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考前冲刺第一章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1.原碼表示法和補碼表示法是計算機中用于表示數據的兩種編碼方法,在計算機系統中常采用補碼來表示和運算數據,原因是采用補碼可以簡化計算機運算部件的設計。
在計算機中,各類運算都可以采用補碼進行,特別是對于有符號數的運算。在計算機設計補碼的目的:一是為了使符號位能與有效值部分一起參加運算,從而簡化運算規則,是運算部件的設計更簡單;二是為了使減法運算轉換為加法運算,進一步簡化計算機中運算器的線路設計。因此在計算機系統中采用補碼來表示和運算數據,原因是采用補碼可以簡化計算機運算部件的設計。
2。浮點數的表示形式:
其中r是浮點數階碼的底,與尾數的基數相同,通常r=2。E和M都是帶符號位的定點數,E叫做階碼,M叫做尾數。浮點數的一般格式如圖所示,浮點數的底是隱含的,在整個機器數中不出現。階碼的符號位為Es,階碼的大小反映了在數N中小數點的實際位置;尾數的符號位為Ms,他是整個浮點數的符號位,表示了該浮點數的正、負。浮點數的大小由階碼部分決定,精度由尾數部分決定。
?
3.若某無條件轉移匯編指令采用直接尋址,則該指令的功能是將指令中的地址碼送人PC(程序計數器)。
4.在CPU中用于跟蹤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PC。
5.總線復用方式可以減少總線中信號線的數量,提高總線的利用率。
6.相聯存儲器按內容訪問。
7.若內存容量為4GB,字長為32,則地址總線和數據總線的寬度都是32位。沒有30位的總線
8.若某計算機系統的I/O接口與主存采用統一編址,則輸入輸出操作是通過訪存指令來完成的。
9.按尋址方式劃分,存儲器可分為:順序存儲(如:磁帶機),直接存儲器(如:磁盤、硬盤、光盤),隨機存儲器(如:內存、U盤)。
10.冗余技術一般包括時間冗余、信息冗余、結構冗余和冗余附加技術,其中結構冗余按照工作方法可以分為靜態、動態和混合冗余。
11.控制器是分析和執行指令的部件,也是統一指揮和控制計算機各個部件按時序協調操作的部件。
控制器的組成包括如下部分:1)程序計數器PC;2)指令寄存器IR;3)指令譯碼器;4)時序部件;5)程序狀態字寄存器PSW;6)中斷機構。
12.RISC(精簡指令系統計算機)的設計原則有:
1)只使用頻度高的及最有用的指令,一般為幾十條指令
2)指令格式簡單化、規格化
3)每條指令在一個機器周期內完成
4)只有存數和取數指令訪問存儲器
5)以最簡單、有效的方式支持高級語言
13.系統響應時間是指用戶發出完整請求到系統完成任務給出響應的時間間隔。作業吞吐量是指單位時間內系統完成的任務量。若一個給定系統持續地收到用戶提交的任務請求,則系統的響應時間將對作業吞吐量造成一定影響。若每個任務的響應時間越短,則系統的空閑資源越多,整個系統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任務量將越大;反之,若響應時間越長,則系統的空閑資源越少,整個系統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任務量將越小。
?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pushudepu/p/5991994.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软考考前冲刺第一章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t-stalk
- 下一篇: 【VS开发】CTimeSpan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