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 流量劫持_无线网被流量劫持了怎么弄,WiFi流量被劫持如何处理
手機流量被劫持對我們的影響來說是非常大的,那手機流量被劫持如何處理呢?了解網絡安全常識,首先就要了解手機流量安全應對與預防方法,下面小編就帶您認識一下吧。
1、被動監測型
被動監測型主要是通過采集用戶訪問站點的網絡參數的方式來判斷是否遭到劫持,比如通過采集用戶訪問站點的ip地址來和我們真實站點以及CDN節點的ip地址進行比對,判斷是否遭到DNS劫持,或者通過采集用戶訪問的URL和真實站點的URL進行比對,判斷是否遭到鏈路劫持。在PC時代對于被動監測型一般就是真機模擬這一種方式,但是在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針對于移動APP出現了一種插入SDK來監測的方式,這兩種方式采用的技術手段完全不同,也各有利弊。
1)真機模擬型
由第三方監測廠商提供全國范圍內的監測服務,通過真實的PC或手機模擬用戶的真實訪問來收集相關 的性能參數,然后由廠商對數據進行分析,最終為客戶呈現性能指標或者提供告警服務。
優點:1、落地容易、實現簡單;2、不用修改任何APP的代碼,和原程序完成無耦合。
2)插入SDK型
主要用于移動APP,通過在移動APP中插入SDK的方式,收集用戶訪問站點的性能參數,并將其統一發送至數據分析平臺,最終呈現出性能指標以及相關告警服務。目前市場上有多家APM廠商提供類似的服務,實現方式一般分為SaaS以及私有云兩種,對于一般小企業考慮到成本問題會選擇SaaS模式,相關性能數據統一發送到APM廠商的公有云上,廠商加以分析,最終呈現的結果客戶可以通過web方式查看。而對比注重安全的大企業,無法接受數據被上傳到第三方的云端,部分APM廠商也會提供相應的私有云解決方案。
優點:數據來自真實用戶,具體更高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缺點:1、SaaS解決方案安全問題;2、私有云解決方案成本高,部署復雜
2、主動防御型
主動防御型就是主動出擊從根本上杜絕劫持的可能,對于DNS劫持的解決思路目前po主了解的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繞過運營商的local DNS,使用公共的DNS,另一種是直接通過ip來訪問,拋棄了域名訪問的模式。而對于鏈路劫持,業內目前還沒有什么太好的主動防御模式,https應該算一種,但是https也會帶來諸多其他問題。下面分別介紹下幾種思路。
1)繞過運營商localDNS,使用公共的DNS
讓用戶不使用運營商的local DNS改用114DNS,114DNS是國內最大的中立緩存DNS。推動用戶自己手工去改DNS顯然是不可行的,用戶10個有9個都不知道DNS是啥。那如何去讓用戶不使用運營商的local DNS呢?po主在騰訊的一個工程師的博客里面看到有這么一段話:“如何在用戶側構造域名請求:對于PC端的客戶端來說,構造一個標準的DNS請求包并不算什么難事。但在移動端要向一個指定的LocalDNS上發送標準的DNS請求包,而且要兼容各種iOS和android的版本的話,技術上是可行的,只是兼容的成本會很高。”po主認為這種方式暫且不談技術上是否可行,最大的問題應該是無法確保公共DNS的穩定性。一旦公共的DNS遭到攻擊,將會導致全國性的故障,所以一定需要一個冗余的方案,就是當公共DNS掛了后,可以去向運營商的local dns去請求。
2)拋棄域名訪問方式,直接進行通過IP訪問
這種解決思路,po主了解的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httpdns,這種應該是目前DNS防劫持的主流方式,但是網上相關的介紹非常少,從騰訊員工的博客以及阿里朋友給的內部資料上看,現在騰訊和阿里都在用這種方式。另一種是網宿的MAA解決方案。兩者的原理大同小異,都是為移動APP而量身定制的。
httpdns的原理大致就是在移動客戶端中加入一個域名解析的模塊,客戶端通過http的方式向企業的流量調度服務器請求ip,此時流量調度服務器會回根據用戶所在位置給用戶一個最優的ip。客戶端在獲取ip后直接用此ip來訪問所需站點資源。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wifi 流量劫持_无线网被流量劫持了怎么弄,WiFi流量被劫持如何处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好色之分
- 下一篇: 从wireshark 抓包中的导出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