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打造产业数字引擎背后,紫光云价值使命的新跃迁
申耀的科技觀察
讀懂科技,贏取未來!
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一個個高頻詞正在勾畫出“數字中國”建設的圖景,以數字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增長,是數字中國的指向所在,更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在此背景下,于昨日舉辦的IMPACT2019紫光云峰會上,紫光云率先提出了產業數字引擎的發展新模式,希望“助力產業躍遷,發展智能城市,成就數字經濟。”
正如紫光集團副總裁、紫光云總裁兼CEO吳健所說:“紫光云為產業互聯網而生,我們以工匠精神理念打造產業數字引擎,聚焦產業和城市,做好產業互聯網和智能城市的底盤,為客戶和合作伙伴帶來更大的價值。”
毫無疑問,在這背后紫光云釋放了這樣的一個信息,那就是在自身技術創新和豐富產業實踐的基礎上,紫光云通過打造產業數字引擎,以及提供更多創新的工具和平臺,將真正幫助更多的城市實現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轉型與升級,完成新舊動能轉換。?
更為重要的是,這也意味著紫光云的價值和使命實現了新的躍遷,作為中國數字經濟未來升級路徑中的關鍵支撐,紫光云在未來無疑能夠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在中國更大范圍內的落地和生根發芽,最終為“數字中國”的建設和發展開辟出一條創新之路。
打造產業數字新引擎
今天,發展數字經濟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引入,實現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以及新興數字化產業重構已是當務之急。
從這個角度來說,紫光云的產業數字引擎可謂“應運而生”,它以“科學化善政、精細化惠民、生態化興業”為核心理念,以“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聚集、城市智能管理、社會公共服務”為核心方向,同時以“平臺+創新+運營”為核心體系,攜手地方政府共同打造產業發展新動能、補齊產業發展新要素、加速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云服務新模式。
在吳健看來,產業數字引擎要發揮更大的作用,就要與產業融合,走到產業中去。目前,紫光云產業數字引擎已在工業、建筑、芯片、農業、水務、金融等多個領域實現了落地,成為了這些產業升級和轉型的新動能。
例如,在建筑領域,紫光云推出的UNIDT數字孿生服務,就將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與BIM和GIS進行深度結合,搭建可感知、可判斷、快速反應的數字孿生城市,構建出了CIM平臺。
在此基礎上,通過構建統一的CIM城市信息模型,紫光云又打通了城市規劃、工程建設、運營管理的數據壁壘,改變了傳統模式下各階段業務管理脫節的現狀,從而實現了對城市、園區從規劃、審批到建設、運營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積累城市數據資產的同時,助力數字城市實現精細化運營。
再如,在工業領域,紫光云從平臺,標準解析、網絡安全維度,搭建了工業數字引擎,并將紫光云技術、工業知識、合作伙伴的能力結合形成技術平臺,由此對外提供了更輕量化、低成本的工業標準化服務。同時,紫光云工業數字引擎還通過這三大維度構建了可以涵蓋到企業運行各個環節的數字孿生體。
以TCL集團為例,紫光云通過構建整個IOT平臺,把所有的設備進行連接、管理、分析,將整個設備的綜合利用率提升了10%,綜合管理效率提升了20% ,為客戶創造了極大的降本增效經濟價值。
不僅如此,紫光云還為遼寧輸配電產業聯盟打造的協同制造平臺,實現了共享設計、共享數據、共享工廠、平臺交易,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有力支撐;攜手武漢碧水,將傳統的信息化集成模式轉變為提供“服務+運營”模式,打造新型城市級智慧水務,形成治水新格局;此外,紫光云芯片產業數字引擎,提供一站式芯片云服務平臺,包含芯片云、EDA工具、人才培養三大部分,也全方位的解決了芯片設計云化問題、工具問題、人才問題。
紫光云解決方案部總經理盧國強也說:“紫光云產業數字引擎的核心就是數字孿生,我們在工業、建筑以及其他行業的大量的實踐中發現,這些行業都需要一個共同的載體,這個載體就是基于整體現實物理環境的模擬仿真體系,這也促使了紫光云構建了一個以數字孿生為底座的產業數字引擎。”
據介紹,未來紫光云將把數字孿生和數字孿生服務有機結合在一起,支撐百行百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同時也能夠為更多的合作伙伴提供建模能力、數據分析能力、連接能力、算法能力,更好的推動各個企業和產業的轉型升級。
由此可見,紫光云打造產業數字引擎,這背后既是紫光云順應整個產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變的大勢所趨,也會成為紫光云擁抱和提速產業互聯網變革的重要“連接器”,這不但可以讓不同城市具備了不同的產業競爭力,也必將為當地產業的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創造新的增長機會。
創新產城融合新模式
事實上,紫光云打造產業數字引擎背后,其實也是紫光云創新產城融合新模式的一個重要“縮影”。
城市的建設和發展畢竟是一項非常復雜的超級工程,需要全面的頂層設計、技術集成和立體化服務,更需要從城市治理到城市規劃、從民生服務和產經發展等多維度、多角度的合作,才能夠實現數字經濟在各領域的綜合發展。
而紫光云通過打造產業數字引擎,讓地方政府和城市都擁有了數字化的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引入合作伙伴,更實現了當地產業的新舊動能轉換,由此也創造出了擁有無限想象空間的新模式、新業態和新經濟。
可以看到,基于對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深度理解,紫光云產業數字引擎也正在全國范圍內落地,目前紫光云正在天津濱海、連云港等地進行試點,通過對智慧資產的構建與沉淀,找到智慧城市的工作抓手,開啟了政府數字治理,民生數字服務,企業數字賦能的新局面。
紫光云聯席總裁焦剛表示,在此過程中紫光云始終將最先進的技術平臺能力,以及把數據驅動作為核心的發力點,在賦能城市的數字化轉型的同時,也真正實現了城市產業鏈的有效打通,具體而言:
首先,是通過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把基礎的、原創的信息化系統實現了打通。他認為:“大數據只有互相產生關聯才能產生價值,不關聯、不打通、不共享、不交換是沒有價值的。”
所以,紫光云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通過幫助城市構建統一的數據交換平臺,把之前獨立、孤立的數據通過數據交換平臺進行了共享和打通,這樣不僅為各類數據資源提供了有效的資源管理和服務的能力;同時也為公共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匯聚和服務提供更多有力的支撐。
其次,是把數據和應用作為核心發力點,驅動整體的智慧城市的建設。以紫光云承建的“智慧濱海”為例,紫光云就把“濱海掌上行”等APP作為群眾入口,打造出了智慧醫療、智慧社區等便民應用,使群眾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充分感受到智慧城市為自身生活帶來的巨大便利。
可以說,紫光云不僅幫助了濱海新區簡化了傳統辦理業務的諸多瑣碎流程,也真正實現了“為民、利民、便民”,助力政府職能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更關鍵的是,這也落實了政府“放、管、服”的目標要求,踐行了“讓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的服務宗旨。
最后,是通過數據平臺的賦能,讓每一個城市的產業布局更加合理,能夠按照新的產業形態進行轉型和升級。比如,紫光云就以連云港市重點產業為核心,建設智能制造示范項目,助推企業上云和智能化改造,并將連云港市打造成為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示范基地,進一步加快連云港智慧城市建設的進程。
對此,吳健說:“把產業數字引擎打造好對于城市來說是一件大好事,這是因為企業也是城市的重要主體,而產業維度一旦打通,就能為每一個城市帶來非常大的價值。”
不難看出,紫光云產業數字引擎在智慧城市轉型與升級過程中的探索與創新,以及背后一系列深耕與實踐,無疑為中國廣大的城市推動數字經濟,完成產業新舊動能轉換,進一步實現產城融合樹立了新的標桿。
價值與使命的新躍遷
可以看到,過去幾年國家先后發布的《互聯網+行動計劃》、《云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政策,以及各地積極推動當地企業上云的行動計劃,都印證了中國經濟進入新舊動能轉換的調整期,以及政府對推動數字化轉型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產業實現轉型升級的決心。
與此同時,產業云化也正在成為市場的新熱點。可以說,以云計算為代表的新技術驅動,將成為企業數字化乃至產業互聯網轉型的重要方向和基石。此外,云和新一代數字技術作為國家信息的基礎設施,就像水、電、煤等一樣,也越來越成為國民經濟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紫光云所打造的產業數字引擎,無疑也能夠在此過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成為推動產業與城市雙向賦能的重要基石,發揮更大的“底盤”價值與作用,之所以有這樣的判斷,原因如下:
一是,有技術,紫光云產業數字引擎背后依托的是紫光云“全域、全棧、多場景“所構筑的平臺化能力,能夠為產業和城市的轉型升級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能力。
其中,全域方面,紫光云可以提供公有、專享、混合等多模式;全棧方面,紫光云提供了全棧云服務,包括基礎服務、平臺服務及應用服務,僅在2019年,紫光云就持續進行了迭代開發,新上線21款產品,包括100多項主要功能點,同時增強GPU、混合云、視頻云等服務;多場景方面,紫光云也在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領域不斷推動技術的落地應用。
二是,有實踐,紫光云產業數字引擎不僅僅是一個全新的理念,同時也經歷了眾多行業和企業的一線實戰檢驗,具備了技術的領先性、靈活性和穩定性,無論是城市還是企業客戶都可以借助紫光云的產業數字引擎,更快地把最新技術應用到實際的業務當中去,實現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的成功。
比如,在近期工信部發布的《2019年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名單公示》中,紫光云產業數字引擎“基于紫光工業互聯網平臺離散行業CPS系統”就入圍了信息物理系統(CPS)試點示范項目,而此前,紫光云產業數字引擎也入圍了2019年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項目,這些都證明了紫光云產業數字引擎不僅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更引領了工業互聯網落地的“新范式”。
三是,有創新,紫光云產業數字引擎在落地的過程中,還積極通過打造“平臺+創新+運營”的云服務新模式,構建出了互聯互通、開放合作、共生共贏的產業生態體系。
換句話說,紫光云產業數字引擎不但提供行業和產業的解決方案和技術平臺,同時還在產業孵化、基金、人才、營銷、服務、規劃、云圖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助力,由此實現產業了的創新,以及跟城市共享了產業的發展,進而重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政府管理模式,助力產業躍遷,實現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
正如吳健在IMPACT2019紫光云峰會演講中所言,新技術應用的模式帶來巨變,產業發展已不停留在原有的軌道上,不再是“漸次升級”、“彎道超車”,而是一個嶄新的“產業躍遷”的過程。新軌道上的領先者,不一定是原有軌道上的領跑者,而有可能是搶先完成范式轉移的“躍遷者”。
那么,在產業互聯網這條全新的賽道上,紫光云通過打造全新的產業數字引擎,不僅實現了差異化的競爭能力,同時也是其價值和使命的新躍遷,而這也必將讓紫光云成為產業和城市數字化轉型道路上最佳合作伙伴,成為構建中國未來新商業模式的關鍵基礎設施,最終把“數字中國”建設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
申耀的科技觀察,由科技與汽車跨界媒體人申斯基(微信號:shenyao)創辦,16年媒體工作經驗,擁有中美兩地16萬公里自駕經驗,專注產業互聯網、企業數字化、渠道生態以及汽車科技內容的觀察和思考。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观察】打造产业数字引擎背后,紫光云价值使命的新跃迁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中兴c语言 面试题,华为,英飞凌,中兴硬
- 下一篇: 在linux系统如何获得窗口句柄,编写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