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内鬼,来点ICML/ACL审稿人笑话
文 | Sheryc_王蘇
最近,如果你的小伙伴突然沒時間陪你出來玩了,請不要擔心,ta可能正在與ICML/IJCAI/ACL的審稿人斗智斗勇。
過去的一周里,機器學習頂會ICML、人工智能頂會IJCAI和NLP頂會ACL扎堆放出審稿人意見,有人歡喜有人愁。不過,雖然作者們在rebuttal頁面上有回復的字數限制,但推特和reddit上對審稿人的吐槽可不算字數。不來一起看看今年的迷惑審稿人大賞么?
舉例說明型
1
第一份paper,給火箭畫了張草圖:不行,設計的東西不像鳥一樣有翅膀,實驗結果也沒有,reject。
第二份paper,根據草圖用通心粉造了個模型:不行,只是在草圖基礎上平凡的小改進,也沒有實驗,reject。
第三份paper,根據模型造了個真火箭:不行,只是在模型基礎上的小改進,而且沒有在空間站做實驗,reject。對了,和深度學習也沒關系,strong reject。
反面教材型
2
x就是個寫paper的,他懂什么自己的論文!沒有人比我更懂x的論文!
3
作者和審稿人里總有一個是錯的,做好覺悟吧!
4
去年當作反面教材的今年還是會出現,果然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
意見矛盾型
5
總結:這篇論文的工作處在新穎與不新穎的疊加態中。
6
這篇論文的創新點我在讀到這篇論文的時候也想到了!所以不算創新!
7
對相關問題有重大貢獻,不錯,拒。
8
審稿人:rebuttal前“我怎么可能錯呢!(自信)” rebuttal后“嚶嚶嚶讓我重新組織一下語言quq”(雖然是去年的但實在是反差萌)
審稿日常型
9
審稿人評分的信息熵高說明評審意見傳遞的信息量大,好像也不是什么壞事(劃掉)
10
如果像前幾年的其他會一樣有長文轉短文就好了,結果長文轉短文,短文還是短文。
11
一個說新穎又有趣,一個說在已有方法基礎上創新性不大,一個說自己早就做過了,你們三個怎么回事?(不過說新穎又有趣的最后也只給了borderline分)
苦中作樂型
12
審稿結果出來:我就笑笑,我不說話。
13
開始寫rebuttal:網上的貓貓圖是支持我寫下去的最大動力。
14
rebuttal寫到一半:無 力 反 擊
15
仔細思考:算了,放棄掙扎了,轉投了。
真誠建議型
16
雖然感覺這個把rebuttal改為電話會議的方式很新穎,但仔細一想,這不就是論文答辯嘛。
寫在最后
以上內容純屬整活,不過對于目前越來越火爆的機器學習領域,如何應對快速增長的投稿量一直是讓主辦方和研究者頭疼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研究者提出了能自動審閱論文的審稿系統,有主辦方提出了基于論文摘要的summary reject(例如IJCAI),但一直都沒有得出一個令大家十分滿意的方案。
不過,改變可能就此開始:近兩天,有學者針對“如何改進大型會議的審稿模式”在推特上分享了一個人人可編輯的谷歌文檔鏈接,邀請大家集思廣益。目前該文檔已經收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研究者的超過17條審稿模式改進建議,如果你也有什么好想法或者意見的話,可以在里面補充一下,說不定今后各大頂會的審稿模式就能因為你的建議而改變(=?ω?=)
文檔鏈接: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j7Mn2ZkquSzWJ_EzxdXBP3z_JQtrSeUa-CQ0gotAuYw/edit
在最后的最后,祝各位投ICML/ACL/IJCAI的小伙伴都能有個好的結果鴨!(=?ω?=)
萌屋作者:Sheryc_王蘇
北航高等理工學院CS專業的市優秀畢業生,蒙特利爾大學/MILA博士生,資深ACG宅,目前作為實習生在騰訊天衍實驗室進行NLP研究。雖主攻NLP,卻對一切向更完善的智能邁進的系統和方向充滿好奇。如果有一天N寶能真正理解我的文字,這個世界應該會被賣萌占領吧。(還沒發過東西的)知乎ID:Sheryc
作品推薦:
NLP未來,路在何方?12位巨佬聯名指路!
這幾個模型不講“模德”,我勸它們耗子尾汁
后臺回復關鍵詞【入群】
加入賣萌屋NLP/IR/Rec與求職討論群
后臺回復關鍵詞【頂會】
獲取ACL、CIKM等各大頂會論文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无内鬼,来点ICML/ACL审稿人笑话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抓住训练集中真正有用的样本,提升模型整体
- 下一篇: 论文拒稿的评价可以有多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