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的面向对象:类与对象(重点!!!)
Python中重點與難點,必須熟練掌握!!!
一、面向對象
1、面向對象概念
面向對象(Object Oriented,OO)是軟件開發(fā)方法,是一種思想。面向對象的對象是指客觀世界存在的事物。
我們之前編程所熟悉的思路叫做面向過程,我們之前在編碼的時候完成一個小案例、一件事情是按照一定的順序,從頭到尾一步一步的做下去,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一直到事情結束。這種思路比較好理解,也是我們在做一件事的時候的思路。
而面向對象則是將一個項目、或者一件事分解稱一個個更小的部分,每一部分負責什么方面的功能,然后再將這些部分組合在一起合成一個整體,從而解決問題。
這兩種都是比較常用的方法,都能達到通過計算機解決問題的目的。
2、類和對象概念
類和對象是面向對象最重要的兩個概念。
對象是面向對象編程的核心,在使用對象的過程中,為了將具有共同特征和行為的一組對象抽象定義,提出了另外一個新的概念——類。
什么是類呢?
| 類(Class)是面向對象程序設計(OOP,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實現(xiàn)信息封裝的基礎。類是一種用戶定義類型,也稱類類型。每個類包含數(shù)據(jù)說明和一組操作數(shù)據(jù)或傳遞消息的函數(shù)。類的實例稱為對象。 類的實質是一種數(shù)據(jù)類型,類似于int、char等基本類型,不同的是它是一種復雜的數(shù)據(jù)類型。因為它的本質是類型,而不是數(shù)據(jù),所以不存在于內存中,不能被直接操作,只有被實例化為對象時,才會變得可操作。 類是抽象的,在使用的時候通常會找到這個類的一個具體的存在,使用這個具體的存在。一個類可以找到多個對象。 |
類只是定義了某個事物應該是什么樣,具體來講,也就是說該事物具有那些行為和屬性。它只是一種抽象的定義,并不是某個具體的事物。但是我們可以根據(jù)類來創(chuàng)建具有類定義的屬性和行為的具體事物。
什么是對象呢?
| 某一個具體事物的存在 ,在現(xiàn)實世界中可以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可以是直接使用的。 |
一句話:類就是創(chuàng)建對象的模板。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python中的面向对象:类与对象(重点!!!)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inux忘记mysql密码_Linux
- 下一篇: 前端:实现div等块元素添加X轴滚动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