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内存
文章目錄
- 1.內存的定義
- 2.從寫程序到程序運行
- 3.邏輯地址和物理地址
- 3.1 邏輯地址/物理地址的定義
- 3.2 邏輯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轉換
- 3.2.1 絕對裝入
- 3.2.2 靜態重定位
- 3.2.3 動態重定位
- 4.鏈接的方式
- 4.1 靜態鏈接
- 4.2 裝入時動態鏈接
- 4.3 運行時動態鏈接
- 5.內存管理
- 5.1 內存保護
- 5.2 地址轉換
- 5.3 內存擴充
- 5.3.1 覆蓋技術
- 5.3.2 交換技術
- 5.3.3 虛擬內存技術
- (1)虛擬內存的概念
- (2)如何實現虛擬內存
- (3)請求分頁管理方式
- (4)頁表機制
- (6)缺頁中斷機構
- (7)地址變換機構
- 5.4 內存的分配和回收
- 5.4.1 連續分配管理
- 1 單一連續分配
- 2 固定分區分配
- 3 動態分區分配
- 5.4.2 非連續分配管理
- 1 基本分頁存儲管理
- 2 基本分段存儲管理
- 3 段頁式存儲管理
1.內存的定義
2.從寫程序到程序運行
3.邏輯地址和物理地址
3.1 邏輯地址/物理地址的定義
3.2 邏輯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轉換
3.2.1 絕對裝入
3.2.2 靜態重定位
3.2.3 動態重定位
4.鏈接的方式
4.1 靜態鏈接
4.2 裝入時動態鏈接
4.3 運行時動態鏈接
5.內存管理
5.1 內存保護
5.2 地址轉換
\qquad邏輯地址轉換為物理地址,三種轉換方式:絕地裝入、靜態重定位和動態重定位。
5.3 內存擴充
5.3.1 覆蓋技術
5.3.2 交換技術
5.3.3 虛擬內存技術
(1)虛擬內存的概念
(2)如何實現虛擬內存
(3)請求分頁管理方式
(4)頁表機制
(6)缺頁中斷機構
(7)地址變換機構
5.4 內存的分配和回收
5.4.1 連續分配管理
1 單一連續分配
2 固定分區分配
3 動態分區分配
5.4.2 非連續分配管理
1 基本分頁存儲管理
(1)基本概念
(2)如何實現地址轉換
(3)頁表
2 基本分段存儲管理
(1)基本概念
(2)段表
3 段頁式存儲管理
總結
- 上一篇: 数据库基础知识——初始MySQL
- 下一篇: linux的基础知识——信号的四要素和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