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数学问题,打一局台球就解决了
小時候的數(shù)學課上我們都學習過最大公因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而在娛樂數(shù)學中,數(shù)學臺球是一種利用幾何手段來確定兩個自然數(shù)的最大公因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的方法。這也是動態(tài)臺球領域中軌跡分析的一個簡單例子。
>>>>
數(shù)學臺球是我們平時在普通臺球桌上打球的一個理想化的產(chǎn)物。在數(shù)學臺球中,球會遵循和普通臺球一樣的規(guī)律彈跳,但是這時的球本身是沒有質量的,因而也不會有摩擦存在。同時桌邊和桌角也沒有球袋來吞球,這意味著球會在球桌的側邊無限次地彈來彈去,永不停息。
數(shù)學臺球的一個迷人之處,在于它提供給我們一種用于尋找兩個自然數(shù)的最大公因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的幾何手段。如下面這個圖所示這樣(球從左下角出發(fā),經(jīng)多次反彈后到右下角停止),我們取自然數(shù)40和15,最后得到的最大公因數(shù)是5,最小公倍數(shù)則是120。那么這個結構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我們接下來就來看一看。
自然數(shù)40和15的最大公因數(shù)是5,最小公倍數(shù)是120
完整動畫可以戳這里
基礎知識
這里是一些基礎概念。設想給定兩個正整數(shù)a和b,兩者中的任何一個都不是另一個倍數(shù)(一個是另一個的倍數(shù)這種情況比較簡單,我們留給讀者自己證明)。對于臺球桌,我們采用一個長寬為a和b的矩形。我們從桌子的一角同側邊成45°把球擊出,臺球從桌子側邊彈來彈去,在這過程中速度不會減弱減小,并且根據(jù)反射定律,臺球每次到達一個側邊時都會以45°反射(這樣一來路徑只會向左或向右轉90°)。臺球的路徑就由這些線段組成。
我們可以斷定,在這樣一組路徑之后,球最終會擊中另一個角。而球擊中這個角落之前所經(jīng)過的路徑長度除以,就是a和b的最小公倍數(shù);如果我們把臺球桌分解成一個一個單位方塊(即邊長為1的正方形),最小公倍數(shù)就等于臺球走過的路徑上單位方塊的數(shù)目。
我們同時還能斷定,整個路徑一定會出現(xiàn)相交點。在起點不遠處就會出現(xiàn)一個相交點。兩個給定自然數(shù)的最大公因數(shù)就等于從起點到最近的相交點的距離除以。它還等于從起點到第一個自交點的路徑穿過的單位方塊數(shù)。
鏡像的臺球
在鏡中觀察一個物體時,你會覺得這個物體就在鏡子后面。值得注意的是,這時有三個點是對齊的:標記位置的點、在鏡子上看到物體的反射點以及你“看到”的鏡中的虛點。為了證明我們上面的幾個推斷,我們將利用這個簡單的想法,把臺球桌的側邊看成鏡面。
我們把a和b的最小公倍數(shù)寫作??,它是同時是a和b的倍數(shù)的最小的自然數(shù)。再給出某些正整數(shù)m和n,我們可以把寫出?。舉個例子,對于和,然后我們可以寫出來
在這里m=3,n=2。
這里給定的兩個數(shù)字a和b,其中哪一個都不是另一個的倍數(shù),我們先做一個邊長為??的正方形。它可以分解成??個長寬為a和b的長方形。顯然這是因為m個a相加,和n個b相加都等于??。因為??是a和b的最小公倍數(shù),我們的正方形是用長寬為a和b的長方形能鋪滿的最小的正方形了。我們把這些長方形中左下角的記作R,右上角的記作S(如下圖所示)。
在這個例子中a=4,b=6,最小公倍數(shù)就是3x4=2x6=12,所以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12,里面包含了3x2=6個長方形。
現(xiàn)在我們從左下角開始,到右上角結束,畫出這個正方形的對角線d。
從d中我們要畫一條曲折的路徑t,通過重復反射之后,它整個都落在長方形R中。路徑t就是數(shù)學臺球在長方形R內移動的路徑。
我們從右上角的S開始,沿同對角線d相交的側邊做一個鏡像,在我們這個例子中,這條側邊也是長方形S下方的長方形的側邊,我們把那個長方形記作S’。
沿S的底邊做一個鏡面反射,把部分對角線反射到下面的長方形中去
現(xiàn)在把S’沿與d交叉的邊再次反射(在我們的例子中,是沿S’的左邊,注意不是往上反射回S)。
把S’反射到左邊
一直這樣操作下去,不停把長方形沿與d交叉的側邊進行反射,直到最終到達左下角的長方形R里。這樣重復的反射之后,我們就由對角線d得到了曲折路徑t。
最后的反射就得到了在長方形R內部的路徑t。
路徑t就是從R的左下角射出的球在R的側邊成45°反射之后得到的路徑。從下圖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動畫可以戳這里)
為了證明確實如此,我們先回想一下,球每次和側邊撞擊之后,都會向左或者向右轉90°彎。可以看到路徑t確實是這樣。從下面的圖里也很好解釋這一點。
路徑t每次碰上R的側邊都會轉90°彎。
因為路徑t是S的不斷沿長方形的側邊反射得到的,t的終點也是S的右上角頂點不斷反射得到的,所以t的終點也是R的一個頂點。
路徑t的長度則是等于對角線d。因為任意正方形的對角線長度都等于邊長的倍(這一點來自于畢達哥拉斯定理),所以有:
是路徑t的長度。重新組合一下,我們有:
這就是我們想要證明的結論:球的路徑長度除以,就是a和b的最小公倍數(shù)。
對于我們所舉的例子而言,這個方法很完美,但是我們能保證它對任意值的a和b(它們彼此不是對方的倍數(shù))都成立嗎?唯一可能出錯的地方在于,對角線d在正方形內部就經(jīng)過了一個長方形的某一個頂點,這樣的話,我們就無法確定哪一邊能反射到角上了。
我們接下來證明這一點是不可能發(fā)生的。我們很容易知道,對角線上的任何一點P都能確定一個正方形:只要垂直向下、水平向左畫直線與原正方形相交就可以了。
對角線上的任何一點都能確定一個正方形。
如果這樣一個點也正好是某一個長方形的頂點,那么我們這個小正方形就應該能夠被長寬為a和b的長方形鋪滿——但這是不可能的,正如我們之前所說,邊長為??的正方形已經(jīng)是能夠被鋪滿的最小正方形了。
我們已經(jīng)說明了??等于路徑t的長度除以,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單位方塊。
路徑穿過的方塊
要數(shù)一下路徑t穿過的單位方塊(即邊長為1的正方形)的個數(shù),我們要先把長方形R畫成坐標系統(tǒng)的形式。橫軸和縱軸如下圖所示,單位方塊的頂點的坐標都是整數(shù)。
長方形R和它構成的坐標系統(tǒng)。其中路徑t經(jīng)過的單位方塊的頂點的坐標用紅色標出。
很明顯如果t穿過了一個單位方塊,它同時會沿著其對角線運動。我們還可以看到,如果一個單位方塊的頂點落在了路徑t上,它的橫縱坐標加起來等于一個偶數(shù)。任何一個單位方塊都只有兩個這樣的頂點,它們位于一條對角線的兩端,所以,t只能經(jīng)過單位方塊的兩條對角線中的一條。
路徑t同時也不可能兩次經(jīng)過單位方塊的對角線,無論是兩次方向相同還是兩次方向相反。這一點我們留給讀者自己證明。讀者需要證明t的終點不同于它的起點。這樣的話,m和n中至少有一個是偶數(shù),同時要注意t的終點是由S的右上角的頂點不斷反射而成的。
我們現(xiàn)在知道,路徑t不會穿過某個單位方塊超過一次,同時它總是沿著單位方塊的對角線方向。因為單位方塊的對角線長度是,t經(jīng)過的單位方塊的個數(shù)就是:
這和我們之前的推斷一致。
最大公因數(shù)
我們之前斷言說,a和b的最大公因數(shù)??是從起點到最近的自交點的距離除以,也等于從起點到第一個自交點的路徑穿過的單位方塊數(shù)。
我們先假設??,這樣的話a和b的最小公倍數(shù)等于二者的乘積?(這一點讀者可以自己證明)。根據(jù)我們之前的結果,那路徑穿過的單位方塊的個數(shù)也是??。因為長方形的長寬是a和b,那它內部就一共有??個單位方塊。而因為路徑不會穿過任何一個單位方塊超過一次,那么路徑就必須穿過了所有單位方塊。
在這個例子中a=3,b=8,最大公因數(shù)是1,最小公倍數(shù)是24。
我們已經(jīng)知道,落在路徑t上的單位方塊的頂點的橫縱坐標相加都等于偶數(shù)。反過來,路徑t經(jīng)過了每一個單位方塊,意味著每一個坐標和為偶數(shù)的頂點都落在了t上。
這意味著(0,0)?、(0,2)?、(2,0)??和(2,2)這些點都在t上。而這只有當(1,1)是t的一個自交點時才成立。
因而(1,1)是t和自身相交得到的一個交點,它也是沿著t離(0,0)最近的點。(1,1)到(0,0)的距離是,除以就得到了1,即上面例子中a和b的最大公因數(shù)。從(0,0)到(1,1)沿t穿過的單位方塊的數(shù)目也是1。這就證明了在這個例子中我們的推斷。
如果??,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因子??來重新調整整個坐標的標度:把a和b除以它們的最大公因數(shù)??,我們會得到兩個最大公因數(shù)為1的正整數(shù)。這時再重復上面的構造,然后再把橫縱坐標軸乘以??,把整個坐標系統(tǒng)放大。單位方塊就變成邊長為??的正方形。所有和具體長度值無關的幾何性質(比如路徑形狀,經(jīng)過的頂點等等)都不會受坐標縮放的影響。
在這個例子中a=9,b=24,最大公因數(shù)是3。除以3之后我們得到3和8,和我們舉的例子一樣。把前面的例子中的情況擴大3倍,就得到了新的圖像,單位方塊就變成了邊長9的正方形。
路徑第一段中離起點最近的自交點,距離起點的長度是??,從而?是等于從起點到第一個自交點的路徑穿過的單位方塊數(shù)。
原文鏈接:
https://plus.maths.org/content/arithmetic-billiards-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rithmetic_billiards
—THE END—
作者:Antonella Perucca
翻譯:Dannis
文章推薦
?物理學史上最大的錯誤
?一位大學教授的感嘆:一流大學的真實樣子!
?數(shù)學和編程
?機器學習中需要了解的 5 種采樣方法
?顏寧:當科學家是幸福的
?知乎超萬贊回答:中國有哪些「無心插柳柳成蔭」的事情?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这个数学问题,打一局台球就解决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这50个思维方法,深刻改变了我的人生
- 下一篇: 800万,这位两院院士全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