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传启: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三大“猜想
16世紀以來,世界科技大致發生了五次革命(兩次科學革命和三次技術革命),包括近代物理學誕生、蒸汽機和機械革命、電力和運輸革命、相對論和量子論革命、電子和信息革命等;世界經濟大致發生了三次產業革命,包括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和信息化革命等。中國曾錯失前四次科技革命的機遇,并在第五次科技革命中表現平平,收獲不多。目前,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專利爭奪已經展開,第四產業革命的來臨已進入倒計時,它們將決定一個民族的世界地位,將影響一個國家的興衰成敗。
01
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五大學科
從人類文明和世界現代化的角度看,第六次科技革命將是一次“新生物學和再生革命”,將提供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和滿足精神生活需要的最新科技;它將是生命科學、信息科技和納米科技的交叉融合(主要發生在交叉結合部),將是第三次科學革命、第四次技術革命和第四次產業革命的交叉融合。從科學角度看,它有可能是一次“新生物學革命”,涉及五大學科;從技術角度看,可能是一次“創生和再生革命”,涉及五項關鍵技術;從產業角度看,可能是一次“仿生和再生革命”,是一次“生物經濟革命”。
第六次科技革命主要涉及五大學科。
1.整合和創生生物學:解釋生命本質。16世紀以來,生物學發展的基本軌跡是從整體到分子。今天,我們正在揭開人體的全部遺傳信息,已經認識了成千上萬的生物體內的分子和細胞,以及各種組織和器官。如果把這些分子、細胞、組織、器官組裝起來,能否“制造一個生命”?生物體與機器(技術)的多種組合,能否創造新的生命形式和新的物種?
2.思維和神經生物學:解釋人腦工作原理。人腦是思維的載體,神經系統是思維的工廠,它們都是如何工作的?人腦認知和創造性思維的機理,人腦信息加工、儲存、提取和再現的機理等,非常有挑戰性。
3.生命和再生工程:生命體的工程化和產業化。對生命的操縱有違人類的現行倫理道德,但是,人類將逐漸具備操縱生命的能力。例如,操縱遺傳物質、神經系統、生物節律、生物細胞、組織器官、生物生殖、生物性狀和生命形式,實現生物和機器的組合等。
4.信息仿生工程:人腦的信息仿生。人腦思維和動物信息處理的數字化模擬和仿真,實現信息和知識的無阻礙獲取、現有信息傳播渠道的整合等。模擬人腦的認知和思維原理,并行處理和整合各種類型的信號,逐步建立非線性推理功能(直覺),具有部分人類情感。
5.納米仿生工程:人體的軀體仿生。納米仿生材料、納米仿生器官、納米仿生設計和制造等。納米工程、信息工程和仿生工程的結合,為人類開創一個新的工作平臺。
02
第四次產業革命的五大技術
第六次科技革命將引發和包含第四次產業革命,主要涉及五項技術。
1.信息轉換器技術:生物信息與電子信息的整合。信息轉換器技術是實現人腦與電腦之間的直接信息交流和轉換的技術。相關技術包括:人腦的信息獲取技術、信息儲存技術、信息傳輸技術、信息轉換技術、信息分解技術、信息再現技術、信息生成技術、信息處理技術、人腦反向工程等。
2.人格信息包技術:人腦的電子備份與虛擬再現。人格信息包技術是制造包含人腦的社會學和人格信息的信息包的信息仿生技術。相關技術包括:知識工程、人工智能、人性化軟件、虛擬現實技術、虛擬人體技術、虛擬心理技術、虛擬思維技術、虛擬自主意識技術、虛擬人格技術等。
3.仿生技術:人體的仿生備份和軀體仿真。仿生技術是仿制生物組織和行為的工程技術。相關技術包括:納米仿生、信息仿生、智能仿生、仿生材料、仿生設計、仿生制造、仿生工程、仿真智能機器人、動物仿真、人體仿真、仿生組織和仿生器官(人造物質性的仿生組織和器官)等。
4.創生技術:創造新的生命形態和生命功能。創生技術是人工有目的地合成生物組織、器官、肢體和生命體的工程技術。相關技術包括:合成生命、合成生物性的組織和器官、遺傳工程、細胞反向工程、生物與非生物的耦合技術、生物與非生物的整合技術、生物與非生物信息的整合技術等。
5.再生技術:生物體的體內和體外再生。再生技術是通過誘導或培養實現生物組織、器官和生命體的再生的工程技術。相關技術包括:生物組織和器官的體外再生、生物體的體外再生、人體組織和器官的體外再生、人體的體外再生、人造子宮、生物和人體組織和器官的體內誘導再生等。
03
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是一個經濟學概念,指一種資源用于一個項目而放棄其他機會時所可能發生的最大損失,或開展某項業務而不得不放棄其他業務的最大代價。根據歷史經驗,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機會成本,涉及國家的興衰。對于沒有抓住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機遇的國家而言,降級為發展中國家是他們付出的機會成本的代價,如葡萄牙和阿根廷等;對于抓住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機遇的國家而言,成為世界強國和發達國家是他們的凈收益,如美國和英國等。
目前,第五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產業革命尚未結束(約1945—2020年),還存在一些尾聲機會,如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智能化制造(3D打印)和綠色能源等;第六次科技革命和第四次產業革命尚未發生,但核心專利爭奪已經展開,技術前奏已經響起,它是一個先聲機遇。
中國是從第六次科技革命和第四次產業革命的戰略機遇中獲得凈收益,還是付出機會成本的高額代價,就看我們的選擇了。如果能夠超前布局,搶占它的戰略制高點,就有可能贏得主動,就有可能掌握它的核心專利,就有可能加速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編輯?|?Gemini
來源 |?科學網
更多精彩:
? ?哈爾莫斯:怎樣做數學研究
? ?扎克伯格2017年哈佛大學畢業演講
? ?線性代數在組合數學中的應用
? ?你見過真的菲利普曲線嗎?
? ?支持向量機(SVM)的故事是這樣子的
? ?深度神經網絡中的數學,對你來說會不會太難?
? ?編程需要知道多少數學知識?
? ?陳省身——什么是幾何學
? ?模式識別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 ?曲面論
? ?自然底數e的意義是什么?
? ?如何向5歲小孩解釋什么是支持向量機(SVM)?
? ?華裔天才數學家陶哲軒自述
? ?代數,分析,幾何與拓撲,現代數學的三大方法論
算法數學之美微信公眾號歡迎賜稿
稿件涉及數學、物理、算法、計算機、編程等相關領域,經采用我們將奉上稿酬。
投稿郵箱:math_alg@163.com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何传启: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三大“猜想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张景中院士:好的老师应当向学生展示数学思
- 下一篇: 全球超算500强新榜发布:美国卫冕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