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服务器个人主机_Re:从零开始的服务器-微型服务器DIY手记
國際象棋測試
4-Chess Benchmark.png (25.64 KB, 下載次數: 63)
2017-3-22 19:43 上傳
RAR benchmark
WinRAR自帶的基準測試
7-RARbench.png (15.8 KB, 下載次數: 54)
2017-3-22 19:45 上傳
7-zip benchmark
7zip自帶的基準測試
8-7zipbench.png (31.2 KB, 下載次數: 70)
2017-3-22 19:45 上傳
CPU-z
從這個分數對比來看,對于這樣的Server來說CPU性能足夠
9-CPUz-Info.png (46.89 KB, 下載次數: 68)
2017-3-22 19:47 上傳
11-CPUz-Bench.png (29.06 KB, 下載次數: 52)
2017-3-22 19:47 上傳
RAM
這款主板僅支持雙通道內存,同時這個內存實際運行于2133MHz下
5-RAMInfo.png (154.93 KB, 下載次數: 71)
2017-3-22 19:48 上傳
10-CPUz-Dualchannel.png (29.19 KB, 下載次數: 69)
2017-3-22 19:48 上傳
CPU Press
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這樣一個平臺的溫度控制表現非常好。
6-PressFPU.png (43.44 KB, 下載次數: 67)
2017-3-22 19:49 上傳
系統待機功耗:
7-common.jpg (671.2 KB, 下載次數: 59)
2017-3-22 17:12 上傳
系統滿載功耗:
6-Full.jpg (570.16 KB, 下載次數: 72)
2017-3-22 17:12 上傳
關于硬件調試
在使用過程中我遇到了一個問題:風扇速度很有規律的在300RPM-1500RPM之間變化,但是考慮到這套系統的溫度相當低,因此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是由于服務器的報警機制造成。查看系統日志后發現,日志中出現大量如下的錯誤信息。
FANA? ?? ???Fan? ?? ???Lower Critical - Going Low - Assertion
FANA? ?? ???Fan? ?? ???Lower Non-Recoverable - Going Low - Assertion
根據網絡上的信息,可以發現,這種規律的變化正是因為風扇轉速太低造成的風扇低速報警,在產生報警后,風扇會以滿速運行一段時間,只到測速發現一切正常,再次降低轉速,并最終導致這種規律的報警。我在網絡上搜索一番以后發現解決方法很簡單。
方法一是直接屏蔽測速,讓風扇直接滿速運行,同時使用減速線。
方法二是使用IPMI調節轉速,使得全速時pwm并非100,則即使全速也不會有太大噪音。
方法三則是使用IPMI重新設定風扇下限閾值。
權衡再三后我選擇了方法三,理由很簡單,這種方法能夠徹底阻止這種問題復發,同時保留系統的pwm風扇調速功能。由于連續幾日的斷網,我幾經周折創建好一個帶有ipmi工具的linux系統,使用它調節IPMI:
ipmitool -H [IP Address] -U [UserID] -P [Password] sensor list all
//列出系統中所有的傳感器信息
CPU Temp? ?? ?? ?| na? ?? ?? ?|? ?? ?? ?? ?| na? ? | 0.000? ???| 0.000? ???| 0.000? ???| 95.000? ? | 100.000? ?| 100.000
PCH Temp? ?? ?? ?| na? ?? ?? ?|? ?? ?? ?? ?| na? ? | -11.000? ?| -8.000? ? | -5.000? ? | 90.000? ? | 95.000? ? | 100.000
System Temp? ?? ?| na? ?? ?? ?|? ?? ?? ?? ?| na? ? | -9.000? ? | -7.000? ? | -5.000? ? | 80.000? ? | 85.000? ? | 90.000
Peripheral Temp??| na? ?? ?? ?|? ?? ?? ?? ?| na? ? | -13.000? ?| -11.000? ?| -9.000? ? | 76.000? ? | 81.000? ? | 86.000
VcpuVRM Temp? ???| na? ?? ?? ?|? ?? ?? ?? ?| na? ? | -9.000? ? | -7.000? ? | -5.000? ? | 95.000? ? | 100.000? ?| 105.000
DIMMA1 Temp? ?? ?| na? ?? ?? ?|? ?? ?? ?? ?| na? ? | 1.000? ???| 2.000? ???| 4.000? ???| 80.000? ? | 85.000? ? | 90.000
DIMMA2 Temp? ?? ?| na? ?? ?? ?|? ?? ?? ?? ?| na? ? | na? ?? ???| na? ?? ???| na? ?? ???| na? ?? ???| na? ?? ???| na
DIMMB1 Temp? ?? ?| na? ?? ?? ?|? ?? ?? ?? ?| na? ? | 1.000? ???| 2.000? ???| 4.000? ???| 80.000? ? | 85.000? ? | 90.000
DIMMB2 Temp? ?? ?| na? ?? ?? ?|? ?? ?? ?? ?| na? ? | na? ?? ???| na? ?? ???| na? ?? ???| na? ?? ???| na? ?? ???| na
FAN1? ?? ?? ?? ? | na? ?? ?? ?|? ?? ?? ?? ?| na? ? | na? ?? ???| na? ?? ???| na? ?? ???| na? ?? ???| na? ?? ???| na
FAN2? ?? ?? ?? ? | na? ?? ?? ?|? ?? ?? ?? ?| na? ? | 300.000? ?| 500.000? ?| 700.000? ?| 25300.000 | 25400.000 | 25500.000
FAN3? ?? ?? ?? ? | na? ?? ?? ?|? ?? ?? ?? ?| na? ? | 300.000? ?| 500.000? ?| 700.000? ?| 25300.000 | 25400.000 | 25500.000
FAN4? ?? ?? ?? ? | na? ?? ?? ?|? ?? ?? ?? ?| na? ? | 300.000? ?| 500.000? ?| 700.000? ?| 25300.000 | 25400.000 | 25500.000
FANA? ?? ?? ?? ? | na? ?? ?? ?|? ?? ?? ?? ?| na? ? | 300.000? ?| 500.000? ?| 700.000? ?| 25300.000 | 25400.000 | 25500.000
12V? ?? ?? ?? ???| na? ?? ?? ?|? ?? ?? ?? ?| na? ? | 10.144? ? | 10.272? ? | 10.784? ? | 12.960? ? | 13.280? ? | 13.408
5VCC? ?? ?? ?? ? | na? ?? ?? ?|? ?? ?? ?? ?| na? ? | 4.246? ???| 4.298? ???| 4.480? ???| 5.390? ???| 5.546? ???| 5.598
3.3VCC? ?? ?? ???| na? ?? ?? ?|? ?? ?? ?? ?| na? ? | 2.789? ???| 2.823? ???| 2.959? ???| 3.554? ???| 3.656? ???| 3.690
VBAT? ?? ?? ?? ? | na? ?? ?? ?|? ?? ?? ?? ?| na? ? | 2.384? ???| 2.496? ???| 2.580? ???| 3.476? ???| 3.588? ???| 3.672
VCPU? ?? ?? ?? ? | na? ?? ?? ?|? ?? ?? ?? ?| na? ? | 0.076? ???| 0.076? ???| 0.076? ???| 1.516? ???| 1.516? ???| 1.516
VDIMMAB? ?? ?? ? | na? ?? ?? ?|? ?? ?? ?? ?| na? ? | 0.948? ???| 0.975? ???| 1.047? ???| 1.344? ???| 1.425? ???| 1.443
5VSB? ?? ?? ?? ? | na? ?? ?? ?|? ?? ?? ?? ?| na? ? | 4.246? ???| 4.376? ???| 4.480? ???| 5.390? ???| 5.546? ???| 5.598
3.3VSB? ?? ?? ???| na? ?? ?? ?|? ?? ?? ?? ?| na? ? | 2.789? ???| 2.891? ???| 2.959? ???| 3.554? ???| 3.656? ???| 3.690
VBMC 1.2V? ?? ???| na? ?? ?? ?|? ?? ?? ?? ?| na? ? | 1.020? ???| 1.047? ???| 1.092? ???| 1.344? ???| 1.371? ???| 1.398
VPCH 1.0V? ?? ???| na? ?? ?? ?|? ?? ?? ?? ?| na? ? | 0.872? ???| 0.890? ???| 0.917? ???| 1.043? ???| 1.052? ???| 1.070
Chassis Intru? ? | na? ?? ?? ?| discrete? ?| na? ? | na? ?? ???| na? ?? ???| na? ?? ???| na? ?? ???| na? ?? ???| na復制代碼
不難發現,超微默認的風扇下限閾值是300 500 700,而貓扇則是在130-1500RPM之間運行的,也就是說貓扇在低負載情況下很有可能會使用很低的轉速,那么觸發警報就在所難免了。
使用以下命令。調節閾值:
ipmitool -H [IP Address] -U [UserID] -P [Password] sensor thresh FANA lower 100 100 100
//將設備 FANA的下限閾值調節均為100,通過設定下限值,可以將風扇的報警問題解決復制代碼
再次測試,則發現風扇速度已經變慢,系統中也不再出現相關錯誤日志了。
正式安裝系統:
解決完大部分硬件問題后,就可以安裝底層系統了。這次安裝的底層系統仍然是ESXI,不過直接使用最新的6.5.0版本,使用intel的虛擬化技術。Intel 的定向虛擬化技術更加可以直通顯卡陣列卡等硬件設備,對后期擴展服務器功能有很大的作用。這次安裝我使用iKVM遠程掛載iso安裝
loadingESXI installer.png (77.5 KB, 下載次數: 66)
2017-3-22 20:02 上傳
ESXI的安裝總體來說非常簡單,網絡上官方以及第三方資料非常齊全
loadingESXI installer-2.png (64.74 KB, 下載次數: 59)
2017-3-22 20:02 上傳
Main.png (192.06 KB, 下載次數: 66)
2017-3-22 20:04 上傳
NAS服務安裝:
NAS服務方面我主要使用FTP/Samba而SAN來說iSCSI確實也很有用,至于一些多媒體的功能我實際用的很少。那么我就不選擇群暉等系統而是尋求更加高效穩定的NAS專用系統了。我這里選擇Open-E(這是某heart君強力推薦的),我直接使用里面免費的DSS v7 SOHO版本,自帶的4T加上推薦好友得到的8T空間完全可以滿足我的需求。
從上次部署Gen8的經驗來看這些企業級系統確實有獨到之處,穩定性以及速度都是普通的系統無法比擬的。
總結一下我了解的一些NAS系統
從易用性上DSM(群暉)> Open-E > FreeNAS=OMV
速寫速度優化Open-E ≈ FreeNAS > DSM > OMV
應用擴展性OMV > DSM > FreeNAS > Open-E
系統許可情況:
FreeNAS - BSD base 開源 免費
OMV - Debian base 開源 免費
DSM - linux base 閉源 硬件同捆
Open-E - linux base 閉源 收費系統
綜合來說就是根據不同的需求不同人適合不同的系統。
Open-E簡單來說就是非常標準的企業級系統,沒有什么多余功能,很簡單的只保留NAS+SAN,類似這種系統的還有nexenta(Solaris base),這個系統在Pufer之前的帖子中曾經展示過,同樣是收費系統,也同樣有一些免費版本可以給個人或者小規模團隊使用。在滿足它硬件的條件下,這種系統有著極其良好的穩定性,以及企業級的數據保護能力。配合ECC內存,Intel虛擬化,系統性能可以發揮的淋漓盡致。
DSS-A.png (92.19 KB, 下載次數: 64)
2017-3-22 20:08 上傳
注:這里我系統選擇的是DSS的7.0u56,選擇此系統的理由是這個版本沒有限制RAID卡的使用(VM默認的SCSI虛擬卡會被當做陣列卡,從而無法正常建立分區)
根據系統自帶的quick start文檔很快就可以建立好NAS/SAN,初始化完成后我開始進行下一個系統的安裝。我需要一個系統做一些綜合性的處理,包括一些網盤同步,以及充當Encode測試平臺,因此我選擇了Windows Server 2016,在之前的使用過程中,我發現這個系統的穩定性很不錯,兼容性也還能夠滿足我的要求。
Win-A.png (63.22 KB, 下載次數: 59)
2017-3-22 20:12 上傳
系統激活方面,由于大多數國外學校都提供有Microsoft Imagine服務(也曾經叫做Dreamspark),我直接使用系統提供的密匙激活,這個方法大家也可以自己嘗試申請使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diy服务器个人主机_Re:从零开始的服务器-微型服务器DIY手记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名图1.8智能隐藏功能_7年后再度回归
- 下一篇: 智能解析php源码,PHP源码:Xy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