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的字体英文名_获取中文字体的英文名字
(方法在分割線后面,前面敘事)
今天用了很久電腦,突然就覺得看著Windows下Chrome的字體覺得很不舒服,跟Mac下的差太遠了,于是就開始折騰怎么設置瀏覽器字體。
先講一下流程,我的操作方案是:下載自己喜歡的字體,安裝
用Chrome的stylish擴展,寫一個非常簡單的全局CSS屬性。
* {font-family : Verdana, Hiragino Sans GB !important}
關于字體的基礎知識,去w3school,搜一下font,看前3個搜索結果就夠了。
關于字體是怎么匹配的,看兩位專家的回答,第二個講得比較詳細:「font-family: tahoma, arial, 宋體, sans-serif」是什么意思??www.zhihu.com
在這個過程中我遇到了兩個棘手的問題:我下載了一個字體,比如,”方正黃草簡體.ttf”,然后打開字體之后是會看到一個”字體名稱”的東西,把那個字體名稱寫到font-family就行了,大家都是這樣理解的吧。
我用python開了一個簡單的web server來測試,結果刷新死活都不出來新安裝的字體,重新下載了好幾個安裝再刷新都是這樣。有一次,試某個字體的時候,我打開Firefox,突然就能顯示了,我想著是不是瀏覽器的原因。結果我又換了個字體,Firefox也是沒辦法顯示出來。兜兜轉轉,兜兜轉轉,搞來搞去(省略兩百字)……最后發現原來重新裝了字體的話,瀏覽器要重啟一次才行。。T_T
而且要注意,Chrome選擇元素看字體是在computed那里看rendered font,但Firefox就不是了,有一個獨立的Font Tag,結果我盯著Computed看了好久。。T_T第二個問題就是跟主題相關的了,我想試一下蘋果上才自帶的冬青黑字體,于是度娘下載了一個。文件名和”字體名稱”是這樣的:
那我當然就這樣寫啦:
* {font-family : "冬青黑體簡體中文 W3" !important}
結果重啟瀏覽器一點反應沒有,測試頁面直接fallback到了Chrome瀏覽器設置的字體(就是設置-字體,這個地方設置的)。
然后我又試了這個字體在Windows字體面板那里顯示的字體名字:
* {font-family : Hiragino Sans GB W3 !important}
依然不行,真是神奇了。這個時候我上了一個網站,發現字體好像變了,好像是冬青黑,我看了一下,原來這個網站用的font-family是"Hiragino Sans GB",沒有后面的W3。我在測試頁面試了一下,發現可以了。
經過一系列探索,我發現兩個方法可以獲取到字體的”英文名”。找別人整理的對照表。。。?我搜了一下好像張鑫旭專家的博客有一份。
用這兩個軟件:FontCreator, FontLab(都有試用版)。
打開字體后:FontCreator:
Font-Properties,如果Extended那欄Typoxxxxxx有值的話,就是這個,沒有的話。就是Identification - Font-Family這欄的value。Font Lab:
File-File Info,那個Family name就是。
完。
PS:我在折騰的時候去方正買了2個正版字體,3塊/套,正版的好像沒這個問題。可能網上流傳的這些有些描述信息是被修改過的?
創作挑戰賽新人創作獎勵來咯,堅持創作打卡瓜分現金大獎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python中的字体英文名_获取中文字体的英文名字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inux桌面使用网卡设置,Linux的
- 下一篇: Java开发中快速提升编码能力的方法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