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泰eplan_【万泉河】给EPLAN初学者的建议:不用宏
首先聲明,我不是EPLAN的高手,對畫電氣圖的熟悉程度,遠遠不如我對PLC和WinCC的來的得心應手。
但在這里,把我個人一點點經驗推薦給大家。以避免新手在初學EPLAN的時候遭遇過多的挫折,從而一次次的由入門到放棄。
這是我個人曾經學習EPLAN的經驗總結,我自己花了很長時間繞過這些坎兒過來的。
我去年在組織EPLAN外包團隊的時候,邀請的一群EPLAN的專業工程師,一起討論問題的時候,我也發表過這樣的觀點,得到了他們的首肯。
至少,沒有被強烈反對或者鄙視。
所以,我猜,大概率來說,我的想法是對的。至少,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仍然建議讀者朋友,尤其是初學者,不妨多聽一些不同聲音,然后自己獨立思考,判斷是否有道理。然后再決定是否接受。
當然,也非常歡迎一些EPLAN的資深大佬,對我言論中不恰當的部分嚴厲指責,有不當的,會誤人子弟的地方,及時指出來,通過這種回饋,及時幫到另外的新手們。
好啦,現在開始正文內容。
我們每個人,包括我自己,在初學EPLAN的時候,都了解到宏的概念,然后都要拼命在網絡上搜羅各種電氣產品品牌的宏資料,以為只要有了宏,就可以畫出完美的EPLAN圖紙,同時也以為,也只有有了這些元件的宏,才可以畫出圖來,否則設計圖就畫不出,就會卡殼,夭折。
所以,我自己在剛開始學EPLAN的時候,曾經收集了不下10個G的各種宏資料。為此也花費了不少的精力時間。但最終要用的時候發現,仍然不足以滿足自己的需求,仍然做不出完整的圖紙。最后還要靠自己繪制黑盒子來代表,越過。
而我在設計過幾次電氣圖紙之后,就逐漸的不再關心宏了,那十幾個G的宏,也早扔了。也終于逐漸理解了,為什么在網上收集宏有那么難,終于不再疑問,為啥沒有一個大拿搞一個完整的網盤分享,把所有宏都給咱,咱拿著直接就可以用了。
這得從宏的原理開始。
EPLAN宏的本意是一種標準規范,各電氣產品廠家,對其產品序列,配套出完整的EPLAN宏,里面包含了產品的各項具體信息,包括訂貨號,接線圖,尺寸,重量,材質,價格等等。如果他們樂意,甚至可以把產品的說明書的下載地址放在里面。
反正,總的來說是內容可以很詳盡。詳盡到一些你完全不需要,不在乎,甚至討厭的信息,都傳給你。
而其中最有用的是兩樣,接線圖和價格。
接線圖的好處是我們把宏插入到圖紙后,就可以選擇相應的視圖,其接線管腳與實物完全對應,原理圖設計起來相當方便了。
有價格的好處是,你有了完整的圖紙之后,就可以生成完整的boom表,表中每一個元件價格都清清楚楚,整個系統的成本瞬間就統計出來了。把BOOM表交給采購人員,他們就可以照著訂貨號和數量來采購了。
曾經我們以為,接線圖很重要,而價格表,其實沒那么重要。
所以當你下齊了某個公司某個產品序列的宏之后,然后再費盡心思導入到EPLAN軟件中,然后再費力從列表中找到這個訂貨號的元件之后,發現耽誤的時間比自己照著手冊畫一個簡單的接線端子圖,耗費的時間多出來十幾倍還不止。
而且有可能,這個產品還升級換代了,你拿到的宏資料和實物還有可能對不上。
而最大的可能是,這個產品你不一定會重復用到。下一次,你自己又要選型別的替代廠家了。或者采購部門因為價格或者渠道或者供貨期的問題,要你換。
比如中間繼電器,要你從SCHNEIDER換為OMRON。
怎么搞,把宏都換一遍?
換完以后又一次告訴你換成正泰了?
是不是感覺很惡心?
至于價格和BOOM表,其實才是宏所能帶給你的最大的收獲。
但你又未必用得到。
除非你設計周期足夠寬裕。
反正正常我們做項目設計,都是先定方案,定點數,然后確定元件型號和數量,整理出的元件清單,一邊報采購計劃,一邊對照進行設計。設計過程中,如果發現有小的疏漏,就再補充一次申報。設計期間,正好是重要元器件的等待供貨期。等設計完成,所有元器件也差不多到貨了,然后進行盤柜組裝。
所以,大部分情況下,自動化設計軟件中的BOOM清單并沒什么大用。
而且,一些細小的配件,端子,線鼻子,熔斷,導軌等等,倉庫都該有存貨,每次提交申報的時候,也不能精確到個數,也都是估摸著多買一批。
在這種情況下,BOOM清單給的太碎,反而還挺煩人的。
所以,我的經驗是,針對項目的設計,沒必要使用宏,只需要做幾個固定的部件圖,隨時拿來用用即可。甚至,如果品牌,訂貨號換了的情況下,也只需要把部件打碎后略加修改,足夠了。
比如原本是S7-300的16DI模塊,換成AB的16DI模塊,只需要把接線端子號改一下,名稱標識一改,就能繼續用了。圖紙的風格甚至可以完全一樣。?
而中間繼電器等通用件,甚至不需要修改。因為它們的端子號會是統一的。那么做的時候,只需要注意,不要標注品牌,就OK了。
當然,我不是完全反對宏。
我一再強調的是針對初學者,在學習EPLAN設計方法階段。這個階段更多的精力應該放在理解接受EPLAN的設計理念方法,以及德國人設計的軟件的使用習慣。說實話這德國人腦洞結構就是不一樣,軟件使用起來和美國軟件相比,太難了。許多你需要的功能,并不出現在你猜想會出現的地方,而總是要你費更多心思才能找到。因而要入門都要花更多的時間。
初學者在經歷了入門階段,對EPLAN軟件的基本設計方法都掌握以后,如果有條件,將來應該逐漸調整到使用元件的宏來做設計。主要前提條件是,公司使用的產品型號不要總是換來換去。能稍微定性一些,不要讓設計工程師每個項目,每次設計,都翻遍天下找宏。
當然,我對EPLAN的宏機制也有一個期待,什么時候,能在其云端服務器上面有一個完整的面對整個行業的宏庫就好了。各自動化品牌廠家,出的新產品,都自動把宏發布給EPLAN云端,而設計使用者在使用時,只需要在軟件中輸入其訂貨號,或者其它更便捷的索引信息,元件信息即自動插入到圖紙中。
那就完美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正泰eplan_【万泉河】给EPLAN初学者的建议:不用宏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如何开机进入grub界面_如何进入htt
- 下一篇: python except用法和作用_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