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ppt,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_课件
計算機應用基礎項目化教程_課件
教學課件,制作人:李春桃,計算機應用基礎 項目化教程,制作日期:2013年8月,考試性質: 經國家教委(現教育部)批準,由教育部考試中心舉辦,面向社會,用于考查應試人員計算機應用知識與能力的全國性計算機水平考試體系。 考試時間:NCRE考試采用全國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的形式。所有科目每年開考兩次。一般為3月倒數第一個周六和9月倒數第二個周六,考試持續5天。,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NCRE),計分方式:NCRE考試實行百分制計分,但以等第分數通知考生成績。等第分數分為“不及格”、“及格”、“良好”、“優秀”四等。考試成績在“及格”以上者,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合格證書。考試成績為“優秀”的,合格證書上會注明“優秀”字樣。,NCRE級別/科目設置如下(2013版),一級:操作技能級。考核計算機基礎知識及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包括Office辦公軟件、圖形圖像軟件。 二級:程序設計/辦公軟件高級應用級。考核內容包括計算機語言與基礎程序設計能力,要求參試者掌握一門計算機語言,可選類別有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類、數據庫程序設計類、WEB程序設計類等;二級還包括辦公軟件高級應用能力,要求參試者具有計算機應用知識及MS Office辦公軟件的高級應用能力,能夠在實際辦公環境中開展具體應用。 三級:工程師預備級。三級證書面向已持有二級相關證書的考生,考核面向應用、面向職業的崗位專業技能。 四級:工程師級。四級證書面向已持有三級相關證書的考生,考核計算機專業課程,是面向應用、面向職業的工程師崗位證書。,軟件環境 :Windows 7操作系統,Microsoft Office 2010辦公軟件。 考試時間:90分鐘 考試題型:共六大題,分別是 (1) 選擇題(計算機基礎知識和網絡的基本知識)。(20 分) (2) Windows 操作系統的使用。(10 分) (3) Word 操作。(25 分) (4) Excel 操作。(20 分) (5) PowerPoint 操作。(15 分) (6) 瀏覽器(IE)的簡單使用和電子郵件收發。(10 分),計算機基礎及MS Office應用,目 錄,課程說明,項目1 掌握 計算機 基礎知識,項目2 應用Win 7 操作系統,項目3 應用 文字 處理軟件 Word2010,項目4 應用 電子 表格軟件 Excel 2010,項目5 應用 演示文 稿制作軟件 powerPoint 2010,項目6 掌握 計算機 網絡基礎 知識,課程性質: 計算機基礎課,入門課。 重要性:后續計算機課程的先行課。 學時:授課32學時,上機32學時。 考試:參加NCRE一級計算機基礎及MS Office應用考試。 要求:正確理解基本知識和基本概念,熟練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以及網絡基本操作,系統掌握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適用操作和實際應用。,課程說明,項目1,掌握 計算機基礎知識,本章要點,思考題,項目1 要點,任務1 了解計算機,任務2 認識計算機,任務3 了解計算機語言,任務4 熟知計算機的性能,任務5 認識計算機內部數據表示形式,任務6 保護你的計算機,一、了解計算機的發展過程 1.世界上第一臺電子數字計算機: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1946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本章要點,第一臺電子計算機,任務1 了解計算機,2.根據計算機所使用的元件不同,可劃分為6代: 第1代:電子管計算機(1946-1957年) 主要用于數值計算,應用于科學研究和軍事領域 第2代:晶體管計算機(1958-1964年) 出現了系統軟件和高級語言 第3代:集成電路計算機(1965-1970年) 第4代: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1971年至今) 第5代:智能計算機 第6代:下一代計算機:生物計算機、光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神經網絡計算機,本章要點,二、掌握計算機的特點 1.運算能力強,運行速度快 2.計算精度高,數據準確度高 3.具有超強的“記憶”能力和邏輯判斷能力 4.自動化程度高 5.通用性強,支持人機交互,三、了解計算機的分類 按信息的表示形式和處理方式可分為數字計算機、模擬計算機和混合式計算機 按其用途可分為專用機和通用機 按軟硬件規模可分為巨型機、大中型機、小型機、微型機、單片機或單板機,本章要點,四、熟知計算機的應用 1.科學計算(也稱數值計算) 航天飛行、飛機設計、橋梁設計、水力發電、地質找礦等方面的大量計算都要用到計算機。 科學計算的特點是計算復雜,計算量大。 2.信息處理 用來處理文字、表格、圖像、聲音等各類形式的數據。信息處理的特點是處理的數據量大,運算較簡單,但需要大容量的存儲設備。例如,圖書管理、購票系統、財務管理等都屬于該方面的應用。 計算機80%以上主要用于信息處理。,本章要點,3.過程控制 也叫工業控制(自動控制或實時控制)。 過程控制的特點是計算機和機床等控制對象緊密結合,實現數據的實時輸入,實時處理,并實時把處理結果轉化為控制信號。 4.計算機輔助系統 包括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AM)、 計算機輔助測試(CAT)、計算機輔助教學(CAI) 5.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就是要使計算機能夠模擬人的高級思維活動。包括智能機器人、專家系統、模式識別、人機對弈等。,五、了解計算機的發展趨勢,巨型化,微型化,網絡化,多媒體化,智能化,本章要點,一、了解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1.計算機系統由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兩大部分組成。 2.硬件是計算機的物質基礎 ,軟件是計算機的靈魂。 3.軟件和硬件之間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 4.只有硬件而無軟件的計算機稱為裸機 ,它是不能開展任何工作的。,計算機的外形,任務2 認識計算機,本章要點,二、認識計算機硬件系統,根據馮諾依曼提出的“存儲程序”工作原理,計算機的體系結構由五大基本部件構成: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 主機由微處理器和主存儲器組成,用來執行程序、處理數據,主機芯片都安裝在主板上。,在微型計算機中傳輸信息的公共通路稱為總線(BUS),按系統總線內部傳輸的信息不同,可以分為地址總線、數據總線和控制總線,分別用于傳輸地址信息、數據信息和控制信息。,本章要點,1. 微處理器 中央處理器(又稱“微處理器”)包括運算器和控制器兩個部件,它是計算機系統的核心。控制器用來協調和指揮整個計算機系統的操作。運算器主要完成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是對信息加工和處理的部件,它主要由算術邏輯部件、寄存器組成。 通常所說的CPU的字長指的就是CPU一次能處理的二進制數的位數多少,如8位機、16位機、32位機即指CPU可同時處理8位、16位、32位的二進制數。字長越長,計算機的處理能力就越強。 微型計算機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其發展見課本P9頁。,本章要點,2.存儲器 存儲器是計算機中的記憶部件,存放計算機系統和用戶的數據,包括程序。,內存條,本章要點,(1)內存儲器 內存是插在主板的擴展槽內的,如圖所示。,(2)外存諸器 外存常用的有軟磁盤存儲器、硬磁盤存儲器和移動存儲器。軟磁盤和硬磁盤存儲器,其存儲部件都是由涂有磁性材料的圓形基片組成的,由一圈圈封閉的同心圓組成記錄信息的磁道。盤面上的磁道分布如圖所示。,磁盤是由許多磁道組成的,每個磁道又被劃分成多個扇區,扇區是磁盤存儲信息的最小物理單位。,本章要點,每個硬盤由若干個磁性圓盤組成。與軟盤不同,硬盤存儲器通常與磁盤驅動器封裝在一起,不能移動。與軟盤相比,硬盤具有速度快、容量大、可靠性高的特點,目前常用的硬盤容量有20G、40G、80G、160G甚至更大。 硬盤容量的計算機公式為:硬盤容量=磁頭數柱面數每柱面扇區數扇區字節數512B。,注意:在使用的過程應注意防止劇烈震動。,本章要點,光盤存儲器是利用激光技術存儲信息的裝置。光盤分為只讀(Read-Only)光盤、一次寫入光盤(Write Once)和可擦式(Erasable)光盤等幾種。只讀式光盤(CD-ROM)是用得最廣泛的一種,其容量一般為650MB。 與光盤相配套使用的光盤驅動器,從最初的單倍速、雙倍速到8倍速、20倍速、32倍速、40倍速、52倍速等,其中單倍速為150Kb/s。,本章要點,移動存儲器具有快速讀寫、容量大、易攜帶、即插即用等特點,常用的移動存儲器有USB閃存盤、移動硬盤等,如圖所示。,本章要點,3.輸入設備 (1)鼠標(Mouse) 鼠標按其工作原理分為機械式鼠標、光電式鼠標、無線遙控式鼠標等。鼠標按照按鍵的數目可分為兩鍵鼠標、三鍵鼠標及滾輪鼠標等。按照鼠標接口類型分為PS/2接口的鼠標,串行接口的鼠標、USB接口的鼠標。,本章要點,(2)鍵盤(Keyboard) 在微機中,鍵盤是必備的標準輸入設備。是向計算機發布命令和輸入數據。,本章要點,4.輸出設備 (1)顯示器 又稱為監視器,是微型機最基本的,也是必備的輸出設備。常用的CRT顯示器如圖所示。,顯示器的性能指標主要有5個方面:掃描方式、點距、刷新頻率、視頻帶寬、分辨率,本章要點,(2)打印機 目前常見的有針式打印機(又稱點陣式打印機)、噴墨打印機和激光打印機(如圖所示)。,(3)繪圖儀 是一種能輸出圖形的硬拷貝設備。,本章要點,三、認識計算機軟件系統,本章要點,四、掌握計算機的工作原理 馮諾依曼的三個重要設計思想,五大基本部件:控制器、運算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 采用二進制數表示指令和數據 將程序(由一系列指令組成)和數據存放在計算機的內存中,并讓計算機自動執行,工作過程 計算機的工作過程就是執行程序的過程。 執行程序又歸結為逐條執行指令。執行一條指令可分為三個階段: 取出指令、分析指令、執行指令 注:現在的計算機都被稱為以存儲程序原理為基礎的馮諾依曼型計算機。,本章要點,五、理清計算機系統的層次關系,本章要點,1.機器語言,2.匯編語言,3.高級語言,二進制代碼“ 0 ”和“ 1 ”組成的機器指令的集合,是計算機能夠直接識別和執行的語言。,匯編語言是面向計算機的程序設計語言,使用助記符表示機器指令功能。 通過匯編程序翻譯成機器語言后,才能由計算機執行。,更接近人類語言和數學語言的計算機語言。 通過編譯或解釋程序翻譯成機器語言后,才能由計算機執行。,本章要點,任務3 了解計算機語言,一、熟知PC機主要性能指標,1.字長 概念:是計算機CPU一次可處理的二進制數據位數。 字長越長,運算精度越高,處理速度越快,價格也越高。 常見計算機字長有8位、16位、32位、64位 2.CPU主頻 CPU主頻,即CPU是鐘工作頻率 主頻是衡量PC機運行速度的主要參數,主頻越高,速度越快 PC機名稱一般以CPU名稱和CPU的主頻來命名。如:“PentiumII 266機”中的PentiumII指CPU的型號,266指CPU的主頻。,本章要點,任務4 熟知計算機的性能,3.存儲容量 存儲容量以字節(B)為單位,一個字節由8位二進制位組成。大部分用KB、MB、GB、TB等表示,具體換算公式為: 1KB=210B=1024B 1MB=210 KB =1024KB=220B 1TB=210 MB=1024MB =220 KB =230B 存儲容量分內存容量和外存容量。內存容量是指為計算機系統所配置的內存總字節數,CPU可直接訪問的大部分存儲空間。目前常用的內存容量為1GB、2GB和4GB 。外存容量指的是硬盤、磁帶或磁鼓的容量。硬盤容量大多在幾百GB以上。 4.運算速度 用MIPS(每秒鐘執行百萬條指令)來描述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本章要點,二、了解PC機的使用環境和系統維護,1.使用環境 環境溫度為1535。 環境濕度大于等于20%小于等于80%。 應保持機房潔凈,若灰塵太多,附落在磁盤或磁頭上,不僅會造成磁盤讀寫錯誤,還會縮短計算機壽命。 對電源的要求。一是電壓要穩,二是計算機在工作時不能斷電。 防干擾。計算機的工作環境應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ppt,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_课件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宿舍管理系统_python实
- 下一篇: 深度剖析华为的管理哲学(建议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