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你知道生气有多可怕吗?“气死人”是有科学依据的
很多病都是自己作的,大多數疾病都和生氣有關,不生氣就不生病。“氣死我了”“氣死人了”,這并非是口頭禪,也不是夸張的說法。最近,美國研究人員發現,與悲傷相比,生氣對老年人心理健康傷害更重要,可能增加炎癥風險,而長期炎癥水平較高關聯心臟病、關節炎和癌癥等慢性疾病。研究人員建議用教育和心理療法幫助老年人管理情緒,少生氣,進而減少對身體的傷害。美國亞特蘭大疾病控制中心另一項研究也發現,90%的疾病都和情緒有關。
“暴脾氣”容易血管破裂被“氣死”
小說、故事中經常有主人翁“氣得吐血而死”的描寫,三國演義中就有“三氣周瑜一命亡”的說法。現實生活中真生氣而死的人并不是個別案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南京東部戰區總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徐格林介紹說,生氣,在醫學上稱為情緒失控、情感異常;生氣、憤怒、悲傷等劇烈的情緒變化,都會引發很多非常嚴重的健康問題,比如對心腦血管系統、女性生殖系統、甚至消化系統都有負面的影響。
生氣引起死亡的最常見疾病是腦中風。徐格林解釋說,當暴怒時,人體會在短時間內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而這兩種激素進入血液中會引起血壓迅速升高和心跳加快,一些血管彈性不好、并伴有大腦血管粥樣感化的中老年人而言,此時可能引起血管破裂,大量血液涌入顱內,引起顱內壓力升高,破壞了呼吸、心跳、語言等中樞,導致迅速死亡。
一些腦血管發育異常,比如有腦動脈瘤的人而言,暴怒也會引發瘤體破裂,同樣導致顱內出血的嚴重后果。“而正常人群中,約有5%的人有腦動脈瘤,這些人平時沒有任何癥狀,有的甚至一生相安無事。”徐格林表示,這并非是個小概率事件。
生氣還會影響心臟健康。當人暴怒時,體內分泌多種激素,除了引起血管收縮外,還會導致冠狀動脈痙攣、血液粘稠度增加,包括冠狀動脈在內的血管收縮、痙攣,局部區域供血不足,因而容易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從而引起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甚至會出現心律失常、心臟驟停,以致引發猝死的可能性。
女人更易患“心碎綜合癥”
生氣對女性健康的影響或許更大。“女性本身就比男性更加情緒化,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更容易生氣,對女性健康的危害更大些。”徐格林說,人體就像一架精密運轉的發動機,而激素好比是起著潤滑作用的機油須臾不可缺少,當然激素也不能多。女性的成長、發育、來月經、懷孕、泌乳等生理活動,都離不開激素的調節。但如果女性生氣,激素的分泌可能發生紊亂,導致女性月經不調、閉經甚至不孕等后果。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情緒波動大、喜怒無常、焦慮抑郁的人比較容易患乳腺癌、乳腺增生等疾病。
據專家介紹,有一種病叫“心碎綜合征”,該病多發于女性,超過1/4是由于親友意外死亡、失戀、激烈爭吵或家暴等因素誘發。可能與女性相對脆弱感性的心理特質有關。發病機制為交感神經過度激活導致冠狀動脈痙攣,表現類似急性心肌梗死。還有一份精神醫學研究顯示,長期處于創傷狀態下的人,未來罹患高血脂、高血壓與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機會較大。這份研究總共有4765案例,當中953位是“創傷后壓力癥候群”患者。13年后對比發現,有創傷壓力癥候群的患者罹患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高出4—6倍。
老年人氣不得
生氣對老年人的健康也十分不利。愛生氣的老人,也有可能是患了“老年抑郁癥”。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60歲以上老人患老年抑郁癥的幾率為7%—10%,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老人,發病率更高達50%。
醫學研究還表明,小到感冒,大到冠心病和癌癥,都與情緒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充滿心理矛盾、壓抑,經常感到不安全和不愉快的人,免疫力低下,經常感冒、一著急就喉嚨痛;緊張的人則會頭痛、血壓升高,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經常忍氣吞聲的人得癌癥的幾率是一般人的三倍。
“消化系統似乎與情緒波動沒多大關系,其實不然,許多人一生氣就胃絞痛。”徐格林介紹說,當人的心情愉快,食欲也會大增;心情不好,想吃也吃不下,所以民間有“氣飽了”的說法。此外,特別焦慮、 亢奮的、暴躁的人容易引志胃、十二指潰瘍繼而引發出血 。
豁達快樂帶來健康長壽
“不僅西方醫學明確了生氣與生病之間關系密切,祖國傳統醫學早就對生氣與疾病之間的關系進行過研究。”江蘇省中醫院神經內科常誠主任醫師說,中醫有“百病生于氣”的說法。傳統中醫理論認為情緒波動主要有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對應五臟,既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驚恐傷腎。目前與情緒有關的病已達到200多種,在所有患病人群中,70%以上都和情緒有關。
常誠主任醫師說中醫認為“怒傷肝”,嚴重的暴怒會造成肝內出血,如果血吐不出來就會留在肝內,進一步導致肝細胞缺血,影響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一段時間內形成血瘤。從中醫角度分析,發脾氣時,氣會往上沖,造成頭頂發熱,導致脫發。
長期的慢性生氣會破壞人體免疫系統,導致免疫力低下。比如,長期生悶氣的人,會在胸腹形成中醫所謂“橫逆”的氣滯,女性會導致婦女乳腺小葉增生和乳癌,流行病學調查,情緒波動大、喜怒無常、焦慮抑郁的人比較容易患乳腺癌。而男性會造成十二指腸或胃潰瘍,嚴重的會引發胃出血。
而愉快的心情有利于提高機體免疫力而少生病。有研究表明,大笑時,人體內能夠令人心情振奮的β-內啡肽分泌增加27%,幫助睡眠和細胞修復的人體生長激素含量會隨之提高87%。人在大笑的同時會釋放掉許多不必要的壓力,心臟病發病率也因此降低。哪怕只是想笑而沒笑出聲來,也能夠抑制與情緒低落相關的皮質醇和腎上腺素的分泌。
常誠介紹說,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四大健康基石是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和心理平衡。心理平衡對心臟健康的重要性,不亞于控制體重、血壓、血脂和血糖。“所以民間有‘笑一笑下年少,愁一愁白了頭’的說法。”,他表示,人們樹立一種積極樂觀、感恩知足的心態,會作用下丘腦垂體分泌有益激素,放松神經,緩解壓力,改善內臟的血氧供應。縱觀一些長壽的老人,大多數是心胸開闊,性格豁達,不計較個人得失的人。常誠說,平和的心態,良好的人際關系,人體會釋放出大量DHEA激素,DHEA不僅能夠延緩衰老、緩解壓力,更能夠促進細胞重生,讓人精神煥發。
————
編輯?∑Gemini
來源:新華報業網
更多精彩:
?泰勒定理的奇聞軼事
?丘成桐:漫談微分幾何
?Leibniz?如何想出微積分?(一)
?線性相關和秩的物理意義
?數學史上你認為最丑陋的公式是什么?
?陶哲軒談什么是好的數學
?田淵棟:數學的用處(下篇)
?你絕對沒想過原來數學家這么流氓,一言不合就進行暴力證明
?世界上最牛的五篇博士論文
?數學中有哪些巧合讓人眼前一亮?
?算法立功!清華畢業教授美國被搶車,警察無能為力自己用“貪心算法”找回
?學術史上的奇文:怎樣用數學抓獅子
?臺大教授的反思:最難的一課?我們卻沒教給學生
?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生學習指導—— 怎樣做研究生
?分享 數學,常識和運氣 ——投資大師詹姆斯·西蒙斯2010年在MIT的講座
算法數學之美微信公眾號歡迎賜稿
稿件涉及數學、物理、算法、計算機、編程等相關領域,經采用我們將奉上稿酬。
投稿郵箱:math_alg@163.com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新知|你知道生气有多可怕吗?“气死人”是有科学依据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假如一种编程语言代表一个国家,哎哟,有意
- 下一篇: 扩大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