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知名教授逝世,享年55岁!
近日,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歐洲文明研究院發布訃告,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中國周易學會常務理事、知名易學家楊效雷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月15日18時23分在天津逝世,享年55歲。
>>>>
據訃告介紹,楊效雷老師1967年9月出生于河南洛陽,先后于洛陽大學、吉林大學和南開大學學習考古學、歷史文獻學和中國古代史,取得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文物與博物館學系主任,考古學學科帶頭人,天津市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兼任國際易聯理事、中國周易學會常務理事、天津國學會副會長等職務。
楊效雷老師溫柔敦厚,嚴于律己,治學勤勉,愛生如子。楊效雷老師好古敏學、博聞強識,學涉史學、考古,精通經學、易學。楊效雷老師的去世讓我們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好老師、好朋友!
遵從家屬意愿,喪事從簡,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個人簡介
楊效雷,男,河南洛陽人,祖籍湖北浠水,歷史學博士,先后于洛陽大學、吉林大學和南開大學學習考古學、歷史文獻學和中國古代史。現為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博系主任。主要學術兼職有國際易聯理事、中國周易學會理事、天津國學會副會長、天津市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出版《中國古代周易詮釋史綱要》《清儒易學舉隅》等專著6部,發表《河圖洛書非點陣之圖考》《陜西淳化西周陶罐新探》《吳澄的卦統、卦主、卦變說》《焦循獨特的易學構架》等論文數十篇。部分研究成果被《新華文摘》《中國哲學年鑒》《中國儒學年鑒》等推介。
科研成果
1. 《四庫全書總目·易類存目》文獻舉隅,《中國四庫學》,2018;
2. 《中國古代<周易>詮釋史綱要》,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
3. 《周易》陰陽觀與和合文化論析,《周易研究》,2017;
4. 凌家灘文化與《周易》,《周易文化研究》,2016;
5. 朱熹的《周易》詮釋,《國學論叢》,2016;
6.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解:以蠱、巽卦爻辭為核心的考察,《周易研究》,
2016;
7. 《周易》陰陽觀與洛陽漢畫像,《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15;
8. 數字歸類、陰陽歸類和八卦歸類:易學推類邏輯的基本前提,《周易研究》,2014;
9. 殷墟易卦卜甲解讀,《中原文物》,2014;
10. 遼博館藏魚鼎匕銘文與《易經》震卦,《東北史地》,2014;
11. 易學考古四題,《周易文化研究》,2013;
12. 也談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的墓主,《文物春秋》,2013;
13. 陜西淳化西周陶罐筮數易卦新探,《周易研究》,2013;
14. 學術史視野下的清代易學,《理論學刊》,2012;
15. 吳澄的卦統、卦主、卦變說,《周易研究》,2012;
16. 《論語》新說六題,《國學及其現代性》,2012;
17. 李塨“專明人事”的易學觀,《國際易學研究》,2012;
18. 惠棟《易漢學》對漢易的鉤沉,《國際易學研究》,2011;
19. 中朝關系史上的一次所謂“史冊辨誣”:兼談偽史料產生的原因,《東北史地》,2011;
20. 爻辰說:鄭玄《易》注的顯著特色,《歷史文獻研究》,2010年
21. 巴蜀隱士來知德以象解《易》述論,《歷史文獻研究》,2009年;
22. 王引之《經義述聞》對虞翻《易》注的辯駁,《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9;
23. 清朝時期中國儒學對朝鮮的影響,《社會科學戰線》,2007;
24. “王權至上”與儒家教化,《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
25. 清代學者對“河圖”“洛書”的考辨,《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5;
26. “河圖”“洛書”非點陣之圖考,《南開學報》,2004;
27. 清儒易學舉隅,香港國際學術文化資訊出版公司,2003;
28. 焦循獨特的易學構架,《周易研究》,2002;
29. 中朝關系史——明清時期(第二作者),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
30. 康熙謀略(撰寫部分章節),學林出版社,2000;
31. 足本綱鑒易知錄全注全譯(撰寫先秦部分),紅旗出版社,1999;
32. 探索者的足跡(第二作者),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33. 千古科壇話精英(第二作者),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34. 兩稅法·錢荒·飛錢,《吉林大學古籍所建所十五周年紀念文集》,1998;
35. 中國古代的紀年、紀月、紀日、紀時法,《文獻》,1998;
36. 《周易參同契》考述,《文獻》,1997;
37. 《〈周易參同契〉外丹著作考》商榷,《象數易學研究》,1996;
38. 為《道德經》正名,《河洛春秋》,1996;
39. 正統帝·景泰帝(第三作者),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40. 論朝鮮對清政治立場的轉變,《天津師專學報》,1995;
41. 朝鮮“感戴皇明”探論,《天津師專學報》,1994;
42. 《新儀象法要》述論,《天津師專學報》,1993;
43. 《周易參同契》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44. 《新儀象法要》的宏觀研究,《長春大學學報》,1991;
45. 劉完肅、張從正的醫學著述及其醫學貢獻,《洛陽大學學報》,1991;
46. 蘇頌《本草圖經》中醫方述論,《蘇頌本草圖經研究》,1991;
47. 深層意識與中國古代知行學說,《氣功天地》,1991;
48. 中華思想寶庫(參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
研究方向
易學考古及易學史
獲獎情況
2004年天津師范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2011年天津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學會優秀成果一等獎,2018年天津師范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
科研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清人文集易類文獻整理與研究》等。
主要課程
考古學古文字學 歷史文獻學 易學通論
—版權聲明—
來源: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編輯:nhyilin
僅用于學術分享,版權屬于原作者。
若有侵權,請聯系微信號:Eternalhui或nhyilin刪除或修改!
—THE END—
文章推薦
?投資數學天才西蒙斯:盡你所能和最優秀的人合作
?最年輕圖靈獎得主:計算機是數學好的女性的完美學科
?26歲哈佛博士,27歲清華院長,朱镕基都敬仰不已,一生只做一件事
?無需語言的數學證明,值得收藏!
?40個只有程序員才看得懂的段子
?清華北大或者其他 985 高校的學生都很牛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哀悼!知名教授逝世,享年55岁!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制作图_Python做图的方
- 下一篇: python简单网络爬虫_【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