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子网掩码划分子网
分類IP地址的弊端
- 一個物理網絡不能過大,否則網絡性能很差,某個B類或A類IP網絡無法全部用于單個物理網絡
- 分類IP地址分配不合理,利用率低
- 分類IP地址設計的弊端 —— 不靈活,IP地址利用率不高
劃分子網的思路
網絡管理員將本應屬于一個物理網段的單個分類IP網絡劃分成多個子網,不同的子網對應不同的物理網段,不同子網之間的通信必須要經過路由器。
remember
10000000 (128)
11000000 (192)
11100000 (224)
11110000 (240)
11111000 (248)
11111100 (252)
11111110 (254)
11111111 (255)
小案例
1、 網絡號為192.168.1,子網掩碼為255.255.255.224,可以劃多少子網,每個子網多少主機?
255.255.255.224(224==》11100000),這是C類網絡
所以子網數 = 23
子網數 = 25 -2
2、 C類IP地址192.168.5.0, 如何劃分使得有20個子網,每個子網5臺主機
24 = 16 < 20 25 = 32 > 20
所以應該有五位,從上面的remember可以看出5個1對應的是248
這是看看主機號是不是也夠,23-2=6 > 5 ,
所以最終的子網掩碼就是255.255.255.248
子網掩碼為什么如此設計?
IP address AND subnet mask = Network address
193.154.34.129 255.255.255.192的網絡地址是?
思路:子網掩碼前面24位都是1,所以193.154.34.129不變。
129==》10000001
192==》11000000,與操作(0與任何數與都得0,1與任何數與都不變)之后得到10000000,所以網絡地址就是192.154.34.128
劃分子網后的分組轉發
這里有3個子網
現在主機H1要發送分組給H2
路由器R1逐項查找路由表,決定下一跳。路由器使用每行的子網掩碼與目標進行“與”操作,判斷結果和目的網絡地址是否相同。在這個例子中,會匹配R1路由表中的第二條路。因為H2的IP地址(目標IP地址)為128.30.33.138,128.30.33.138與路由表中的子網掩碼(255.255.255.128)做與操作,得到的是128.30.33.128,匹配第二項,選擇接口1轉發。
路由轉發的進一步討論
- 使用子網掩碼后,路由表是否可能出現多條同時匹配的路由?
| 128.30.33.0 | 255.255.255.0 | 接口0 |
| 128.30.33.128 | 255.255.255.128 | 接口1 |
| 128.30.36.0 | 255.255.255.0 | R2 |
在這張路由表中,IP為128.30.33.138的地址既匹配第一條路又匹配第二條路,出現了多條同時匹配的路由。
前綴表示法
128.30.33.0/24 => (24是因為子網掩碼有24個1)
128.30.33.128/25 => (25是因為子網掩碼有25個1)
所以可以看出,下面這個網絡是上面這個網絡的細分子網
結論:
- 可能,如果出現,采用掩碼最長前綴(掩碼中1的個數)匹配原則選擇路徑。若掩碼前綴相同,則采用網絡負載均衡的方式轉發
- IP地址的前綴表示法:128.30.33.128/25表示的IP地址的掩碼為255.255.255.128
在這個例子中,IP地址128.30.33.138同時匹配第一條和第二條路由,由于第二條路由的掩碼前綴為25,長于第一條路由,因此選擇第二條路由。
路由表原理
3條法則
- 每臺路由器根據其自身路由表中的信息獨立作出決策
- 一臺路由器的路由表中包含某些信息并不表示其他路由器也包含相同的信息
- 有關兩個網絡之間的路徑的路由信息并不能提供反向路徑(即返回路徑)的路由信息
關于路由的說明
目標網絡路由
- 最常見的路由項,能匹配一個網絡的IP地址
特定主機路由
- 只能匹配某個特定的主機IP的路由,優先級最高
默認路由(缺省路由)
- 可以匹配所有IP地址的路由,優先級最低
| 128.30.33.128 | 255.255.255.128 | 接口0 |
| 128.30.33.111 | 255.255.255.255 | 接口1 |
| 0.0.0.0 | 0.0.0.0 | 接口2 |
子網掩碼的作用
- 劃分子網,便于管理,提高IP地址利用率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利用子网掩码划分子网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数据库基础知识——TCL语言
- 下一篇: 决策树简介与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