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两院院士、20位长江、杰青……这个学院厉害了!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8位两院院士、20位长江、杰青……这个学院厉害了!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神奇催化——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化學,生活處處顯化學?!贝筮B理工大學張大煜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時任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濤曾如此風趣地解讀“催化劑”。
面對青澀的大學生,張濤用幽默的化學語言迅速“破冰”,讓他們感覺到與科學家對話零距離。
張大煜教授
張大煜是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他倡辦了《催化學報》,是中國催化科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曾任大連大學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化工系主任。
在他逝世24年后,大連理工大學與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化物所”)設立了以張大煜命名的學院。
如今,在張大煜學院里,學子們與科學家面對面交流的畫面俯拾皆是。那么,這一以化學催化劑起家、見長的學院,又是怎么發揮育人的“催化”作用呢?
“家庭式”培養打造獨立人格
大連理工大學
在大連理工大學,分布著一個個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小特區”。有以全程導師個性化指導見長的錢令希力學創新實驗班,有科教結合協同育人的華羅庚班,還有強化本科生科研實踐的王大珩物理科學班。那么,張大煜學院的獨特之處又是什么呢?
“學院打通‘本碩博’的培養界限,建立了8年貫通培養的創新人才培養新機制?!睆埓箪蠈W院院長段春迎如是說。
這不僅是兩家合作單位的初衷——化物所發揮學科資源優勢,大連理工發揮育人優勢,實現科研與教學的融合;也是地處大連的苦衷,本科生考研多去北上廣,易受外界的干擾和誘惑,而搞科研要甘坐冷板凳,非熱門城市也許是一個更不錯的選擇。
八年制培養,采用的是一個新穎的人才培養模式——“家庭式”定制培養。段春迎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這里的“家庭式”不是家長式的碎碎念,而是讓學生一入校就像進入了團隊大家庭。
記者了解到,本科入學之初,學院便為每位學生配備導師,不管多大牌的導師,最多只能帶兩名學生。學院要求本科生自入校起就進入實驗室,在院士、長江學者等人的言傳身教下,一方面要提高科研能力、學術水平,另一方面要受到他們的人生閱歷、科學家精神的感召,最終獨立、成才。
段春迎告訴記者,之所以作這樣的設計,是基于高中與大學之間存在著巨大鴻溝的現狀。不少高中生是“學習機器”,生活上不能自理,思想上不能自立?!凹彝ナ健倍ㄖ婆囵B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獨立的人格,服務社會的意識。
以大煜之名命名的學院,更重要的在于傳承大煜的紅色基因。“當時兩家就作了很多討論,希望培養真正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對中國有感情的人才?!倍未河a充道。嚴格的淘汰機制保證水準李朔曾在第29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省級一等獎,2016年通過自主招生選擇了應用化學(張大煜學院)專業,最終如愿以償。他說,之所以報考這里,是因為自己熱愛化學,希望在科研方面作出成果。
作為培養化學家的搖籃,張大煜學院更看重的是興趣?!耙粋€人有多大的興趣,表明他能在這條路上走多遠多久?!倍未河f。
然而,菁英辦學并不是光有興趣就行,與雄厚師資相對應的是殘酷的淘汰機制。
“考試不及格能不能再給一次機會?”去年年底,有家長給段春迎打電話,學生來辦公室央求,都被段春迎一一拒絕?!澳愕玫搅藘炗趧e人的師資,就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來證明自己。每個人都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br />學院采用滾動管理機制,本科前兩年實施淘汰、分流制度。一門主干課不及格,直接從學院淘汰出去,連補考的機會都不給。但也并不意味著,從學院淘汰出去后就是“失敗”。學生會回到化工學院開辦的應用化學班——師資相同,但無法享受跟著科學家做科研的待遇。只要學生成績拔尖或發表有水準的論文,還是有機會回到張大煜學院?!斑@種模式讓學生在挫折教育中成長,畢竟在科研的道路上處處是挫折?!倍未河f。
不光是對學生“狠心”,對教師的要求更是如此。除了聘院士、長江學者們做學業導師,學院還按照國外高校合同制的方式聘用青年教師,實行“三年不達要求即走人”——學院出錢支持教師成才,教師需要在三年內拿到國家級人才項目,否則不再續聘。
與嚴苛相對應的是,學院人才聘用沒有復雜的程序,考核也不數文章數,而是要求教師的研究獲得社會公認。
跟著“大牛”學化學是什么滋味3個化學化工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8位兩院院士,20位長江學者、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有學生戲稱,張大煜學院的科研條件、師資陣容堪稱“全明星”陣容。那么,跟著“大?!睂W化學,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滋味呢?
2015級張大煜學院學生王傳亮感受深刻。他說,以化學專業必學的四大化學為例,這些重要科目上的師資力量是頂配的,主干課程的教師都是國家級或省級教學名師。“名師教學經驗豐富,授課靈活不枯燥,課堂上經常會科普一些科學小知識,讓我們的學習輕松高效?!?br />金良是化物所209組李興偉研究員課題組的一員。他表示,和優秀的人在一起,感受壓力的同時也感受到動力,他明確了在學習、專業技能上的不足,以及下一步學習的方向,從而促使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存在感強”是首屆張大煜學院學生何勝在實習期間的最大感受。他目前已在化物所實習了兩年,所在的實驗室是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全國六個化學類優秀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
一開始進組時,他只能是一邊學習基本實驗技能和理論,一邊為實驗室打雜洗瓶子,但是組內的老師非常愿意把有難度的任務交給他,給他更多的學習鍛煉機會?,F在何勝已經擁有了獨立的研究題目,也逐漸掌握了獨自操作各種精密光譜儀器的本領,價值幾百萬元的飛秒激光瞬態吸收光譜可以駕輕就熟。
“練就科研本領,積累科研閱歷,化物所實習的經歷是我大學期間最寶貴的財富?!焙蝿僬f。
高水平團隊的輻射引領、科研氛圍浸潤青年學子的心,而這大概就是專屬于張大煜學院的“催化劑”。
面對青澀的大學生,張濤用幽默的化學語言迅速“破冰”,讓他們感覺到與科學家對話零距離。
張大煜教授
張大煜是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他倡辦了《催化學報》,是中國催化科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曾任大連大學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化工系主任。
在他逝世24年后,大連理工大學與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化物所”)設立了以張大煜命名的學院。
如今,在張大煜學院里,學子們與科學家面對面交流的畫面俯拾皆是。那么,這一以化學催化劑起家、見長的學院,又是怎么發揮育人的“催化”作用呢?
“家庭式”培養打造獨立人格
大連理工大學
在大連理工大學,分布著一個個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小特區”。有以全程導師個性化指導見長的錢令希力學創新實驗班,有科教結合協同育人的華羅庚班,還有強化本科生科研實踐的王大珩物理科學班。那么,張大煜學院的獨特之處又是什么呢?
“學院打通‘本碩博’的培養界限,建立了8年貫通培養的創新人才培養新機制?!睆埓箪蠈W院院長段春迎如是說。
這不僅是兩家合作單位的初衷——化物所發揮學科資源優勢,大連理工發揮育人優勢,實現科研與教學的融合;也是地處大連的苦衷,本科生考研多去北上廣,易受外界的干擾和誘惑,而搞科研要甘坐冷板凳,非熱門城市也許是一個更不錯的選擇。
八年制培養,采用的是一個新穎的人才培養模式——“家庭式”定制培養。段春迎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這里的“家庭式”不是家長式的碎碎念,而是讓學生一入校就像進入了團隊大家庭。
記者了解到,本科入學之初,學院便為每位學生配備導師,不管多大牌的導師,最多只能帶兩名學生。學院要求本科生自入校起就進入實驗室,在院士、長江學者等人的言傳身教下,一方面要提高科研能力、學術水平,另一方面要受到他們的人生閱歷、科學家精神的感召,最終獨立、成才。
段春迎告訴記者,之所以作這樣的設計,是基于高中與大學之間存在著巨大鴻溝的現狀。不少高中生是“學習機器”,生活上不能自理,思想上不能自立?!凹彝ナ健倍ㄖ婆囵B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獨立的人格,服務社會的意識。
以大煜之名命名的學院,更重要的在于傳承大煜的紅色基因。“當時兩家就作了很多討論,希望培養真正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對中國有感情的人才?!倍未河a充道。嚴格的淘汰機制保證水準李朔曾在第29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省級一等獎,2016年通過自主招生選擇了應用化學(張大煜學院)專業,最終如愿以償。他說,之所以報考這里,是因為自己熱愛化學,希望在科研方面作出成果。
作為培養化學家的搖籃,張大煜學院更看重的是興趣?!耙粋€人有多大的興趣,表明他能在這條路上走多遠多久?!倍未河f。
然而,菁英辦學并不是光有興趣就行,與雄厚師資相對應的是殘酷的淘汰機制。
“考試不及格能不能再給一次機會?”去年年底,有家長給段春迎打電話,學生來辦公室央求,都被段春迎一一拒絕?!澳愕玫搅藘炗趧e人的師資,就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來證明自己。每個人都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br />學院采用滾動管理機制,本科前兩年實施淘汰、分流制度。一門主干課不及格,直接從學院淘汰出去,連補考的機會都不給。但也并不意味著,從學院淘汰出去后就是“失敗”。學生會回到化工學院開辦的應用化學班——師資相同,但無法享受跟著科學家做科研的待遇。只要學生成績拔尖或發表有水準的論文,還是有機會回到張大煜學院?!斑@種模式讓學生在挫折教育中成長,畢竟在科研的道路上處處是挫折?!倍未河f。
不光是對學生“狠心”,對教師的要求更是如此。除了聘院士、長江學者們做學業導師,學院還按照國外高校合同制的方式聘用青年教師,實行“三年不達要求即走人”——學院出錢支持教師成才,教師需要在三年內拿到國家級人才項目,否則不再續聘。
與嚴苛相對應的是,學院人才聘用沒有復雜的程序,考核也不數文章數,而是要求教師的研究獲得社會公認。
跟著“大牛”學化學是什么滋味3個化學化工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8位兩院院士,20位長江學者、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有學生戲稱,張大煜學院的科研條件、師資陣容堪稱“全明星”陣容。那么,跟著“大?!睂W化學,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滋味呢?
2015級張大煜學院學生王傳亮感受深刻。他說,以化學專業必學的四大化學為例,這些重要科目上的師資力量是頂配的,主干課程的教師都是國家級或省級教學名師。“名師教學經驗豐富,授課靈活不枯燥,課堂上經常會科普一些科學小知識,讓我們的學習輕松高效?!?br />金良是化物所209組李興偉研究員課題組的一員。他表示,和優秀的人在一起,感受壓力的同時也感受到動力,他明確了在學習、專業技能上的不足,以及下一步學習的方向,從而促使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存在感強”是首屆張大煜學院學生何勝在實習期間的最大感受。他目前已在化物所實習了兩年,所在的實驗室是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全國六個化學類優秀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
一開始進組時,他只能是一邊學習基本實驗技能和理論,一邊為實驗室打雜洗瓶子,但是組內的老師非常愿意把有難度的任務交給他,給他更多的學習鍛煉機會?,F在何勝已經擁有了獨立的研究題目,也逐漸掌握了獨自操作各種精密光譜儀器的本領,價值幾百萬元的飛秒激光瞬態吸收光譜可以駕輕就熟。
“練就科研本領,積累科研閱歷,化物所實習的經歷是我大學期間最寶貴的財富?!焙蝿僬f。
高水平團隊的輻射引領、科研氛圍浸潤青年學子的心,而這大概就是專屬于張大煜學院的“催化劑”。
————
編輯?∑Gemini
?來源:德先生
?
?
?
?
??
??
??
算法數學之美微信公眾號歡迎賜稿
稿件涉及數學、物理、算法、計算機、編程等相關領域,經采用我們將奉上稿酬。
投稿郵箱:math_alg@163.com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8位两院院士、20位长江、杰青……这个学院厉害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颠覆认知!25张动图,让你重新认识地球
- 下一篇: 总奖池25万!百度AI Studio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