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判断对象是否实例化_Python判断对象是否相等及eq函数的讲解
摘要
什么是python對象的標識
python對象相等的判斷
自定義python對象相等的條件
python對象的標識
python對象標識就是python對象自身的要素,python對象主要有3要素:
id:相當于對象在內存中的地址,相當于c的指針,可以用id(對象)來獲取。
類型:python的基本對象有Number、String、List、Tuple、Set、Dictionary六種,當然還有對象的實例化,他們的類型就是對象的類名。可以通過type(對象)來獲取。
值:對象的值,不解釋- -。
對象相等的判斷
python中的對象是否相等有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是否是同一個對象,及在內存中是否共用一個內存區域,用is判斷,另一個是對象的值是否相等,用==判斷。
我目前用的最多的就是python對象的比較,即比較兩個python對象是否相等,看個例子: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name,age,sex):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sex = sex
def __eq__(self, *args, **kwargs):
return object.__eq__(self, *args, **kwargs)
like = student("like",25,"male")
xue = student("xue",23,"female")
dong = student("like",25,"male")
print(like is xue) #False
print(like is dong) #False
print(like == dong) #False
這里有兩個student類的實例化對象,like和xue很明顯是兩個不同的對象,他們的不同體現在所占內存地址不同且對象的屬性也不同。
like和dong雖然屬性相同,但是is和==兩種判斷的結果也都為false,在實際情況中,我們大多都希望like和dong屬性相同,就認為是同一個對象,所以我們需要重寫類的eq方法: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name,age,sex):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sex = sex
def __eq__(self,other):
return self.__dict__ == other.__dict__
print(like == dong) #True
調用一個對象的dict方法可以用字典的形式輸出其屬性列表,由于兩個對象的屬性相同,所以==運算為True。
自定義python對象相等的條件
當然在實際情況下,可以更靈活的定義兩個對象相等的條件,比如名字一樣就認為相等。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name,age,sex):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sex = sex
def __eq__(self,other):
return self.name == other.name
like = student("like",25,"male")
dong = student("like",23,"female")
print(like == dong) #True
實際場景
在實際應用中,有一個場景是處理對象是否在list里,不在就加入。
like = student("like",25,"male")
dong = student("like",25,"male")
list1 = []
list1.append(like)
if dong not in list1:
list1.append(dong)
print(len(list1)) #1
list的in操作就是通過==來判斷是否在list中。
總結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全部內容了,希望本文的內容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謝謝大家對腳本之家的支持。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查看下面相關鏈接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python判断对象是否实例化_Python判断对象是否相等及eq函数的讲解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javascript option 菜单
- 下一篇: 数值字符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