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搜索引擎 vs 人肉搜索引擎(作者:胡宝介)
最近關于社會搜索的關注越來越多了。最恐怖的社會搜索,還是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引擎,我直接把它歸入社會性搜索中的問答式搜索(Q&A),其實就是在一個社區里面提出一個問題,由人工參與解答而非搜索引擎通過機器自動算法獲得結果的搜索機制。從這個角度理解,新浪愛問、百度知道、雅虎知識堂本質上都是人肉搜索引擎。顯然,人肉搜索引擎由于通過人工參與來提煉搜索引擎結果,更有針對性,理論上來講應該比自然檢索結果更能滿足搜索者的需求,尤其對于八卦搜索、沒有唯一答案的多選結果搜索,人肉搜索的結果更有吸引力。
不過象人肉搜索引擎這種玩法,我個人是非常地不感冒,以百度知道為例,比如我的本本突然自己關機了,急需幫助,點擊“我要提問題”,結果反饋“對不起,請先登錄”——原來提問是要先注冊滴!提了問題還要再等,還要再登錄,還不一定有人回答……暈哦,一點效率沒有。如果就此判斷人肉沒有市場就錯了,人肉搜索引擎這種東西本來就不是為我這種連社區都沒玩過的人設計的,人家是為那些熱愛參與、積極交流、沒事找事的web2.0人肉們準備的。所以我們看到知道、知識堂這些玩意推出來還是很有點熱度。
人肉搜索引擎熱度起來了,那機器搜索引擎怎么應對?機器只有更加深入地分析用戶行為才能理解用戶所需,反饋最符合檢索需求的結果。就是說,Google們要對用戶在搜索引擎結果的點擊行為和點進后的瀏覽行為繼續跟蹤,而不是簡單地反饋結果或者跟蹤到點擊就結束。因為一個不符合需求的鏈接(比如作弊的鏈接),用戶即使點進,可能退出也快。理論上,如果一個鏈接頁面的內容符合檢索需求,用戶在這個頁面應該逗留時間比較長,甚至會在站內溜達一圈,產生更多pageviews以后再出來,甚至會收藏起這個頁面也說不定。而這些用戶行為,如果搜索引擎統計在案,作為PagerPank和網站內部要素各算法的調整補充,排名結果豈不更加優良?任憑它多么精妙的人肉機制都不在話下。
現在看來,機器搜索引擎應對人肉搜索引擎做得最好的還是百度(不是因為百度人工干預結果比較多,天生就是一人肉搜索:),百度思維不是我上面說的Google式技術思維,什么“深度跟蹤分析用戶行為云云”。百度思維直接就是人肉思維:自己做一個人肉,再把人肉結果有機整合到機器結果中,就把這個應對的問題完美地解決了。當然,其它搜索引擎也是這么做滴,只是百度知名度太高,突出些罷了。
我還是更喜歡、更關心機器搜索引擎,機器意味著智能和效率,雖然相比人肉搜索少了點人工智慧和苦力,不過搜索引擎都是尊重人工智慧的,否則Google、MSN們也不會把dmoz那樣的人工編輯目錄作為索引數據源。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机器搜索引擎 vs 人肉搜索引擎(作者:胡宝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同花顺linux 行情软件,GitHub
- 下一篇: 局域网用户的限制与反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