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迎来外籍院长!
彼得·羅素教授(來源: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
一個神經元能夠催生多少故事?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助理教授周博磊近日撰文介紹了他自 2015 年開始至今對神經元的研究經歷。最近,他與 David Bau、朱俊彥等人合作的神經元研究論文發表在了 PNAS 雜志上。
>>>>
近日,彼得·羅素(Peter Russell)教授受聘為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未來人居研究院(iFHH)院長。這是繼美籍專家朱大衛(David P. Zupko)入職清華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擔任副處長后,清華大學聘任的第二位外籍管理人員。
彼得·羅素教授,加拿大籍建筑師、教育家,在建筑學教育方面具有豐富的行政管理經驗,曾任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建筑學院院長、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建筑與建筑環境學院院長,致力于推動建筑學教學的發展。
多年來,彼得·羅素教授積極參與中國合作項目,曾帶領團隊設計、開發和運營互動城市游戲并在2010上海世博會中國-德國館展出。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張利對彼得·羅素教授加入國際研究生院表示熱烈歡迎,“彼得·羅素教授在國際上的經驗和在計算機領域的專業知識,非常符合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創新、無邊界的辦學特色。”
國際研究生院執行院長高虹表示,“彼得·羅素教授擔任未來人居研究院院長,有助于國際研究生院打造教育和人才培養新高地。”
彼得·羅素教授對能夠加入國際研究生院深表榮幸,“國際研究生院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在以技術驅動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下,同時具備清華大學不斷追求卓越的精神,相信未來人居研究院具有巨大的潛力。我很期待與國際研究生院的學生、老師、教職工和海內外合作院校、機構一同努力,共譜21世紀建筑學教育藍圖。”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未來人居學科依托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建設,基于二十一世紀建筑學與多個相關學科的交叉,關注未來人類聚居空間的前沿性問題,以創新性設計思維及設計能力的培養為目標,致力于構思和創造更加智能和可持續的建成環境。該學科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和深圳城市建設的實踐優勢,集聚全球頂尖人才,融合先進技術和前沿思想,面向未來人居關鍵問題,開展探索性實踐。
12月2日,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舉行了未來人居研究院院長聘任儀式。國際研究生院執行院長高虹、黨委書記武曉峰、副院長張傳杰、副院長陳偉堅,未來人居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徐衛國等出席聘任儀式,歡迎彼得·羅素教授加入國際研究生院。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執行院長高虹(左)為彼得·羅素(右)頒發聘書。(來源: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
—THE END—
編輯 ∑Gemini
參考來源: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
文章推薦
?堪比 007 電影!通過一張照片找到拍照者的精確位置
?人民日報:數學到底有多重要?網友:道理都懂,實力不允許啊…
?“回到祖國,我做什么都可以,如果我想,我可以去種蘋果樹。”
?華裔數學家張益唐:逆境中的數學人生
?120頁高清汽車構造圖解,太NB了!每個人都該看看
?50張動圖帶你走進神奇的物理生物化學世界,超震撼!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清华大学迎来外籍院长!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科技部: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将制定,支持
- 下一篇: 90后女科学家,四年完成清华大学硕博连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