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第四章内容总结
?? 這一章主要講的是溝通問題,再做一個項目時,最重要的就是理解用戶的要求,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就是溝通。
???而在現實中,其實真正與客戶面對面溝通的機會是非常少的,所以,要想辦法在最短的時間,最有效率的理解客戶的意圖。理解客戶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提問,把自己不明白的需求提出。提問也是有技巧的:
???首先調查客戶在公司層面的外在表現、內部機制和運營管?理手段。?客戶在項目中既已明確的需求和可能發生的需求,以及客戶圍繞其公司行為(和方向)所提出的需求。這樣我們就了解了客戶項目中所有會產生需求的信息點。之后就設計提問,每一個提問涵蓋盡可能多的信息點,盡可能的具有發散性以便形成更多的推論和假設。我們把這些做成項目概要用?mail?提交給客戶,并在第二天電話回訪他。他以口頭的形式回復了這封mail,這讓我們盡可能地得到了項目在方向上修正。?
???這只是前期的不見面的溝通,而真正的重頭戲則是面對面的溝通。但由于客戶的時間問題這樣的機會是很稀少的。所以,面對面溝通也是最需要珍惜的溝通機會。得到的每一次溝通機會,都是向客戶了解更深層次的需求的機會,因此最好在見到客戶之前,你就已經設計了所有的問題和提問方式。?
???溝通也不只涵蓋與客戶的溝通,也涵蓋與“后人”溝通。我們做項目的時候,如果也不留下歷史記錄?(History),那么以后別人來看這個項目,也會是兩眼一抹黑,要么就象司馬遷一樣“存而不論”,項目便就此中止;要么就象“夏商周斷代工程”一樣,花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攻關。
???一般來說,維護舊項目比做出新項目更難。所以,我們要在做新項目的時候就要為以后維護時的方便做準備。要為“項目維護”這種還不存在的角色,留下一個溝通、對話的渠道。
???這種東西與我們現在編程所用的注釋聽起來簡直一摸一樣,然而歷史記錄(History)與注釋(Comment)不是一回事。代碼中的注釋是為閱讀代碼而留備的,而History?是為整個項目而記錄的。書上有相關記錄的例子,如:
?????????????需求階段:與誰聯系,聯系方式、過程、結果以及由此引發的需求或變更;
?????????????設計階段:如何進行設計、最初的構架、各個階段的框架變化、因需求變更????
?????導致項目結構上的變化(有助于了解構架的可擴充性);
?????????????開發階段:每一種技術選型的過程、每一種開發技巧的細節和相關文檔、摘
?????引的每一段代碼、算法、開發包、組件庫的出處和評測;程序單元的測試框架;每一
?????個設計和構架變更所導致的影響;?
?????????????測試階段:還記得測試用例和測試報告嗎?那是?最好的?history?之一。
?
????最后,溝通是具有目的性的,如果在沒有明確目的的情況下與客戶溝通,那將是浪費客戶和自己的時間。這種目的,可以是了解項目的訊息、挖掘潛在的項目??最末了,?才是交流感情。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hehejeson/articles/4899042.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大道至简》第四章内容总结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