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课程设计报告
0引言
課程設計是本科階段大學生應用實踐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設計報告是對課程設計的結果進行整理、總結,是課程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認真編寫則會加深對所學知識的體會和理解,否則是純粹的在浪費資源。為了讓大家編寫好課程設計報告,我將課程設計的核心內容做一說明,請大家按照教師給定的模板進行完善。
第一部分:開發背景
這部分內容告訴讀者你為什么選這個課題,可行性及成果的意義何在。主要由項目背景、市場的需求、存在的問題、條件是否成熟及開發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第二部分:需求分析
很多人認為需求分析就是去用戶那里面對面的走訪調查,走訪調查只是需求分析的一種形式。查閱文獻資料、其他類似軟件DEMO分析等。需求分析包括兩項,一是獲取用戶要展示的信息、報表等,二是信息的加工處理過程。主要使用的工具包括數據流圖、用例圖及數據字典、功能模塊圖等。在調研過程中,哪些數據要持久化存儲、數據類型、格式要求、精度要求等均要做一說明,形成數據字典。這個階段還要考慮數據量的大小、終端用戶操作頻率、終端用戶的特點等。
第三部分:概要設計
概要設計需要描述技術選型,軟件體系結構設計、功能包的劃分、數據庫設計其他設計(如異常的處理約定)等。技術選型包括前端選用什么樣的技術、后端選用什么技術,選用數據庫管理系統,都使用那些框架,為什么這么做等。軟件體系結構設計包括基于MVC的分層架構、是基于SOA分布式架構,還是基于RPC的分布式架構等;功能包的劃分主要是你組織開發管理包,就是開發目錄組織結構。數據庫的設計包括概念模型設計(根據你的數據字典)設計ER圖,將ER模型轉換為關系模型,轉換后是否到達3NF,如果達不到3NF,那么編出的軟件會無法操作的,再根據數據量的大小、終端用戶的操作頻率是否要做橫向或縱向分割,是否要加索引等。
第四部分 詳細設計
這部分可單獨寫,也可以和系統實現寫到一塊,由用戶交互類(界面層)、實體類(vo、dto、實體)、操作類組成。一般步驟是先構造出界面、再分析界面要產生哪些信息(VO),產生這些信息需要哪些加工操作(操作類),這些均要按照面向對象設計原則衡量和劃分這些類。通常用到的工具有UML類圖、順序圖、狀態圖、活動圖等。
第五部分 實現
給出你的部分核心的設計界面和關鍵代碼,注意不是全部的界面和代碼。最忌諱展示登錄和修改密碼,這兩個模塊一旦出來,你的分值一下就降低,因為沒有價值。
第六部分 測試
此部分最要描述你的系統是如何測試的,包括測試的步驟和使用的工具,設計你的測試用例,使用測試用例驗證是否達到預期的目的。
其他注意事項
總結
- 上一篇: 小学生python趣味编程-小学生C++
- 下一篇: ZIGBEE协议栈如何低功耗(CC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