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多个字段_【博客翻译】建筑物轮廓线提取以及损坏分类
原文鏈接
原作者:Rohit Singh, Sandeep Kumar貢獻者:Vinay Viswambharan, Divyansh Jha, Shivani Pathak, Daniel Wilson.
翻譯:荊雪涵
在今年的 Esri 用戶大會上,USAA 展示了基于 ArcGIS 深度學習能力,對 Woolsey 火災進行自動化損害評估的應用。該項目是災害上報流程的一項重要任務,結(jié)合深度學習技術(shù)可以提高災害上報流程的效率。本文介紹如何使用深度學習技術(shù),檢測出在災害中受到損害的建筑物。
基于無人機影像以及深度學習的損害評估
深度學習技術(shù)通過訓練數(shù)據(jù),學習圖像中的特征。為了訓練我們的深度學習模型,我們需要將無人機影像中的受損建筑物的形態(tài)輸入模型中。我們使用 ArcGIS Pro 人工標注了幾百個建筑物的無人機影像,將這些建筑物分為“受損”和“未受損”兩類。在已有的建筑物輪廓線要素類中,我們新建了一個屬性字段來保存建筑物的受損情況。
導出訓練樣本
使用 ArcGIS Pro 里的 Export Training Data For Deep Learning 工具,我們可以導出“標簽瓦片”格式的訓練樣本。ArcGIS Pro 現(xiàn)在支持導出“標簽瓦片”格式的訓練樣本。
受損 & 未受損建筑物影像訓練損害分類模型
我們準備好訓練數(shù)據(jù)之后,就可以使用 ArcGIS Notebooks,以及 Python API 中的 arcgis.learn 模塊來訓練模型。整個過程只需要10-12行代碼,代碼如下。
損害分類模型訓練代碼ArcGIS Notebooks 預裝了一些深度學習模型,不需要額外配置。使用 ResNet34 訓練的模型,可以達到99%的準確率。眾所周知,深度學習處理此類圖像分類任務的效果一向都很好。
建筑物損害分類 - 紅色為受損建筑推斷預測
Notebook 運行完成后,我們會得到一個訓練好的模型,以及更新后的建筑物輪廓線要素類,要素類中包含兩種建筑物損害狀態(tài)“受損”,“未受損”。我們將所有結(jié)果可視化生成網(wǎng)頁地圖,建筑物損害分類地圖鏈接請戳這里。
損害分類建筑物輪廓線以及影像由于地產(chǎn)開發(fā),建筑物輪廓線要素類得不到及時更新,反映不了最新的建筑物輪廓狀況。實時更新的數(shù)據(jù)通常需要花費很多人工成本。那么,我們是否可以用深度學習技術(shù)從影像中提取建筑物輪廓線呢?當然可以,各位看官請繼續(xù)往下讀。
提取建筑物輪廓線
我們使用已有的建筑物輪廓線作為訓練數(shù)據(jù),來訓練提取建筑物輪廓線的深度學習模型。這次的模型是基于像素的分類模型,即,影像中包含建筑物的像素將被歸為“建筑物”類別。
基于像元分類提取建筑物輪廓線導出訓練數(shù)據(jù)
使用 ArcGIS Pro 我們可以導出“分類瓦片”格式的訓練數(shù)據(jù)樣本。我們將已有的建筑物輪廓線的矢量數(shù)據(jù)柵格化后,使用 ArcGIS Pro 中的 Export Training Data For Deep Learning 工具即可導出訓練樣本數(shù)據(jù)。
訓練模型
模型訓練過程并不復雜。在 ArcGIS Notebooks 中,使用 arcgis.learn 模塊中的 U-Net 模型就可以進行像素分類。
訓練 UNetClassifier 提取建筑物輪廓線訓練好的模型可以從影像中提取出建筑物的部分,使用 arcgis.learn 模塊可以保存訓練好的模型,模型后期可以在 ArcGIS Pro 中使用。
提取建筑物輪廓線
影像 - 柵格掩膜 - 建筑物輪廓線使用 Classify Pixels Using Deep Learning 工具,可以生成建筑物輪廓的柵格數(shù)據(jù),后期可以使用 ArcGIS Pro 將柵格數(shù)據(jù)轉(zhuǎn)化成建筑物輪廓線的矢量數(shù)據(jù)。我們使用 Model Builder 設(shè)計整個流程。使用 Model Builder 方便研究者重復運行,方便研究者調(diào)試參數(shù)。
Model Builder最后提取的輪廓線結(jié)果如下。
自動化提取建筑物輪廓線最終結(jié)果的可視化地圖請戳此鏈接。自動化提取如此高精度的建筑物輪廓線無疑是對 AI 技術(shù)的肯定。ArcGIS Pro 中各種工具使得該流程格外簡單清晰。
推斷預測
最后,我們結(jié)合 ArcGIS Enterprise 中的分布式 RasterAnalytics 功能,提取研究區(qū)域內(nèi)60,000多個建筑物輪廓線,整個過程只需要20分鐘,也就是說每分鐘提取3000多個建筑物輪廓線。
在災害應對中,時間就是生命,爭取更多時間便可以更高效的處理保險上報請求,提供更有效的援助。深度學習技術(shù)無疑是災害應對中的救世主。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提取多个字段_【博客翻译】建筑物轮廓线提取以及损坏分类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TypeError: object of
- 下一篇: 【Pytorch神经网络理论篇】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