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定点运算器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定点运算器的组成及结构.doc
計算機組成原理 第八章
定點運算器的組成和結構
1. 算術邏輯單元(簡稱ALU)
? 針對每一種算術運算,都必須有一個相對應的基本硬件配置,其核心部件是加法器和寄存器。當需完成邏輯運算時,勢必需要配置相應的邏輯電路, 而ALU電路是既能完成算術運算又能完成邏輯運算的部件。
一、ALU電路
下圖是ALU框圖。圖中Ai和Bi為輸入變量;Ki為控制信號,Ki的不同取值可決定該電路作哪一種算術運算或哪一種邏輯運算;Fi是輸出函數。
現在ALU電路已制成集成電路芯片,如74181是能完成四位二進制代碼的算邏運算部件ALUALU的基本邏輯結構是超前進位加法器,它通過改變加法器的進位產生函數G和進位傳遞函數P來獲得多種運算能力。
二、快速進位鏈為了提高運算速度,本節將通過對進位過程的分析設計快速進位鏈4位全加器如下圖所示:
將4個全加器相連可得4位加法器(圖2.7),但其加法時間長。這是因為其位間進位是串行傳送的。本位全加和Fi必須等低位進位Ci-1來到后才能進行,加法時間與位數有關。只有改變進位逐位傳送的路徑,才能提高加法器工作速度。解決辦法之一是采用“超前進位產生電路”來同時形成各位進位,從而實行快速加法。我們稱這種加法器為超前進位加法器。根據各位進位的形成條件,可分別寫出Ci的邏輯表達式:
C1=X1Y1+(X1+Y1)C0=G1+P1C0
其中: Gi=Xi·Yi 稱為進位產生函數
Pi=Xi+Yi 稱為進位傳遞函數
Gi的意義是:當 XiYi 均為“1”時定會產生向高位的進位
Pi的意義是:當Xi和Yi中有一個為“1”時,若同時低位有進位輸入,則本位也將向高位傳送進位。寫成通用式為:
C1=G1+P1C0
C2=G2+P2C1=G2+P2(G1+P1C0)= G2+P2G1+P2P1C0
C3=G3+P3 G2+ P3 P2G1+ P3 P2P1C0
C4=G4+P4 G3+ P4 P3 G2+ P4 P3 P2G1+ P4 P3 P2P1C0
當全加器的輸入均取反碼時,它的輸出也均取反碼。(應用反演律采用與非、或非、與或非表示)將上式改寫成如下:
根據上式可畫得“超前進位產生電路”及四位超前進位加法器的邏輯圖如下圖2.8。
基本思想---------- 由全加器擴展開來:
Fi = Ai ⊕Bi ⊕Ci
Ci+1=AiBi + BiCi + CiAi
加入控制參數s0~s3,對輸入
進行控制.此時全加器的輸
入變為Xi, Yi
一位全加器(FA)的邏輯表達式為
邏輯表達式
下圖為控制參數s0~s3與輸入量的關系:
S0 S1 Yi S2 S3 Xi
0 0 ~Ai 0 0 1
0 1 ~AiBi 0 1 ~Ai+~Bi
1 0 ~Ai~Bi 1 0 ~Ai+Bi
1 1 0 1 1 ~Ai
由上表,可得Xi,Yi的邏輯表達式(化簡后為)
Xi= S3AiBi + S2AiBi
Yi = Ai +S0Bi +S1Bi
故: XiYi=Yi
代入進位表達式,簡化為:
Cn+i+1 = Yi + XiCn+i
綜上所述:
ALU的某一位邏輯表達式可寫為:
Xi=S3AiBi + S2AiBi
Yi=Ai + S0Bi + S1Bi
Fi=Yi⊕ Xi⊕ Cn+I
Cn+i+1=Yi +XiCn+I
4位之間采用先行進位,則由上式,每一位的進位公式可遞推如下:
第0位向第一位的進位: Cn+1 = Y0 + X0Cn
第1 位向第2位的進位:
Cn+2=Y1+X1Cn+1= Y1+Y0X1+X0X1Cn
第2 位向第3位的進位:
Cn+3 =Y2+X2Cn+2
= Y2+Y1X1+Y0X1X2+X0X1X2Cn
第3 位向第4位的進位:
Cn+4 = Y3+Y2X3+Y1X2X3+Y0X1X2X3+X0X1X2X3Cn
設: G =Y3+Y2X3+Y1X2X3+Y0X1X2X3
P = X0X1X2X3
故: Cn+4 = G +PCn
這樣,對一片ALU來說,可有三個進位輸也,其中,G稱為進位發生輸出,P稱為進位傳送輸出.在電路中多加這兩個進位輸出的目的是為了便于實現多片ALU之間的先行進位.(第0位的進位輸入Cn可以直接傳到最高位上去,從而實高速運算).
下面通過介紹SN74181型四位ALU中規模集成電路了介紹ALU的原理。
?它能執行16種算術運算和16種邏輯運算,M是狀態控制端,M=H,
創作挑戰賽新人創作獎勵來咯,堅持創作打卡瓜分現金大獎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的定点运算器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定点运算器的组成及结构.doc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Web.XML配置详细说明
- 下一篇: Oracle常用sql操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