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s vue history 配置_Vue实战——vueRouter路由的添加与配置
接上文:vue實戰——自定義基礎路徑,端口號,繼續我們的實戰項目講解之旅。本文講解vue核心插件——vue router。
在本項目中,使用了vue-cli3.10創建的,所以默認帶了router,那么,這個router是怎么被vue使用的呢?任何插件首先得需要安裝。
1.安裝
npm install vue-router
然后我們在package.json中會發現router已經被依賴進來了。那么怎么引用呢?在單獨的模塊中使用: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VueRouter from 'vue-router'
Vue.use(VueRouter)
比如本項目中的文件在:
路由默認配置
然后,我們在main.js中對router進行引用掛載
main.js
它掛載到了app這個元素上了,我們知道這個app就是我們項目整體的根元素。因此以后我們就可以在頁面上進行路由配置了。
那么,在頁面上,是如何進行路由的呢,我們用:
Go to xxx
同時在上圖的路由文件中配置對應的xxx來進行路由導航。舉個栗子:
我們的默認首頁是App.vue:
我們在id=“nav"里加一個:
newAbout
如圖:
在router的index.js文件里加:
{
path: '/newAbout',
name: 'newAbout',
component: () => import(/* webpackChunkName: "about" */ '../views/About.vue')
}
如圖(注意,這里是json格式,連接的逗號不要忘記):
啟動項目
npm run dev
發現首頁上多了個導航:
以后,我們會根據這個方法添加屬于我們自己的導航菜單。
接下來,我們詳細多說說這個路由,我們發現路由頁面的下面配置了一個: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mode: 'history',
base: process.env.BASE_URL,
routes
})
這個代碼,那么這個是什么意思呢?這個配置,說明了我們的路由采用的是HTML5 History 模式。這個模式是什么時候創建的呢?還記得我們用vue-cli3創建項目嗎?對,就是在那時候創建的。Vue使用vue-cli 3.10.0創建項目
vue-router 默認 hash 模式 —— 使用 URL 的 hash 來模擬一個完整的 URL,于是當 URL 改變時,頁面不會重新加載。
如果不想要很丑的 hash,我們可以用路由的 history 模式,這種模式充分利用 history.pushState API 來完成 URL 跳轉而無須重新加載頁面。
當你使用 history 模式時,URL 就像正常的 url,例如 http://yoursite.com/user/id,也好看!不過這種模式要玩好,還需要后臺配置支持。因為我們的應用是個單頁客戶端應用,如果后臺沒有正確的配置,當用戶在瀏覽器直接訪問 http://oursite.com/user/id 就會返回 404,這就不好看了。
大家注意到了嗎,上面的base的值,就是我們之前文章說的自定義的環境變量。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看我的之前的文章。有了base路徑,在跳轉的時候,就會自動加上這個路徑了。
然后我們再看下routes里的內容:
那么,這些配置是什么意思呢?下篇文章我們繼續分享。
原創不容易,鑒于本人水平有限,文中如有錯誤之處歡迎大家指正。以后我會持續發布vue實戰系列的文檔,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iis vue history 配置_Vue实战——vueRouter路由的添加与配置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mysql配置管理器在哪_SQL Ser
- 下一篇: mysql55和57的区别_技术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