域,經采用我們將奉上稿酬。
投稿郵箱:math_alg@163.com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全面普及 1 Gbps 下行的网速?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如何把女儿培养进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爸爸的
- 下一篇: 气泡为何是球形?这是一个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