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麻省理工创新体系带给我的3个思考
2019年3月,時任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世界水泥協會主席宋志平應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多邊投資擔保機構三方聯合邀請出席了在華盛頓召開的“能源及新氣候經濟:難以轉型行業”論壇并發表主題演講。
>>>>
在美期間,宋志平還到哈佛大學商學院作了案例演講,并到麻省理工學院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和交流。宋志平對麻省理工學院的教育和創新體系感觸頗深,撰寫了《從麻省理工看產學研創新體系》一文,記錄這次的學習之旅——
2019年3月上旬,北京已是春意漸濃,但波士頓依然寒風料峭,白雪皚皚。世界兩所最著名的大學,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相鄰而立,坐落于查爾斯河畔。
本次訪美,我作為世界水泥協會主席,先到華盛頓,圍繞著水泥行業減排的主題與世界銀行的官員們進行了交流,然后應哈佛大學商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校方的邀請,來到波士頓,踏著瑞雪,為哈佛大學商學院的同學們作了案例演講,并訪問了麻省理工學院的機械工程系、媒體實驗室和MIT全球產業聯盟等機構。
麻省理工學院是我本次訪問的最重要一站。
麻省理工學院(MIT)創立于1861年,從1865年開始招生,大約1000名教工,4500名本科生,6500名研究生,占地0.67平方公里,擁有5個學院,沿著波士頓查爾斯河一字排開。
MIT走出了66位美國工程院院士、79位美國科學院院士、31位美國醫學院院士,以及75位諾貝爾獎得主,目前有10位諾獎得主在校任教。
這里也是一個創新基地,麻省理工的校友們創建了三萬余家活躍的公司,共計雇用了450萬名員工。
更讓我們感到吃驚的一個數據是,由MIT校友創建的公司每年總計收入為兩萬多億美元,位列世界第十大經濟體。?
就像舊金山的101公路和斯坦福大學的關系一樣,波士頓128公路主要依托麻省理工學院,以路為軸,聚才興業,積聚了數以千計的研究機構和技術型企業,形成了世界聞名的高科技創新走廊,兩者分別創造了麻州奇跡和硅谷奇跡,在美國東西部相映成輝,成為著名高校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的經典案例。
了解MIT的創新路徑和大學精神,對我們的產學研合作創新和培養企業家精神將會非常有裨益。
雖然由于行程的關系,只有短短一天的時間在這里進行訪問和交流,能夠見到和聽到的十分有限,我依然覺得收獲滿滿,受益良多,有三個方面的認識尤為深刻。
128走廊上創新企業星羅密布
1、教學、研發與市場的緊密結合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宋志平:麻省理工创新体系带给我的3个思考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地球上最神奇的10种物质,打赌你都没见过
- 下一篇: 为什么鞋带总是松开?罪魁祸首其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