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拟入职华政被网友抵制,她为何自愿放弃?
近日,華東政法大學公示一則擬聘人員名單,其中一擬聘人員就是因參加《令人心動的offer》而被法學生們認識的北大博士梅楨。
>>>>
令人意外的是,該名單一經公布,梅楨的擬入職遭到了很多網友的反對,其中不乏有華政學子的聲音。
該事件的高潮則是,13日傍晚,梅楨在其微博端發布消息,稱其自愿放棄華政師資博士后/專任教師的崗位。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小編對該事件進行了梳理,以供各位讀者明鑒。
被擬聘任
2021年7月7日,在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上,華東政法大學發布了一則《華東政法大學擬聘人員公示》,擬錄梅楨等3位同志入職華政師資博士后/專任教師崗位。公示時間為2021年07月07日—2021年07月14日,并且告知公示期間,如有異議,可通過相關渠道反應。
爭議不休
從上述網友言論中可以看到,大家對于梅楨就職華政是否擁有相應的能力而感到質疑,并且在梅楨的微博底下,這種質疑聲音并非少數。而網友反對梅楨入職華政的根本原因就是她的學術水平。據網友爆料,梅楨盡管是北大博士畢業,但是拿得出手的論文甚少,能夠在公開渠道查詢到的文章只有兩篇。網友閱讀過后,很多人留下“很水”的評價。
當然,也有一部分網友支持梅楨入職華政。通過觀察《令人心動的offer》一網絡綜藝節目,大家認識到了努力、可愛又優秀的梅楨。對于那些質疑梅楨的聲音,網友反擊道:“梅楨是經過合法合規合程序的渠道被華政擬聘用,如果在硬件條件上達不到聘用標準,她也不會被擬錄用。”“有些網友那么質疑梅楨,就是因為她參加過綜藝而小有知名度,大家都用放大鏡來觀察她,從而無限放大了她的缺點,對梅楨來說是十分不公平的。她只是想要謀求一個工作機會罷了。”
對于梅楨的學術水平是否符合華政師資的標準?至少在學校考核這一關,華政對于梅楨的學歷和能力還是認可的。但是很多法學生們卻不認賬,他們公開質疑這位北大博士的法學學術水平。就在大家爭論之時,事情發生了轉折。
自愿放棄
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7月13日,梅楨在微博公開稱自愿放棄華政師資博士后/專任教師一工作機會。
梅楨表示自己在北大博士畢業季應聘多所高校,在與華政雙向選擇之下被擬聘用,然而關于她的諸多不實信息在網上被大量擴散,造成對她自身以及身邊人影響較大。慎重考慮后,其決定放棄這一工作機會。
對于放棄理由,在圖中言語中只能夠讀出來,是網友散播的不實言論給梅楨和她身邊的人造成影響。而對于哪些信息為“不實”,她并沒有指出,對于接下來的職業選擇其亦未告知,只是表示會繼續努力。
硝煙未散
針對梅楨的選擇,很多網友表示惋惜。既然自己有實力有能力,又是很不容易爭取到的,為什么要因為網友的言論而放棄。同時對那些反對梅楨入職的網友表示憤懣。
當然,也有很多網友對于梅楨的自愿放棄表示“滿意”。
即使梅楨已經自愿放棄華政崗位,仍有網友對其抨擊。比如讓梅楨自證清白,公開幾篇自己所著的學術成果,證明其學術能力。或者對于網友的不實信息進行指出并且澄清等。
為什么那么多網友對梅楨入職華政這件事反應那么大呢?為什么一些網友堅持質疑梅楨學術水平呢?網友們質疑的證據又是哪些呢?
質疑學歷含金量
上圖為梅楨在《令人心動的offer》的自我介紹:19歲畢業于澳大利亞邦德大學,20歲拿到澳洲昆士蘭的法律資格證,之后來到北京大學讀博士。如此學霸的經歷,不得不讓人為之點贊,可也正是該身份遭到網友質疑,其學歷并沒有簡歷上的那么有質量,網友認為“土博”和國外申的博士,其水平并不可以等量齊觀。
經在公開渠道上查詢到,梅楨,澳大利亞人,本科就讀于澳大利亞邦德大學,2014年通過外國留學生的方式來到北京大學法學院就讀經濟法碩士,導師為葉姍。2016年,梅楨碩士畢業。
2017年,梅楨以外國留學生的方式進入北京大學法學院攻讀經濟法學博士,其導師仍為葉姍。2021年,梅楨博士畢業。
由此可見,網友認為從國內考取或者申請到北京大學的經濟法碩士和經濟法博士,與外籍人士從國外申請北京大學的經濟法碩士和博士相比,其難度不在一個量級,從而學歷的含金量也大不相同。
質疑論文質量
作為北大法學的博士,理論上說其學術水平和能力應當較強。而在學術界衡量一個法學生學術水平的指標之一就是發表過的論文。但是,在公開渠道上查詢梅楨的論文,只能檢索到以下兩篇。
梅楨[澳]:《減稅法案后美國合伙制企業的轉型趨勢——對黑石等合伙制企業轉型公司制的稅務分析》,載《國際稅收》2019年第9期。
梅楨:《向數字巨頭征稅的新稅制之三種制度安排——比較法視野下的分析》,載《稅務與經濟》2021年第2期。
有趣的是,第二篇文章作者介紹是梅楨(1993- ),女,江西九江人,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
《稅務與經濟》(C擴)的影響因子為1.7696(2019),主辦單位為吉林財經大學,分類:財政學、金融學、會計學。
《國際稅收》(C擴)曾用名《涉外稅務》,影響因子:0.7363(2019);主辦單位為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中國稅務雜志社等;分類:財政學、金融學、會計學。
網友拋出以下質疑:
其一,作為一個北大法學博士,并沒有在法學期刊中進行發文;
其二,即使認可其稅務方向專業性較強,但讀完這兩篇論文,很多網友都留下了比較不好的評價,當然網友們都是拿一個北大法學博士的水準去衡量;
其三,為什么在公開渠道查不到梅楨的碩士和博士論文。
在北大官網上能夠查詢到梅楨的碩士論文題目是《無形資產跨境交易的增值稅法問題研究 》;博士論文題目是《征稅客體轉移避稅的法律規制》。而只有在北大內網上,才能夠查到梅楨的碩士論文全文,其論文系不公開,在論文內頁,版權聲明赫然在列。
網紅的代價
從《令人心動的offer》出圈之后,梅楨受到很多粉絲的喜愛,她也活躍在微博、B站等網絡平臺,平時拍一拍生活日記,分享日常心得,偶爾也會進行帶貨。或許,這樣形成了很多網友對她的刻板印象:“網紅”“帶貨博主”等。
當把這些標簽撕下,縱然成為一名中國高等法學院校的老師時,身份的轉變或許讓網友們稍微不適應,于是用放大鏡檢視這位聚光燈下的“網紅”亦或“老師”。
誠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享受到了粉絲經濟、流量時代的紅利的同時,可能也需要能夠經得起大眾的檢驗。
其實,“老師”和“網紅”的身份也是可以兼容的,比如被大眾熟知的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老師,參加奇葩說被觀眾喜愛的復旦大學法學院熊浩老師。他們也正是因為擁有實力,才經得起聚光燈的照射。
很多法學生質疑梅楨的到底是什么,其實顯而易見。而她是否擁有真正的實力,只能由她自己來證明。
—版權聲明—
來源:光石法學院,編輯:nhyilin
僅用于學術分享,版權屬于原作者。
若有侵權,請聯系微信號:Eternalhui或nhyilin刪除或修改!
—THE END—
文章推薦
?計算機起源的數學思想
?與洲際彈道導彈有關的簡單數學
?連發10篇SCI!徐州二本學霸全獎直博香港城大引熱議,被疑論文「灌水」嚴重
?最美數學公式的150年:麥克斯韋方程組與“無用”的科學
?數學人生觀
?中國500多名理工科研究生被美國拒簽!美國「制裁清單」影響開始深入校園!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北大博士拟入职华政被网友抵制,她为何自愿放弃?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清华“最强本科生”揭晓!网友:我大概是来
- 下一篇: 虚数填补了数学的哪一个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