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多名各国院士热忱参与 第三届“科学探索奖”名单公布
9月13日,第三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50位青年科學家“榜上有名”,其中包括8位女性科學家。他們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獎金,用途可自由支配。
與過往兩屆100人獲獎名單相比,本屆面孔更為多元,既有國家級重要獎項獲得者,也有多人從未獲過任何知名獎項;性別分布變化明顯,女性獲獎人8位創三年之最;年輕化趨勢明顯,35歲及以下獲獎人7位,其中最年輕獲獎者僅32歲,1988年出生;分布更為廣泛,50位獲獎人來自13個城市,蘇州、太原、長沙等非一線城市首次有人上榜。
“科學探索獎”于2018年設立,三年來共評選出150位獲獎人。作為科學家主導的公益項目,獎項秉持面向未來、獎勵潛力、鼓勵探索三大宗旨,鼓勵青年科技人才探索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的“無人區”,探索社會支持基礎研究人才持續穩定的投入機制。
“科學技術的自立自強,關鍵是靠年輕人,‘科學探索獎’做了非常好的工作,我們要持續扶持年輕的科技人才創新,為國家做出更多新的貢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科學探索獎”顧問委員會主席徐匡迪點評說。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科學探索獎”發起人施一公表示,“‘科學探索獎’所關注的,就是青年科學家的工作是否在本領域代表世界最前沿,支持他們做其他人想做但做不出、不敢做,具有原創性和引領性的研究。‘科學探索獎’為青年科學家沖頂科學高峰提供物質補給、也提供精神鼓勵和價值認同。”
女科學家人數新高、88年“小鮮肉”獲獎,3歲探索獎愈發多元
針對本屆獲獎名單,“科學探索獎”秘書處介紹,今年最大的特色,就是獲獎人較去年更為“多元化”,這也印證著中國科技創新的蓬勃發展和人才創新生態環境的不斷優化。
盡管“科學探索獎”的評審“英雄不問出處”,今年50名獲獎人中既有各項國家級重要獎項的獲得者,也有多人此前沒有獲得過其他知名獎項,但他們依然展現出中國優秀青年科學家群體的實力:50名獲獎人中有94%擁有教授或同級職稱,33人有海外一流高校、研究機構學習或工作的經歷。
“科學探索獎”特別關注女性科學家和年輕科學家的發展,在同等條件下,年紀輕者和女性勝出。今年35歲及以下獲獎人共有7位,其中最年輕獲獎者僅32歲。按照這一態勢,預計獎項很快有望迎來第一位“90后”科學家。女性獲獎人數量則達到8位,為三年來最多,一系列支持女性科研工作者發展的政策正在取得效果。
今年“科學探索獎”的獲獎者來自13個城市的33家不同機構,地域和機構分布都更廣泛,其中16家機構首次有人獲獎,也有獲獎人來自蘇州、太原、長沙等城市,這正是全國范圍內創新格局不斷優化,各地大學與研究機構實力進一步提升的寫照。
中科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首屆“科學探索獎”獲獎人周欣對此表示:“獎項‘從點到線,從線到面’地對多地區、多機構的獎勵,體現出中國科技事業‘百花齊放’的發展。”
此外,港澳地區與內地的學術交流不斷“升溫”。今年“科學探索獎”在港澳地區得到了廣泛關注,共有69人申報,申報人數創出新高,覆蓋機構和領域也更加全面,最終三人“榜上有名”。
往屆獲獎人嶄露頭角,戰疫、飛天各顯神通
周欣于2019年獲得首屆“科學探索獎”,隨之在2020年度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年度創新人物”。疫情期間,他和團隊在全球首次實現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肺功能損傷無創評估,為他們的臨床康復治療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也是現有臨床影像技術的重要補充。
另一位與他同獲去年中國科學院僅有的兩位“年度創新人物”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陸朝陽。以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證明“量子優越性”的陸朝陽,同樣是首屆“科學探索獎”獲獎人。
越來越多的“科學探索獎”得主,正在自己堅持探索的領域收獲成果:浙江大學教授李鐵風,今年3月以“萬米深海操控軟體機器人”登上《自然》雜志封面;國科大教授魏勇在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中擔任首席科學家助理;在清華110周年校慶,清華大學教授朱聽被點名表揚其自由探索精神……
三年來,從集成電路到先進制造,從腦科學到生物育種,從空天科技到深地深海,越來越多的獲獎人們從好奇心出發、充分展現出年輕一代思維解放、勇于開拓的寶貴品質,更多獲獎人緊跟國家需求,矢志不渝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他們通過病毒檢測、藥物研發成果為戰疫貢獻,也在污染防治、高速磁浮、高端醫療裝備等方面為民生提供科學助力。
面向未來、獎勵潛力、鼓勵探索,正是“科學探索獎”三年一貫堅持的宗旨,青年科學家因此備受鼓舞。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人、清華大學教授魯巍表示:“獎項在申請及評獎過程中,鼓勵申請人依據自己的學術判斷,自由大膽地提出研究課題,不受學科領域及前期準備等常規限制,這是非常可貴的信任與莫大的鼓勵。”李鐵風也表示:“探索獎傳遞出的精神,就是鼓勵我們心無旁羈地去做基礎性、有挑戰的研究。”
頂級科學家、“科學探索獎”獎項的一眾發起人們也表示,這些優秀的獲獎人代表著獎項的“含金量”,期待他們做出“寫在教科書上的工作”。
“‘科學探索獎’的設立深具前瞻性,通過持續投入,支持中國基礎研究發展的迫切需求。”首都醫科大學校長、“科學探索獎”發起人饒毅說,“回顧這三年,獎項評選出一批成果豐碩、潛力可期的獲獎人,支持他們探索、探索、再探索,對中國、對世界做出有益的貢獻。”
“獨行快,眾行遠。”在中國工程院院士、“科學探索獎”發起人鄔賀銓看來,獎項覆蓋了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9大領域,具有最廣泛的“科學光譜”,“這些杰出的青年獲獎人彼此交流、實現合作、激發創新,不僅有利于自己的成長,也有利于為重大難題的突破尋找新的路徑。”
正如鄔賀銓所說,“科學探索獎”也在三年間,持續為青年科學家搭建高水平、跨學科互動交流平臺。“科學探索獎”項目負責人表示,通過“青年科學家502”論壇、探索營、思享匯等多種形式,不同領域獲獎人從相識到相知,洞見互通有無,思想相互碰撞,新的跨學科合作也在應運而生。
全球800多位院士參與,潘建偉:獎項聲譽快速積累
作為中國金額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資助計劃之一,“科學探索獎”始終秉承“科學家說了算”的原則,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性和權威性,也得到科學界、教育界等多方的熱忱參與和支持。
據“科學探索獎”項目負責人介紹,在今年獎項的提名、推薦、評審過程中,有超過800位各國院士及20多所著名高校校長參與其中。僅在提名推薦階段,就有20多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等國際大獎得主參與,和2020年相比有很大增幅。
“這說明獎項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它的信譽和聲望正在快速累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科學探索獎”發起人潘建偉表示,“獎項三年來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嚴肅、認真的評審過程。眾多資深科學家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反復權衡,做了細致的工作。”
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金力也認為:“‘科學探索獎’像它所支持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一樣充滿了創新和活力,它獎勵未來、獎勵潛力、支持勇闖科學研究無人區的理念獲得了很大的社會影響力。”
為了保證評審的客觀公正,“科學探索獎”在評審規則上持續優化。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科學探索獎”監督委員會主席錢穎一介紹說:“比如今年評審中進一步增加了評委和小同行專家數量,每個細分領域的小同行專家不少于7人,回避關系設置得也更為嚴格,在除師生、親屬、項目、商業合作、同單位、提名、推薦等利益關系之外,論文合作也被納入回避范疇。監督委員會認為,評審符合規則、客觀公正。”
“科學探索獎”采用企業投入、公益運作的方式,是騰訊踐行社會可持續價值創新、回饋社會的重要探索之一。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表示,騰訊會長期保持對“科學探索獎”的投入,助力國家基礎研究的長遠發展。
關于“科學探索獎”:
“科學探索獎”(THE XPLORER PRIZE)是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支持在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全職工作、45 周歲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公益性獎項。作為一項由科學家主導、 長期運營的科技公益項目,騰訊基金會先期投入 10 億元作為獎項的啟動資金。獲獎人每人獲得300萬元資助,并可自由支配。是目前國內金額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獎勵計劃之一。
?
2018年,騰訊公司成立 20 周年之際,“科學探索獎”由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聯合楊振寧、饒毅、程泰寧、陳十一、高文、何華武、李培根、毛淑德、潘建偉、施一公、鄔賀銓、謝克昌、謝曉亮、張益唐等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獎項顧問委員會主席是徐匡迪先生,監督委員會主席是錢穎一先生。
?
“科學探索獎”具有自身的獨特定位。獎項評審嚴格遵循“科學家說了算”的原則,看重候選人面向未來的科研計劃,重在“獎未來、獎潛力”,倡導勇于探索、甘于寂寞的科研風氣。在獎金使用上,由獲獎人自由支配,出資方不作干涉。在獎項運營方面,由騰訊基金會設立專項基金,采用公益化運作,不計商業回報,堅持長期投入。
?
“科學探索獎”的影響力日益增強。獎項吸引了科技界、教育界的廣泛參與。僅在提名推薦階段,2021年就有600多位兩院院士,和20多所著名高校的校長參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還有2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等國際大獎得主參與提名推薦,體現出獎項國際影響力的持續提升。
?
目前,共評選出150位優秀的青年科學家。獲獎人正在成為中國科技發展的生力軍。他們近八成曾在海外學習或工作,平均年齡不到 40 歲,最年輕的僅 30 歲。他們在基礎數學、天文學、密碼學、細胞學、量子科學、材料科學等多個領域達到國際前沿水平,多人致力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先進制造、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基礎核心領域攻關,多人擔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已成為國家科技事業的中堅力量。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800多名各国院士热忱参与 第三届“科学探索奖”名单公布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bootstrap table无法服务器
- 下一篇: 数学领域的世界顶级大佬们都在做什么科研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