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看得明白” 复旦数学教授在无人教室录课程板书
手拿白粉筆“噔噔”敲擊黑板,從定義寫到公式,推演步驟清晰明了,必要時加以畫圖說明,四塊黑板寫滿擦去又寫滿……復旦大學數(shù)學科學學院教授沈維孝正在為《復變函數(shù)》課程錄制教學視頻。
“哪一步在先、哪一步在后,推演的過程是怎樣的,PPT可能無法展現(xiàn)出來,而板書不存在這個問題。”接觸線上教學之初,沈維孝嘗試的是PPT錄屏,但在上海數(shù)學中心主任李駿教授的建議和中心的技術支持下,他最終還是選擇了錄制板書。
“數(shù)學課最重要的是給學生展示思維的過程,而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點。”在沈維孝看來,板書能將思路展示得清晰流暢,“讓學生看得明白”,這是他從教以來一直堅持板書授課的原因。
視頻中,沈維孝用夾在前襟的話筒收錄下清晰的聲音,邊講邊寫,落筆規(guī)整,用來標注重點的彩色粉筆,是鏡頭中一抹亮色。每寫完一部分,他話音不停,人卻退到鏡頭邊緣,好讓黑板上的內(nèi)容完整呈現(xiàn)在鏡頭前。
沈維孝教授認為,板書能將思路展示得清晰流暢。? 本文圖片均為復旦大學供圖
第一周的兩個課程視頻,時長大約五十分鐘,沈維孝錄制了一個半小時。面對空蕩蕩的教室講課,他坦言“有時候也不知道自己講快了還是慢了,速度控制起來不是那么好”。因此,每錄完一段,他都要回放幾遍,反思學生可能在哪些地方提出問題。“效果不行就從頭來過”,即便如此,每次看自己的視頻,他仍覺得有地方可以改進。
“沈老師的板書讓數(shù)學有一種美感”,有選修這門課的學生說,如果用PPT錄屏,老師用鼠標寫字總歸不太方便,整體節(jié)奏難免會慢下來。“但錄制板書就能保持上課的‘速度與激情’”。
到了課堂時間,學生紛紛在微信群中“曬”出筆記和疑問,有學生提問,對某個重要定理的證明不太明白。
學生筆記
沈維孝在課前也看了自己的視頻,發(fā)現(xiàn)證明該定理時,中間一步有點走得太快,果然有學生說不明白。于是,他把這個問題單獨拎出來,掰開了揉碎了又講了一遍,“遇到偏共性的問題、重點和難點,我都是這樣處置。”他說。
“語音討論可能進度會快一些,同樣時間里涉及的內(nèi)容就多一些,但很可能會不準確。”盡管在微信群里文字輸入數(shù)學公式更麻煩,沈維孝仍舊堅持“準確性至上”,因為“對于數(shù)學而言,不準確就會產(chǎn)生很嚴重的副作用。”
因為擔心一些沒有發(fā)言的學生“有些地方不熟悉、不理解,卻又不好意思問”,因此,他特地整理了一份筆記分享在群里,八頁內(nèi)容既涵蓋新定理的推演過程,又包括幾個知識點的回顧和復習。
提早一周將視頻上傳,要求學生課前看完,課上在微信群中解答疑問,分享整理的筆記,課后作業(yè)限定當周完成。沈維孝堅持一切以教學效果為重,他說:“雖然形式變了,但課程內(nèi)容不會縮減,對學生的要求也不會降低。”
編輯?∑Gemini
來源:新浪教育
文章推薦
?數(shù)學家探索兩個幾何世界之間的鏡像鏈接
?數(shù)學天才帕吉特:他有如電影般的人生際遇
?世界上最奇怪的數(shù)學天才,被獎勵100萬卻拒領,寧愿過得像乞丐
?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學習本身就是一門學問
?如果沒有數(shù)學,我們?nèi)绾螠y量
?數(shù)學的真相:物理時空的數(shù)字模型還是現(xiàn)實本身?
創(chuàng)作挑戰(zhàn)賽新人創(chuàng)作獎勵來咯,堅持創(chuàng)作打卡瓜分現(xiàn)金大獎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让“学生看得明白” 复旦数学教授在无人教室录课程板书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I算法连载19:统计之最大熵算法
- 下一篇: Gartner发布2020年十大战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