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师论文解答方法
1.論文試題的目的
論文試題是系統分析員級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
(1)檢查應試者是否具有參加軟件項目工作的實踐經驗。原則上,不具備實踐經驗的人達不到系統分析員級水平,不能取得系統分析員級的資格。
(2)檢查應試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持別是應試者的獨立工作能力。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情況千變萬化,作為系統分析員應能把握項目進展情況,發現和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在這方面,對系統分析員有很高的要求。
(3)檢查應試者的表達能力。出于軟件文檔是軟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在軟件開發過程中還要編寫不少工作文擋和報告,文檔的編寫能力很重要。系統分析員作為項目組的負責人或核心成員,要善于表達自己的思想。在這方面要注意抓住要點,重點突出,用詞準確,易讀,易理解。
2.論文試題的特點
根據以上所述,下午論文試題的目的不是考知識(屬上午試題的范圍),也不是考一般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屆下午試題I的范圍),而是考應試者在軟件系統開發和維護方面的經驗和綜合能力,以及表達能力。論文試題的持點是:
(1)試題的內容:為了使考試具有科學性和公正性,試題內容都是軟件開發和維護工作中的具有共性的問題。也就是說,都是通用性問題,與具體的軟件應用領域無關。不論開發什么樣的軟件都可能遇到這些問題。例如,1990年度的試題是:成本/效益分析,軟件維護,文檔編制,軟件復用;1991年度的試題是:快速原型技術,系統測試,系統的可靠性,系統的可修改性;1992年度的試題是:軟件排錯,軟件項目的進度管理,面向對象的需求分析或設計,系統的安全與保密控制。在此之前的1989年度的試題是:數據庫的設計,軟件開發中的質量管理,信息系統的使用的方便性,系統的集成。
(2)試題的格式:系統分析員的論文,從性質上說是“業務報告論文”,與通常的學術論文不同。考慮到業務報告論文的特點,并為了實現科學評分,論文試題采取統一的格式。
每個試題由兩部分組成,即概述和問題。
①概述;背景內容和意義。
②問題:根據實際經驗回答三個問題:
問題1 簡要敘述你參與的軟件項目的概要和你所擔任的工作。
問題2 具體敘述你作了哪些有關工作?遇到了什么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采取過哪些措施?
問題3 簡要敘述你所采取的措施的效果如何?你現在認為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如何改進?
3.論文試題的解答方法
(1)選擇合適的試題。
選擇試題時應該選擇自己熟悉的內容。有多個試題可選時,要果斷,不要猶豫不決。
(2)解答時要抓作要點。
試題的要點有:
①參加的項目的題目和概況(功能,性能等)。}
②你擔任的工作。 }問題1
③工作的具體內容。}
④遇到的問題。 }問題2
⑤解決問題的措施。}
⑥措施的效果。 }
⑦需進一步改進的問題,以及如何改進。}問題3
上述幾點都是必不可少的。
(3)要有具體內容。
解答時,切忌泛泛而談,一定要言之有物。最好有些“土香氣”,令人感到可信,不要給人以“死記硬背”的印象。特別注意要突出表明是“你”自己做的,而不是別的什么人做的。語氣要自信,要有自己的觀點。
(4)注意字數。
論文試題對字數有嚴格的要求。字數不能太多(不能超過3000字),也不能太少(不能少于2000字)。字數分配要合理,要適合內容的要求。由于時間較緊,—般字數不會超過3000字,但常有不到2000字的情況。字數過少通常是因為缺乏實踐,或者是因為不善于虛實結合,因而寫出的內容空洞、抽象、枯燥。
(5)內容要切題。
在(2)中所列的要點,都要緊緊圍繞試題指定的范圍去寫,千萬不要離題發揮,或者寫些無關的東西,這會給人硬湊字數的感覺,因而被扣分。
(6)要符合邏輯。
論文中的論點應該有事實依據,要有說服力。要注意條理清晰,前后呼應,不要自相矛盾。
(7)結構化。
論文由摘要和正文兩大部分組成,正文又可分為3個部分(即3個問題)。各個部分的篇幅比例要適當,不要平均分配。建議正文的3個部分的字數盡可能控制在如下范圍內。
問題1 600—700字
問題2 1100—1300字
問題3 500—600字
當然,篇幅的長短和比例要服從內容的需要。以上數字僅供參考。
為了提高論文的易讀性,正文最好適當加些小標題,要適當分段(每個段不要太長)。
(8)要寫好摘要。
摘要是論文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不能輕視。摘要應該概括地反映正文的全貌,要引人入勝,要給人一個好的初步印象。摘要是用來檢查應試者概括、歸納和抽象能力的,在解答時不能把它當作可有可無的東西。
摘要可以先寫,也可以在寫完正文之后寫。切記摘要中不能有圖表,不能寫成分條式的提綱,更不要寫成目錄的形式。字數不能少于200字。
(9)要提出尚存在的問題。
論文的第3部分很重要。提不出尚存在的問題,往往是因為缺乏實踐經驗.或者是因為容易滿足現狀,不能清晰地認識問題,因而故步自封。這是缺乏系統分析員素質的表現。
(10)要注意整潔。
字跡要端正。要想好再寫,不要有太多的刪改。整潔的程度也會影響得分。
最后,再說一下如何分配論文考試的120分鐘時間的問題。作為參考,可以考慮如下方案:
選題 5分鐘
擬提綱 10分鐘
寫摘要 10分鐘
寫正文 80分鐘
檢查修改15分鐘
試題一 論項目的風險管理
寫作要點:
1、介紹項目的背景、發起單位、目的、項目周期、交付的產品等,著重介紹項目的風險管理;介紹自己擔任的工作及需要處理的問題。
2、 項目是在復雜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中進行的,受眾多因素的影響。對于這些內外因素,從事項目活動的主體往往認識不足或者沒有足夠的力量加以控制。項目的過程和結果常常出乎人們的意料,有時不但未達到項目主體預期的目的,反而使其蒙受各種各樣的損失;而有時又會給他們帶來很好的機會。項目同其它經濟活動一樣帶有風險。要避免和減少損失,將威脅化為機會,項目主體就必須了解和掌握項目風險的來源、性質和發生規律,進而實行有效的管理。
項目風險是一種不確定的事件或條件,一旦發生,會對項目目標產生某種正面或負面的影響。風險有其成因,同時,如果風險發生,也導致某種后果。當事件、活動或項目有損失或收益與之相聯系,涉及到某種或然性或不確定性和涉及到某種選擇時,才稱為有風險。以上三條,每一個都是風險定義的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具有不確定性的事件不一定是風險。
項目風險管理的基本過程包括下列活動:
?風險管理計劃編制過程。風險管理計劃編制過程描述如何為項目處理和執行風險管理活動。
?風險識別。風險識別的目標是識別和確定出項目究竟有哪些風險,這些項目風險究竟有哪些基本的特性,這些項目風險可能會影響項目的哪些方面。
?風險定性分析。風險定性分析包括對已識別風險進行優先級排序,以便采取進一步措施,如進行風險量化分析或風險應對。
?定量風險分析。定量風險分析過程定量地分析風險對項目目標的影響。它對不確定因素提供了一種量化的方法,以幫助我們做出盡可能恰當的決策。
?風險應對計劃編制。風險應對通過開發備用的方法、制定某些措施以便提高項目成功的機會,同時降低失敗的威脅。
?風險監控。風險監控跟蹤已識別的危險,監測殘余風險和識別新的風險,保證風險計劃 的執行,并評價這些計劃對減輕風險的有效性。
3、 信息系統項目所面臨的風險及其產生原因和應對措施
例如:
風險:沒有正確理解業務問題
產生原因:項目干系人對業務問題的認識不足、計算起來過于復雜、不合理的業務壓力、不現實的期限
解決辦法:用戶教育、系統所有者和用戶的承諾和參與
風險:客戶不能恰當地使用系統
產生原因:信息系統沒有與組織戰略相結合、對用戶沒有做足夠的解釋
解決辦法:用戶的定期參與、項目的階段交付
風險:拒絕需求變化
產生原因:固定的預算、固定的期限、決策者對市場和技術缺乏正確的理解
解決辦法:變更管理、應急措施
風險:對工作的分析和評估不足
產生原因:缺乏項目管理經驗、工作壓力過大、對項目工作不熟悉
解決辦法:采用標準技術
風險:人員流動
產生原因:不現實的工作條件、較差的工作關系,缺乏對職員的長遠期望
解決辦法:保持好的職員條件、確保人與工作匹配、保持候補、外購
風險:缺乏恰當的技術工具
產生原因:技術經驗不足、缺乏技術管理準則、技術人員的市場調研或對市場的理解有誤、研究預算不足
解決辦法:預先測試、教育培訓、替代工具
風險:缺乏合適的技術實施人員
產生原因:對組織架構缺乏認識、缺乏中長期的人力資源計劃、組織不重視技術人才和技術工作
解決辦法:外購、招募、培訓
風險:缺乏合適的技術平臺
產生原因:缺乏長期遠見、沒有市場和技術研究、團隊龐大陳舊難以轉型、缺乏預算
解決辦法:全面評估、推遲決策
風險:技術陳舊過時
產生原因:缺乏技術前瞻人才、輕視技術、缺乏預算
解決辦法:延遲項目、標準檢測、前期研究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系统分析师论文解答方法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在Eclipse中如何快速的计算代码量
- 下一篇: 一步步学习微软InfoPath2010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