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失常错过清华,而今保送清华直博,还发了数篇 Nature
2013 年上半年,即將博士畢業的馮越正和現在忙著投遞簡歷、參加春招的很多學生一樣,面臨著人生中的一個重大抉擇:出國或國內做博士后?進企業?還是其他?
面對各式各樣的選擇,權衡之下,馮越老師發現自己更喜歡在一個相對獨立的環境中工作,他希望能夠獨立帶領一個團隊,做自己感興趣的研究。
于是,從高考時就選擇了生物方向的他,來到了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繼續探索這門奇妙的學科。
「很多學校是不愿意讓一個剛畢業的博士獨立帶領一個實驗室的 —— 我沒有出過國也沒做博士后,但化工大學看中我的能力和潛力,愿意給我獨立工作的機會,所以我就來了這里?!?/span>
來源:北京化工大學
曾錯過清華,但他不服輸
「我身上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憑著這股勁頭,高考發揮失常與清華失之交臂的馮越老師在本科期間發奮讀書,最終保送到清華直博。
得償所愿,卻發現身邊高手如云,加上科研的難度和壓力,他一度「覺得自己能畢業就不錯了」,但是從不服輸的他又怎會甘愿碌碌無為?
博士五年一頭扎進實驗室,心里憋著一股勁兒,在臨近畢業的時候他發表了一篇 Nature 文章,成為了同屆第一個發表 Nature 論文的畢業生。同時,他也獲得了 2013 年清華大學優秀博士論文一等獎、清華大學優秀畢業生以及北京市優秀畢業生。
來源:Nature
馮越老師說,他喜歡遇到問題就想辦法去解決的過程。在讀博期間,他曾經做過一個偏物理方面的實驗,新的知識體系需要他從頭開始學習,一連幾周都沒有做出任何的結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馮越老師每天都在實驗室留到很晚才回去,回到寢室之后也要翻看實驗記錄本、瀏覽當天的實驗、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该刻旄倪M一點,慢慢就把這個事情給解決了?!?/span>
研究進展到如今,馮越老師碰到的實驗難題也是逐步升級,有時甚至幾個月都毫無頭緒,但在他看來,只要有強大的動力支撐,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最終破解難題是一種新奇有趣的體驗,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在做去年的 Nature 文章的課題時,由于他的實驗加辦公空間只有不到 40 平米、資源極其有限,實驗儀器不能滿足所有學生同時進行實驗,迫于無奈,他只得連續兩周停了其他人的實驗,只讓做這個課題的學生開展實驗。
「大家都很有熱情,但是都做實驗的話難以保證做這個課題的學生有資源,所以只能采取這種方法?!?/span>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咬緊牙關、堅持不懈,于 2018 年 5 月 24 日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在線發表了題為《Structural basis of ubiquitin modification by the Legionella effector SdeA》的研究長文(Article)。
現在實驗室條件改善之后,所有學生都能有相對比較充裕的資源和條件專注于自己課題的研究,這讓馮越老師更有動力的同時也大大增加了他的工作量,「每天都有很多新的結果和數據,時時刻刻都有事情」,但他樂在其中,也愿意向更高難度的挑戰發起沖擊。
熱愛生物,興趣引導研究
有人說,「21 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生物是一個直接與人類健康、與醫學相關的專業,很多人被其廣闊的前景所吸引。從高中就對生物這門課程有著濃厚興趣的馮越老師說,他做研究,主要是因為「興趣」二字。
來源:北京化工大學
馮越老師主要開展的是以 X 射線晶體學和冷凍電鏡為手段的生物大分子結構生物學研究,具體是蛋白質結構生物學。生物學的范疇很廣,結構生物學是通過解析蛋白質的結構來了解蛋白質從事生命活動的機理的分支學科。
馮越老師去年發表的論文主題是致病菌嗜肺軍團菌一種致病蛋白的結構生物學研究。軍團菌肺炎是一種呼吸系統疾病,由嗜肺軍團菌感染而引起,屬于非典型肺炎中病情最為嚴重的一種,嚴重情況下可能致死。如果研究者了解該致病菌的關鍵蛋白結構就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能夠抑制其活性的藥物分子,從而抑制病原菌在人體內的正常生長,達到減少病菌感染的目的。
基礎研究就像一顆種子,一旦破土而出便能延展出許許多多的枝椏,往更遠更廣闊的天地生長。在馮越老師研究的基礎上,人們能夠進一步設計抑制軍團菌蛋白活性的小分子藥物,可以說,邁出這一步,為軍團菌肺炎的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
馮越老師談到:「生命科學包羅萬象,結構生物學研究的是生命活動在分子、甚至是原子層面的呈現,一旦鉆進去的話會看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東西,很吸引人」。
對于那些希望選他做導師、跟他一起做研究的同學,馮越老師最先問的是:「你感不感興趣?能不能堅持?愿不愿意通過科研做出一些有意義的東西?」
結構生物學的實驗本身有時會相對重復,如果有了興趣和目標做為支撐,就可以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同時它領域寬廣,未知繁多,挫折和失敗是家常便飯,唯有堅持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忠于責任,做好科研也教好書
除了埋頭實驗室專注于自己的科研事業,馮越老師也開設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專業課程,主講結構生物學與生物化學。
「工作壓力是有的,但是教學也不能放下,一個大學老師本身就是要去教學的,這是一種責任。」馮越看來,開展教學不僅是教師這個身份的職責所在,也會對自己的科研有促進作用,二者相輔相成。
「要講課給學生的話,自己就必須要對這門課程了解得更深入才行。我在備課過程中會不斷去查看這個領域的最新進展,自己也受益?!?/span>
每天清晨,化學工程樓 B504 的門基本都會開著,馮越老師已經開始了他一整天的工作。為了抽出時間陪伴家人,他一般在晚上吃飯的時候回家,晚飯過后再匆匆趕往學校繼續工作,一直到很晚的時候才回家休息。
來源:北京化工大學
不累嗎?也累。
「但是一方面有興趣,另外我們這個領域競爭激烈,松懈一點的話之前的辛苦可能就都白費了。也不想讓自己和學生的努力付之東流吧。」
現在的學生們面臨著比過去要多的機會和選擇,很多碩士研究生畢業之后不再繼續讀博士、做科研了。在馮越老師看來,既然選擇了成為一名研究生,那在碩士階段就還是要以做研究為主,這樣以后不論做什么工作都有更多選擇的余地?!缸鲆患戮鸵M量把它給做好,不然還不如不做,優秀也是一種習慣?!?/span>
有時看到實驗進展得很慢,馮越老師著急得恨不得自己動手去做,但是他手里繁重的工作不允許他花大量的時間與學生一起做實驗?!腹ぷ饕院蟛荒芟裰白x博士時候一樣心無旁騖地做實驗了,總是有這樣那樣的事情,所以大家在讀研究生時一定要珍惜時間!」
專注認真,珍惜當下,做對人生有意義的事。這是作為老師,他最想教給學生的東西。
提到未來幾年的計劃,馮越老師說,他希望團隊能在一兩年內再出新的成果,如果有機會的話更想出國學習一段時間、繼續深造。
前路長,天地廣,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永不服輸的「青椒」,會在他的人生里,書寫更多精彩。
————
編輯?∑Gemini
?來源:德先生
?泰勒定理的奇聞軼事
?丘成桐:漫談微分幾何
?Leibniz 如何想出微積分?(一)
?線性相關和秩的物理意義
?數學史上你認為最丑陋的公式是什么?
?陶哲軒談什么是好的數學
?田淵棟:數學的用處(下篇)
?你絕對沒想過原來數學家這么流氓,一言不合就進行暴力證明
?世界上最牛的五篇博士論文
?數學中有哪些巧合讓人眼前一亮?
?算法立功!清華畢業教授美國被搶車,警察無能為力自己用“貪心算法”找回
?學術史上的奇文:怎樣用數學抓獅子
?臺大教授的反思:最難的一課 我們卻沒教給學生
?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生學習指導—— 怎樣做研究生
?分享 數學,常識和運氣 ——投資大師詹姆斯·西蒙斯2010年在MIT的講座
算法數學之美微信公眾號歡迎賜稿
稿件涉及數學、物理、算法、計算機、編程等相關領域,經采用我們將奉上稿酬。
投稿郵箱:math_alg@163.com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高考失常错过清华,而今保送清华直博,还发了数篇 Nature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智商145!比利时神童9岁读完大学,成史
- 下一篇: 继北大“鸿hao之志”后,清华出现“热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