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皮肤病理诊断技术研发,贝叶科技赋予AI诊断可解释能力
根據報告顯示,皮膚病種類接近2000多種,在所有醫學分科中病種數量居于前列。然而,線下就醫情況卻不容樂觀:全球超過4億皮膚病患者,中國占比最高,患者群體接近1.5億,平均每家三甲醫院皮膚科月問診量均超過1萬人次,醫患比高達1:70000。
2016年,貝葉科技成立,專注于皮膚病理診斷技術研發,通過AI技術賦能整合全國皮膚科醫療資源,為醫療機構提供精準皮膚病理診斷服務。“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與發展,消費者對于皮膚診斷的需求會更加明確,整個皮膚病理診斷市場規模已達億級,這是貝葉科技看好的該領域的主要原因,”創始人張晶說。
文章圖片來源于貝葉科技,經授權使用
以往醫療機構大多采用的是肉眼看或皮膚鏡的方法。前者主要以肉眼觀察直接下診斷結論,后者通過皮膚鏡輔助診斷,放大皮膚表面結構完成確診。以上兩種診斷方式都存在局限性,僅能觀察皮膚表層病變情況,對表皮層以下的病變無法識別,因此導致皮膚病的初診誤診率高達90%。以“蕈樣肉芽腫”這一惡性腫瘤為例,早期與常見的濕疹和副銀屑病癥狀相似,晚期會累及淋巴結和內臟死亡率極高,必需在早期通過皮膚病理進行精準診斷。而貝葉科技研發的AI皮膚病理診斷系統可以幫助皮膚臨床醫生快速定位病變位置,大幅提高皮膚病診斷的準確率,進而解決國內皮膚病理醫生稀缺問題。
談及皮膚病理AI診斷系統的研發門檻,張晶表示,數據樣本少是其核心難點。區別于肺小結節和眼底糖網篩這些起步較早的細分領域,皮膚病理并沒有公開數據集,且專家資源稀缺,就醫療資源高度集聚的北京為例,也僅有六家頭部醫院擁有專職資深的皮膚病理醫生。
目前,貝葉科技已與北京醫院、301醫院以及天津、鄭州等多家三甲醫院合作,正在不斷擴充全國皮膚病理數據庫,并基于數據庫不斷訓練AI準確率。截至目前,貝葉科技AI診斷產品可覆蓋銀屑病、基底細胞癌、蕈樣肉芽腫等50余種常見皮膚炎癥及腫瘤,其中,銀屑病(牛皮癬)的診斷準確率可達到96.7%,其他病種診斷準確率也均優于行業一般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AI通常被稱為“黑匣子”,其結果缺乏可解釋性,這也使得AI在醫療領域的發展受到阻礙,而皮膚病理作為皮膚病診斷的金標準,AI系統如果僅給出診斷結果缺乏說服力。貝葉科技憑借獨家的數據積累、持續的算法研發以及多位頂級專家的緊密合作,實現了對細胞級病灶的精確識別,提取形態學特征,為診斷結果提供了計算病理學依據,為臨床醫生做更加精準的治療方案提供了重要線索。
從業務架構來看,前期貝葉科技主要通過協調全國醫療資源,為醫療機構客戶提供專家遠程會診系統解決方案及線上教學服務,持續積累一線醫療數據以及培養用戶使用習慣,收取平臺服務費及會診費;同時公司將會不斷完善AI產品并取得醫療器械三類認證,為醫療機構提供AI診斷解決方案,大規模鋪開市場,形成B2B2C的商業模式,根據診斷報告次數收取服務費。目前,貝葉科技正處于早期階段,遠程會診系統已搭建完成,已于全國多家三甲醫院達成采購意向。
團隊多年深耕AI醫療領域。創始人張晶博士具有信息學與生物醫學工程背景,曾在碩士期間設計清華大學自動化系首枚芯片,完成從算法設計到芯片流片成功的全流程;其導師&專家顧問戴瓊海教授系中國工程院院士,也是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生命科學學院、精準醫學研究院教授;導師&專家顧問王廣志教授是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現為國家食藥監局NMPA注冊評審專家;博士校外導師&專家顧問常建民教授,深耕皮膚病理領域臨床、研究及教學,為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病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接下來,團隊將啟動首輪天使輪融資,目標融資1000萬元,資金將主要用于市場拓展及NMPA二類證資質認證。
編輯?∑Gemini
來源:新浪科技
文章推薦
?數學家探索兩個幾何世界之間的鏡像鏈接
?數學天才帕吉特:他有如電影般的人生際遇
?世界上最奇怪的數學天才,被獎勵100萬卻拒領,寧愿過得像乞丐
?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學習本身就是一門學問
?如果沒有數學,我們如何測量
?數學的真相:物理時空的數字模型還是現實本身?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专注于皮肤病理诊断技术研发,贝叶科技赋予AI诊断可解释能力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文献读的越多,离原创越远
- 下一篇: Offer年薪低于25W全额退款|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