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计算机课上渗透德育教育初探,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德育渗透的案例初探...
然而現實情況是部分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往往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常常偏重于教學而輕視了德育教育,有些學生“以分為命根兒”,屬于典型的“兩耳不聞窗外事
一心只讀圣賢書”,有些則“頑劣難化”,很明顯是道德情操培養的缺失、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沒有完全跟進?;诖朔N現狀,為進一步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滲透德育教育,我從以下幾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和探討。
一、落實立德樹人理念,提高教師道德素養
俗話說:學高為師,德高為范。高尚的師德可以起到示范引領作用,我作為一名道德與法治教師兼班主任,在近30年的教學實踐中深深懂得德育教育對孩子們的重要性。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要義是落實“立德樹人”。立德樹人是具有中華文化特色和時代特點的育人模式,教師在培養不同素養學生的過程中應該予以不同的引導途徑,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道義擔當。由于德育教學的引導者是教師,所以“打鐵先要自身硬”,教師要想在道德與法治中順利滲透德育,不讓學生感到突兀,首先教師就必須是一位在學生眼中道德高尚,情感充沛,知識淵博,有親和力的老師,處處做學生表率,從而潛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學生。
二、科學制定教學目標,明確學生培育方向人的培養是一個艱巨而又漫長的過程。德育滲透就是要把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滲透到這一過程之中。科學合理制定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學習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也是教學活動的達成點。目標的制定要兼顧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并結合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學科目標、單元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具體而細致。道德與法治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注重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十分必要。我身為班主任常常帶領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如文明城市創建志愿者活動、校外拓展訓練活動等等,來培養學生志愿、友愛、團結、互助、合作、奉獻的精神。
三、積極創設真實情境,努力搭建育人平臺
孩子們知識的獲得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實現,老師的創設情景教學作用很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扮演的角色是為學生提供一個范式,引導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由此判斷學生的行為動機、觀察學生的思維養成,最終引領學生實現學科所要達到的核心素養。比如針對網絡上熱議的“老年人跌倒該不該扶”的問題,教師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表演和觀看的過程中,分析各類現象的成因,對于這些行為可能引發的社會影響進行討論,并從中得到啟示。進而結合教材《伸出你的手》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要求,通過教師的點評、指導和和引領,學生會在一系列精辟入里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識和法制觀念,提升個人素養,深刻認識到關愛他人、建設和諧社會每個社會成員都責無旁貸。老人摔倒必須要扶,但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自我傷害,自我保護也要時刻銘記于心。四、善于挖掘德育素材,盡力回歸社會本真
社會是多面的、復雜的,而教材只是社會的縮影,學生如何通過教材獲取科學文化知識,提高道德修養,認識社會本質,這需要教師有效利用教材滲透德育思想,充分挖掘和利用社會資源,以實踐活動為載體,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走向廣闊社會。在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四單元《生命的思考》的學習過程中談到要珍視生命的話題時,剛好有陳某、張某等幾位同學有抽煙、喝酒及夜不歸宿等問題,更為嚴重的是他們還參與打架斗毆、用刀自殘等惡劣行為。為了讓他們認識到這既是對生命的極度不負責任,也是對法律的藐視,我非但沒有對這些“問題學生”簡單粗暴地批評教育后推給社會,反而有禮有節地采取以下措施對學生進行教育:一是面對面談話,指出其錯誤及危害,要求學生立即停止錯誤做法并改正;二是做好家校溝通,家校聯合管理;三是聯系社會熱點事件“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案件進行珍愛生命教育,該案中,乘客劉某因錯過下車點,要求司機停車讓自己下車,公交司機冉某以此處無站臺不得停車為由,而未停車,結果劉某一時情緒失控,與公交司機冉某發生互毆,造成公交失控,致使車輛與對向正常行駛的小車發生撞擊后墜江,造成15人死亡的重大安全事故。揭示了沖動是魔鬼的慘痛教訓,是不珍愛生命的典型表現。打架斗毆、自殘等行為,既是對自己生命不負責任,也是對他人生命不負責任;四是針對課本“如何珍愛生命”的話題進行集體討論,讓大家暢所欲言、發表意見。在交流討論中,陳、張等同學,對所犯錯誤有了深刻的認識和醒悟,悔不當初,下決心表示要徹底痛改前非,全班同學都受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通過在教材中滲透德育教育做法,學生受到指正,教師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也加強了學生的道德意識。自這以后班上再也沒有發生過打架斗毆等惡劣的違紀違法行為,班上學習氛圍也逐漸濃厚起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作為長期奮戰在教育一線的從業者,我深諳德育教育之道,多年來力圖打破行業壁壘,也逐漸摸索出將德育滲透于學科教育之中的途徑。為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道德意識、自主養成對客觀世界的態度,進而達成我們學科的德育教育、德育滲透的目標,我必將在這條漫漫道路繼續求索。
參考文獻:
[1]余先強.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8(37):73.
[2]劉建德.道德與法治:課程定位與演繹——以初中道德與法治為例[J].中小學德育,2018(02):26-29.
創作挑戰賽新人創作獎勵來咯,堅持創作打卡瓜分現金大獎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如何在计算机课上渗透德育教育初探,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德育渗透的案例初探...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eetCode之最小路径和
- 下一篇: PAT乙类1013 数素数 (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