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查询数据为0的所有字段6_MySQL8.0 初级学习笔记(六)查询数据
MySQL8.0 初級學習筆記(六)查詢數(shù)據(jù)
MySQL8.0 初級學習筆記(六)查詢數(shù)據(jù)
查詢有多種方法:單表查詢,使用集合函數(shù)查詢,連接查詢,子查詢,合并查詢結果,為表和字段取別名,使用正則表達式查詢
一、單表查詢
查詢所有字段:SELECT * FROM 表名;
查詢指定字段:(單個字段):SELECT 列名 FROM 表名;
查詢指定字段(多個字段):SELECT 字段名1,字段名2,...,字段名n FROM 表名;
查詢指定記錄:SELECT 字段名1,字段名2,...,字段名n FROM表名 WHERE 查詢條件;
WHERE表達式中運算符的說明如下:
HAVING關鍵字和WHERE關鍵字都是用來過濾數(shù)據(jù)的,區(qū)別在于HAVING是在數(shù)據(jù)分組之后進行過濾分組,而WHERE在分組之前來選擇記錄,另外WHERE排除的記錄不再包括在分組中。
3.在GROUP BY 子句中使用WITH ROLLUP:可以在所有查詢出的分組記錄之后增加一條記錄,該記錄計算查詢出所有記錄的總和,即統(tǒng)計記錄數(shù)量。
SELECT 字段名,COUNT(*) AS 新字段名(如total) FROM 表名 GROUP BY 字段名 WITH ROLLUP;
4.多字段分組:SELECT * FROM 表名 GROUP BY 字段名1,字段名n;
5.GROUP BY 和ORDER BY 一起使用:ORDER BY用來對查詢的記錄排序,和GROUP BY一起使用,可以完成對分組的排序。
SELECT 字段名1,集合函數(shù)() as 新字段名1 FROM 表名 GROUP BY 字段名1 HAVING 集合函數(shù)()條件(例如>1) ORDER BY 新字段名1;
運作邏輯:Group by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組,集合函數(shù)對數(shù)據(jù)進行各種條件的數(shù)據(jù)返回,HAVING子句對分組數(shù)據(jù)進行過濾,最后ORDER BY 子句排序輸出。
6.使用LIMIT限制查詢結果的數(shù)量:LIMIT[位置偏移量,] 行數(shù)
如顯示表名查詢結果的前6行:SELECT * FROM 表名 LIMIT 6;
注意:MYSQL8.0中 可以使用"LIMIT 5 OFFSET 4",意思是獲取從第6調記錄開始后面的4條記錄,和"LIMIT 5,4" 返回結果相同,其他數(shù)據(jù)同理推論
二,使用集合函數(shù)查詢
COUNT()函數(shù):COUNT(*)計算表中總的行數(shù),不管某列是否有數(shù)值或者為空值
COUNT(字段名)計算指定列下總的行數(shù),計算時將忽略空值的行。
SELECT COUNT(*) AS 字段名 FROM 表名;
注意:count(*)與count(字段名)兩種方式在計算總數(shù)的時候對待null 值得方式不同:指定列的值為空的行被count()函數(shù)忽略;如果不指定列,而在count()函數(shù)中使用星號“*”,則所有記錄都不忽略。
SUM()是一個求總和的函數(shù),也可以和GROUP by一起使用,來計算每個分組的總和。
sum()函數(shù)在計算時,忽略列值為null的行。
AVG()函數(shù)通過計算返回的行數(shù)和每一行數(shù)據(jù)的和,求得指定列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
可以和GROUP BY 一起使用,來計算每個分組的平均值。
SELECT 字段名,AVG(字段名) AS 新字段名 FROM 表名 GROUP BY 字段名;
MAX()函數(shù)返回指定列中的最大值
可以和GROUP BY一起使用,求每個分組中的最大值。
SELECT 字段名,MAX(字段名) AS 新字段名 FROM 表名 GROUP BY 字段名;
MAX()函數(shù)不僅適用于查找數(shù)據(jù)類型,也可以應用于字符類型。
MAX()函數(shù)除了用來找到最大的列值或日期值之外,還可以返回任意列中的最大值,包括返回字符類型的最大值。在對字符類型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時,按照字符的ASCII碼值大小進行比較,從a~z,a的ASCII碼最小,z的最大。在比較時,先比較第一個字母,如果相等,繼續(xù)比較下一個字符,一直到兩個字符不相等或者字符結束為止。例如'b'與't'比較時,‘t’為最大值;‘bcd’與'bca‘比較時,'bcd'為最大值。
MIN()函數(shù)返回查詢列中的最小值
可以和GROUP BY一起使用,求每個分組中的最小值。
SELECT 字段名,MIN(字段名) AS 新字段名 FROM 表名 GROUP BY 字段名;
MAX()函數(shù)不僅適用于查找數(shù)據(jù)類型,也可以應用于字符類型。
三、連接查詢
1.內連接查詢
內連接(INNER JOIN)使用比較運算符進行表間某(些)列數(shù)據(jù)的比較操作,并列出這些表中與連接條件相匹配的數(shù)據(jù)行,組合成新的記錄,也就是說,在內連接查詢中,只有滿足條件的記錄才能出現(xiàn)在結果關系中。
SELECT 表名1.相同字段名,字段名1,字段名n FROM 表名2,表名1 WHERE 表名2.相同字段名 =表名1.相同字段名
SELECT 表名1.相同字段名,字段名1,字段名n FROM 表名2 INNER JOIN 表名1 ON 表名2.相同字段名=表名1.相同字段名;
在這種查詢語句中,兩個表之間的關系是通過INNER JOIN指定。使用這種語法的時候,連接的條件使用ON子句而不是WHERE,ON 和 WHERE后面指定的條件相同。使用WHERE子句定義連接條件比較簡單明了,而INNER JOIN語法是ANSI SQL的標準規(guī)范,使用INNER JOIN連接語法能夠確保不會忘記連接條件,而且WHERE子句在某些時候會影響查詢的性能。
2.外連接查詢
外連接查詢將查詢多個表中的相關聯(lián)的行,內連接時,返回查詢結果集合中僅是符合查詢條件的連接條件的行。有時候需要包含沒有關聯(lián)的行中數(shù)據(jù),即返回查詢結果集合中不僅包含符合連接條件的行,還包括左表(左外連接或左連接)、右表(右外連接或右連接)或兩個邊接表(全外連接)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行。外連接分為左外連接或左連接和右外連接或右連接:
LEFT JOIN(左連接):返回包括左表中的所有記錄和右表中連接字段相等的記錄。
RIGHT JOIN (右連接):返回包括右表中的所有記錄和左表中連接字段相等的記錄。
1.左連接的結果包括LEFT OUTER子句中指定的左表的所有行,而不僅僅是連接列所匹配的行。如果左表的某行在右表中沒有匹配行,則在相關的結果行中,右表的所有選擇列表列均為空值。
SELECT 表名1.字段名,表名2.字段名 FROM 表名1 LEFT OUTER JOIN 表名2 ON 表名1.相同字段名=表名2.相同字段名;
2.右連接是左連接的反向連接,將放回右表的所有行。如果右表的某行在左表中沒有匹配行,左表將返回空值。
SELECT 表名1.字段名,表名2.字段名 FROM 表名1 RIGHT OUTER JOIN 表名2 ON 表名1.相同字段名=表名2.相同字段名;
3.復合條件連接查詢
復合條件連接查詢是在連接查詢的過程中,通過添加過濾條件限制查詢的結果,使查詢的結果更加準確
四、子查詢
帶ANY,SOME 關鍵字的子查詢:這兩個關鍵字是同義詞,表示滿足其中任一條件,他們允許創(chuàng)建一個表達式對子查詢的返回值列表進行比較,只要滿足內層子查詢的任何一個比較條件,就返回一個結果作為外層查詢的條件。
SELECT 字段名1 FROM 表名1 WHERE 字段名 (比較符)ANY(SELECT 字段名 FROM 表名2);
帶ALL關鍵字的子查詢:和ANY與SOME不同,使用ALL時需要同時滿足所有內層查詢的條件,例如,修改前面的例子,用ALL關鍵字替換ANY。ALL關鍵字接在一個比較操作符的后面,表示與子查詢返回的所有值比較為TRUE,則返回TRUE。
SELECT 字段名1 FROM 表名1 WHERE 字段名 (比較符)ALL(SELECT 字段名 FROM 表名2);
帶EXISTS關鍵字的子查詢:在EXISTS關鍵字后面的參數(shù)是一個任意的子查詢,系統(tǒng)對子查詢進行運算以判斷它是否返回行,如果至少返回一行,那么EXISTS的結果為true,此時外層查詢語句將進行查詢;如果子查詢沒有返回任何行,那么EXISTS返回的結果是false,此時外層語句將不進行查詢。
SELECT * FROM 表名1 WHERE EXISTS (SELECT 字段名 FROM 表名2 WHERE 字段名 = X);
EXISTS和NOT EXISTS的結果只取決于是否會返回行,而不取決于這些行的內容,所以這個子查詢輸入列表通常是無關緊要的。
帶IN關鍵字的子查詢:IN關鍵字進行子查詢時,內層查詢語句僅僅返回一個數(shù)據(jù)列,這個數(shù)據(jù)列里的值將提供給外層查詢語句進行比較操作。例如:
SELECT 字段名1 FROM 表名1 WHERE 字段名2 IN (SELECT 字段名2 FROM 表名2 WHERE 字段名3條件);
帶比較運算符的子查詢:帶ANY、ALL關鍵字的子查詢時使用了“>"比較運算符,子查詢時還可以使用其他的比較運算符,如”="和“!=”等。
五、合并查詢結果
利用UNION關鍵字,可以給出多條SELECT語句,并將它們的結果組合成單個結果集。合并時,兩個表對應的列數(shù)和數(shù)據(jù)類型必須相同。各個SELECT語句之間使用UNION或UNION ALL關鍵字分隔。UNION不使用關鍵字ALL,執(zhí)行的時候刪除重復的記錄,所有返回的行都是唯一的;使用關鍵字ALL的作用是不刪除重復行也不對結果進行自動排序
SELECT字段名1,字段名n FROM 表名1 UNION[ALL] SELECT 字段名1,字段名n FROM 表名2
六、為表和字段取別名
為表取別名:當表名字很長或者執(zhí)行一些特殊查詢時,為了方便操作或者需要多次使用相同的表時,可以為表指定別名,用這個別名代替原來的名稱。為表取別名的基本語法為:
表名 [AS] 表別名
“表名”為數(shù)據(jù)庫中儲存的數(shù)據(jù)表的名稱,“表別名”為查詢時指定的表的新名稱,AS關鍵字為可選參數(shù)。
為字段取別名:在使用SELECT語句顯示查詢結果時,MYSQL會顯示每個SELECT后面指定的輸出列,在有些情況下,顯示的列的名稱會很長或者名稱不夠直觀,MYSQL可以指定列別名,替換字段或者表達式。語法如下:
列名[AS] 列別名
“列名”為表中字段定義的名稱,“列別名”為字段新的名稱,AS關鍵字為可選參數(shù)。
七、使用正則表達式查詢
正則表達式通常被用來檢索或替換那些符合某個模式的文本內容,根據(jù)指定的匹配模式匹配文本中符合要求的特殊字符串。比如:從一個文本文件中提取電話號碼,查找一篇文章中重復的單詞或者替換用戶輸入的某些敏感詞語等,這些地方都可以使用正則表達式。正則表達式強大而且靈活,可以應用于非常復雜的查詢。
MYSQL中使用REGEXP關鍵字指定正則表達式的字符匹配模式
注意:LIKE運算符也可以匹配指定的字符串,但是和REGEXP正則表達式不同,LIKE匹配的字符串如果在文本中間出現(xiàn),則找不到它,相應的行也不會返回。REGEXP在文本內進行匹配,如果被匹配的字符串在文本中出現(xiàn),REGEXP將會找到它,相應的行也會被返回。
6.匹配指定字符中的任意一個:放括號”[]“指定一個字符集合,只匹配其中任何一個字符,即為所查找的文本。方括號還可以指定數(shù)值集合。
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字段名 REGEXP ’[789]';(這里的數(shù)字代表的是該字段中包含了7,8,或9的記錄,也可以用[7-9]來表示,意在指定集合區(qū)間。
7.匹配指定字符以外的字符:“[^字符集合]”匹配不在指定集合中的任何字符。
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字段名 REGEXP '[^a-e1-9]';(這里面的數(shù)據(jù)表示包含a~e和數(shù)字1~9以外的記錄)
8.使用{n,}或者{n,m}來指定字符串連續(xù)出現(xiàn)的次數(shù)
”字符串{n,}"表示至少匹配n次前面的字符;“字符串{n,m}”表示匹配前面的字符串不少于n次,不多于m次。例如,a{8,}就表示字母a連續(xù)出現(xiàn)至少8次,也可以大于8次;a{3,7}表示字母a連續(xù)出現(xiàn)最少3次,最多不能超過7次。
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字段名 REGEXP' x{3,}'; (表示查詢該字段值出現(xiàn)字母x至少3次的記錄)
MySQL8.0 初級學習筆記(六)查詢數(shù)據(jù)相關教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mysql查询数据为0的所有字段6_MySQL8.0 初级学习笔记(六)查询数据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oracle recover redo,
- 下一篇: java web的友好页面_Java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