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RTS游戏看游戏开发-2
I love this game
RTS(星際魔獸為代表)真的是非常和我的胃口,一方面它非常的有意思,酣暢淋漓的戰斗,戰略的思考,宇宙級的世界觀,都很讓我著迷;一方面它隱藏了很多思考,是濃縮抽象的戰爭,20分鐘一場,卻相當程度上“五臟俱全”,對比2年才能有一個迭代的項目來看,這里所帶來的思考總結和經驗要快速的多。
加上交叉知識,很容易讓很多道理浮出來。
一個讓人異常喜歡,又能教你很多東西的事情,足夠讓你說“i love this game”了。
知道和悟到
知道一件事情是指我們理性上覺得是對的;
悟到則是潛意識中也覺得是對的;
由于潛意識的主觀性,理性覺得是對的,到達潛意識并不一定是對的。
最典型的就是,打球以及lol這種游戲的時候,你知道和隊友合作是對的,但是潛意識不這么認為,潛意識要自己出風頭,你還是會不合時宜的去自己投籃,自己搶人頭。。。
人腦是一個大規模的分布式系統,而且每一個系統都有自己的想法,看起來是一個人,其實腦袋里是一教室的人。
所謂悟到,就是在潛意識里也認為這是對的了。
而且很遺憾,潛意識往往是不聽我們的話的, 你只能邀請,不能強求。
一個你知道的道理,到你潛意識從不認同到認同,需要強大的說服力,而說服力最強的,無外乎是實際的行動和其結果。
所有游戲就提供了這樣完美的“悟到”的機會,一個個虛擬戰中潛意識會不停的得到教訓,最終才能真正這些認同。
這,就是游戲最妙的地方了。
這里就談一些這樣的點。
能力和韌性
經由一個個版本的迭代,尤其是星際1-》魔獸3-》星際2,有很多選手經歷了轉型和沉浮。
這里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一些現象:
- 能力在開拓新事物的時候,最牛逼,在新版本開始的時候,一些大家覺得比較聰明的選手會最先露頭
- 一旦進入成熟期,戰略體系的變化開始變得慢,那么韌性強(勤奮,遇到困難也不慫),善于學習的選手開始占據優勢
- 冠軍級選手兼具能力和韌性(包括勤奮),在這個層面談韌性重要還是能力重要,其實都落了下乘
開發也是一樣。
正如卡斯帕羅夫所說,國際象棋中有智力超群的冠軍也有努力超群的冠軍(現在我們也說特別擅長努力的人也是一種天才)。
傾盡全力的你,還可以好的多
從理性上來說,我們使用復盤迭代的模型來保持進步,可以更好,這很明顯。
但是對于這點的“開悟”,我個人還是在一盤盤游戲中獲得的,主要還是一個項目做下來,時間太長,噪音太多,評價也難以客觀。
尤其在面對傾盡全力之后的失敗,不免會陷入對于能力的懷疑之中,有時候是對自己,有時候是對別人,雖然我們理性上都知道有“學習型人格”,有“復盤迭代會更好”等等,但是源自多年生活經驗,我們內心深處(潛意識)卻很難對此保持真正的客觀。
而在一盤盤游戲中,更能認清道理,更能說服潛意識。
事實是在一盤盤游戲中,竭盡全力的想在每一場戰斗中取得勝利,但是回看replay的時候,你還是會發現你可以提高的太多了,然后下一盤如果你注意之前的總結,就確實可以打得更好,排名更高。
而很明顯,我們所謂的“傾盡全力”可以分成兩個維度,一個是當下的這盤,一個是更大維度的長時間的n盤,單盤看能力看好勝,大時間維度上就需要我們用思考復盤模型來進步,用韌性保持持續的進步,然后加上時間才是真正的高度。
這個道理知道并不難,而能夠深刻認同,就是要多盤廝殺了。
no surprise
玩了這么多年的游戲,看了這么多年的游戲和戰報,做了這么多年的項目,現在的感覺就是這個級別的事情,并不是rocket science, no surprise.
各種戰術體系,牛逼操作,在職業選手用出來之后,很快一步步就流行開來,但冠軍就還是冠軍,關鍵不在于你的東西是否被別人知道,這里在我看來有兩層意思:
- 行業技術(游戲開發技術,rts的技戰術)的發展就是有其自己的規律,是一個有規律也不復雜的東西,no surprise
- 學海無涯,永無止境,如同僧人修煉一般,每天砍材擔水一樣的,保持一個精進就好
進一步來說
- 按照一定的模式去學習積累實踐就好,所有的新的東西,新的挑戰,都是一個可以學習的東西,可以解決的問題,僅此而已
- 沒有必要給自己套上一些限制,比如說只能做程序的某一個模塊,只能圖形,只能gameplay等等,實際上這些也沒有什么難以跨越的東西,對一個人來說,在多個領域中有很深的積累也不是不可能,這不是rocket science
- 新舊交替,行業發展是很自然的,其核心在你前進的速度和持續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从RTS游戏看游戏开发-2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牛牛的背包问题
- 下一篇: c语言 多进程实现基于UDP的网络群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