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边拉琴,一边哭’,看什么是真正的兴趣
記得填報志愿時,自己不知道對啥感興趣(現在依然不知道)。那時特別簡單,自己喜歡折騰家里的舊電器,就自以為對電子專業非常感興趣。被模電數電(電子方向的專業必修課)折騰一番后,自己確信一點也不喜歡電子,專業課極其無聊,毫無興趣可言。
記得在大一,身邊很多同學在學習樂器,自己也趕個時髦,覺得對吉他有興趣,就下決心學習。后來想想之所以選擇吉他是因為當時覺得會彈吉他的男孩子特帥。結果學了不久,難以忍受枯燥乏味的重復練習,斷定自己對吉他不敢興趣,就放棄了。
現在回想起,剛進入大學那會,自己是多么的幼稚。喜歡折騰家里的舊電器,頂多算是新奇——想看看電器內部的構造。至于內部的工作原理,很少去花時間去探索。選擇學吉他,也頂多算是新奇。
多年以后,在電視上我看到一位籃球運動員練習投籃動作,不停地重復成百上千次,極其的枯燥乏味;一個足球運動員練習定點射門動作,也是不停地重復成百上千次,極其枯燥乏味,漸漸意識到專業訓練本來就是逆人性的,重復的,讓人覺得枯燥乏味,其它專業訓練何嘗不是。
后來我遇到一位非常喜歡拉小提琴的工程師,聊到剛開始學習小提琴的感受。他說,剛開始覺得拉小提琴挺好玩的,可新奇感一過就不想學了,后來被媽媽逼著學,一邊拉一邊哭,哭著哭著,習慣了就好了。這樣的場景不自覺地聯想到自己小時候,在家里學習,一邊做作業,一邊哭,還一邊喊著不想讀書的樣子。
當那種因為初次接觸而產生的新奇感消散后,人就會感到無聊了,真正的興趣應該源自于這種 ‘一邊哭一邊干’ 的堅持。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从‘一边拉琴,一边哭’,看什么是真正的兴趣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OpenCV与图像处理学习十一——分水岭
- 下一篇: OpenCV与图像处理学习八——图像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