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应用 | 用知识图谱玩唐诗,“唐诗别苑”附庸端午节的别样风雅!
本文轉(zhuǎn)載自公眾號: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國家工程實驗室 。?
端午節(jié)在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等。端午節(jié)起源于中國,是古代百越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jié)日。五月初五也是緬懷偉大的詩人屈原的日子。
此外,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重要的日常生活使命,那就是“全民衛(wèi)生日”。《夏小正》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歲時廣記》卷二十二“采雜藥”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采雜藥,可治百病。”所以端午這天,人們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要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shù)、白芷,喝雄黃酒,就是為了防病治病。全唐詩中對這一習俗就有記載,殷堯藩的《端午日》中寫道:
?
少年佳節(jié)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此處的“艾符”指艾草和驅(qū)邪符,端午日掛在門上以辟邪。“蒲酒”即菖蒲酒,古人有端午節(jié)飲菖蒲酒的習俗。“艾符”和“蒲酒”都有祛病消災之用。
除了這首《端午日》,唐詩中還有很多關于端午佳節(jié)的詩篇,我們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智能技術(shù)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發(fā)的“唐詩別苑——基于知識圖譜的全唐詩語義檢索與可視化平臺”搜索到了相關信息,試抄錄幾首,與大家分享。
端午安康
端??午?
唐·李隆基
?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解析:端午節(jié)為農(nóng)歷五月初五,五月是仲夏,白晝越來越長,所以說“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時當端午,用鹽佐食梅子,飲酒歡樂,木槿茂盛,蘆葦發(fā)出清香,心情愉快的唐明皇祝愿天下安康長壽,以顯示皇恩浩蕩。
競渡歌(節(jié)選)?
唐·張建封
?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lián)浔窍?#xff0c;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橈。
解析:這首詩是寫“競渡”的名篇,把競渡活動寫得最為傳神,洋洋灑灑幾十字,把競渡的激烈場面、圍觀的喧囂氛圍描寫得淋漓盡致。
端午日禮部宿齋
有衣服彩結(jié)之貺以詩還答?
唐·權(quán)德輿
?
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
彩縷同心麗,輕裾映體鮮。?
寂寥齋畫省,款曲擘香箋。
更想傳觴處,孫孩遍目前。?
解析:唐人有端午節(jié)贈物的習俗,不僅在君臣之間,一般社會成員和家人之間也有。權(quán)德輿做官需要值班,不能和家人一起過端午,家人就送來了衣服(輕裾)和彩結(jié)(彩縷)等節(jié)日禮物。
表夏十首(其十)?
唐·元稹
?
靈均死波后,是節(jié)常浴蘭。
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
哀哉徇名士,沒命求所難。
解析:“浴蘭”指古人端午節(jié)“浴蘭湯”的習俗,用草藥煎湯淋浴。因為粽子用絲線纏裹,所以說“彩縷碧筠粽”。早期的粽子是用黍米做的,也稱粽子為“角黍”。唐代開始用糯米代替黍米來制作粽子,色澤變白,味道香甜,所以形容粽子為“香粳白玉團”。
五??絲?
唐·褚朝陽
?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
?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zhì),列匹美于姬。
?錦繡侔新段,羔羊?qū)嬇f詩。?
但夸端午節(jié),誰薦屈原祠。
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解析:這里的“五絲”就是指百索、長命縷,表達了人們對長壽的一種期盼,反映出唐人樂生、重生的人生態(tài)度,他們追求幸福快樂的生活。
這么多詩人的作品,如果一個個地去檢索,很花時間和精力,幸好小編機智地使用了一種最新的檢索技術(shù),海量信息,唾手可得,還有可視化信息呢。這項技術(shù)就是“唐詩別苑”——基于知識圖譜的全唐詩語義檢索與可視化平臺,它用最新的前沿技術(shù)玩轉(zhuǎn)唐詩,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唐詩別苑
基于知識圖譜的全唐詩語義檢索與可視化平臺
?
功能一:語義檢索——“沒有你找不到的唐詩”
?
1.查詢詩人信息或作品,可輸入其名字或別號,如“李白”、“詩仙”
?
?2.查詢詩人交游狀況,可輸入形如:
“李白的好友”
“寫給白居易的詩”
“白居易寫給元稹的作品”
?
3.?查詢詩歌地點、風格、主題、題材、意象、教學階段等信息,可輸入相關標簽或?qū)⑵浣M合,例如:
“李白的廬山詩”
“與陜西省相關的唐詩”
“風格質(zhì)樸的愛情詩”
“關于節(jié)氣的作品”
“適合小學生背誦的詩歌”
“中學階段描寫秋天的詩”
?
功能二:知識圖譜可視化——“原來唐詩可以這么玩”
?
1.動態(tài)詩人社交網(wǎng)絡:一眼看到誰是社交小王子
2.詩人遷徙游歷圖:唐代最厲害的驢友是誰?等待你來挖掘
3.作品地域熱點圖:哪里最令唐朝詩人駐足流連?
4.詩人知識圖譜:詩人信息一網(wǎng)打盡
?
怎么樣,是不是很有意思?
既有知識性,又有趣味性
學習效率一下提高啦
小編迫不及待地想試試了!
歡迎訪問網(wǎng)站:
http://aied.bnu.edu.cn/poem
一起玩轉(zhuǎn)唐詩!
長按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OpenKG.CN
中文開放知識圖譜(簡稱OpenKG.CN)旨在促進中文知識圖譜數(shù)據(jù)的開放與互聯(lián),促進知識圖譜和語義技術(shù)的普及和廣泛應用。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 OpenKG 博客。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领域应用 | 用知识图谱玩唐诗,“唐诗别苑”附庸端午节的别样风雅!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深入理解K-Means聚类算法
- 下一篇: 肖仰华 | 基于知识图谱的问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