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翻译专业院校,2017年北大计算机辅助翻译考研经验分享
2017年北大計算機輔助翻譯考研經驗分享
【摘要】筆者完美地將自身優勢與興趣相結合,最終成功折桂北大計算機輔助翻譯。?擇校(興趣+優勢)其實我最開始考研的目標并不是北大的計算機
作者
hhhhhh1111
次閱讀
2017-07-06
【摘要】筆者完美地將自身優勢與興趣相結合,最終成功折桂北大計算機輔助翻譯。
?擇校(興趣+優勢)
其實我最開始考研的目標并不是北大的計算機輔助翻譯,而是北師大的比較教育學,因為個人而言對教育有著執念,所以從大三上就決定考北師大,書都買好了,也準備了好幾個月,但是后來親自去北師實地考察了一次,感覺不是我喜歡的類型,同時從學長那里又了解了這個專業的具體情況,得知研究生基本就是和導師做課題,沒有太多的實踐機會(如去某個學校具體考察研究,ps我本人比較喜歡去實踐),而教育學院下的其他專業雖有這類機會,但是不能發揮本科專業的優勢,于是乎我毅然決然的放棄了。
后來在老師的介紹下我開始了解了北大的CAT,這個專業是個交叉學科,計算機+翻譯。因為我高中的時候數學就很好,高考數學考了140+,大一的時候學計算機,尤其是做課設的時候,對編程印象深刻,再加上大學輔修了管理,所以我覺得這個專業很對我的胃口。
再后來2016年的4月份,參加了一次語言服務企業的論壇,從行業大牛的口中了解到計算機輔助翻譯,很有前景,也使我更加堅定了這個選擇;然后我陸續從網上看了很多的帖子也加了一些北大往屆的學長。通過這種種了解,我覺得這個專業非常適合我,所以便決定走上了考研CAT之路。
?準備
在備考之前,我覺得首先要對自己進行深入的分析,以我自己為例。首先,考研有四科,政治,英語一,計算機基礎綜合,英漢互譯。而我是個英專的學生,這四科之中有兩門和英語有關,那就是英語一和英漢互譯。其中英語一的題目客觀題偏多,也就是選擇占了很大一部分,而客觀題有什么好處呢,那就是自己寫完就能確定寫的對還是不對,也就是主觀性小(因為作文和翻譯,很大程度會受判卷老師的主觀情緒影響,且北京壓分),而英漢互譯主觀性是最強的,也就是自己的控制度最小的,寫完了,可能得很高,也可能得很低。
其次,要知道英語一是非英專的學生考的,這對于英專的同學來說,便是自己優勢,但是不能自以為是,覺得自己英語底子好,很容易得高分。所以,從一開始,我就很重視這科,把目標定在了80;英漢互譯,因為可控度太小,但是自己學了四年的英語,有一定的基礎所以把目標定在了120.政治,每個人都考,所以按部就班即可,65-70應該可以達到;計算機,數理科,可控性大,且自己的理科思維還不錯,相信準備的好便是高分,但是因為自己已經兩年沒學,所以目標是125。
綜上可以看出來,通過我對自己的了解我為自己制定了相應的目標,這個目標不低不高,能通過自己可以達到,但又有努力的空間。65-70+80+125+120=390-395最后我的成績是65+81+117+11=378可以看出雖然專業課稍微有些出入,但是大體上這個目標指定的還是比較成功的。
在加一句,往屆的最高錄取分數是370(當年比較特殊,具體原因不再解釋,感興趣的自己去了解),去年是325,今年是330-340左右吧(其實我本來推測的是360分左右)。總而言之,也就是如果我考了我的目標分數,不論當年的分數線是高還是低,我都是能進復試的(當時進復試是我唯一的目的)。
?備考
政治
就跟著肖秀榮就好,基本他的書我都買了(其中那個超級厚的,忘記名字了,第一遍開始的早的話,比如9月或9月之前,可以邊看這個,邊做1000題,如果沒時間的話,風中勁草出來了,直接看風中,然后做1000題)
其中最最最重要的就是1000題,我做了3遍,如果有余力的話,可以做一下別的選擇題。得選擇者得政治!!!其實吧,原理還是我之前提到的,選擇屬客觀題,主觀性小,對就是對錯就錯,不受判卷老師的影響,可控性大。
至于大題的話,肖四肖八的大題一定要背一下,早入手,早開始背誦,不要拖。在背熟了肖四肖八的基礎上,可以去背誦一些別的。
然后在加上風中勁草,這個一定要買了背,建議第二遍1000題的時候,就邊看風中勁草邊做題。
我自己是9月開始看的政治,第一遍,肖秀榮的大厚書+1000題(錯題標出來);第二遍風中+1000題(主要看錯題),第三遍,1000題(在看一遍錯題)
最后一個月就是背誦肖四,肖八的大題(不是生背,邊縷思路,邊記憶)。
英語一
閱讀完型翻譯寫作
我是按題型,做準備,因為有目標嘛80分以上,要控制分數的話其實不容易,因為翻譯,寫作平時沒人給判分,所以我對閱讀和完型的要求是最高的,大概是經過3個月的努力,閱讀錯誤控制在2/3個,完型4/5個,相對而言,翻譯和閱讀我都定及格分,因為北京的答題時壓分的,定的少可以考的高,但不能定的高,自己考不到,就傻了。
用書
一套真題卷子(貌似10多套吧)+寫作(忘記叫啥了,挺小的一本,那種寫作預測的)
首先研究了下他們的分數,具體的忘記了,建議自己研究下,最后結論是,閱讀最最最重要(客觀+分值重)所以,我就把我的注意點,放在了閱讀上,貌似是4篇普通的+一個新題型(閱讀的變形)也就是5篇吧,一個題2分。所以最開始我就做真題的閱讀。
其實,我主要就用了那10套真題卷。真題卷就是主要研究了閱讀,閱讀做了兩遍,做完之后分析錯誤原因,總結做題技巧;寫作在后期也主要研究了下。(大概考前一個半月)
英漢互譯
用書
三筆,二筆,專八翻譯
外加讀金融時報(經濟學人),這個閱讀很重要,不僅對翻譯,對英語一的閱讀也是,必不可少,每天保持。
然后就自己練習就好啦,每篇自己翻譯完之后和答案對比下,然后自己整理,好的表達,這個也很重要,后期的話,看起來會很方便。
我就是一天A4紙大概3頁吧,一個英譯漢,一個漢譯英,然后總結,從9月開始,9月到11月,每天保持,到后期,我開始把側重點轉移到之前整理的內容上,每天看整理的內容1小時,閑余的零碎時間也會看,然后每天的翻譯量減少,只保持一種翻譯的感覺。
計算機
看給出來的參考書
做題+總結錯題
看視頻
回憶版真題,我一直都在看,無聊了就拿出來自己想想怎么做,我覺得這樣能讓我不偏離軌道。
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看視頻了,尤其遇到自己不會的,或者不熟悉的,我是分類下載的,因為計算機的話主要分為基礎+操作系統+軟硬件+網絡+多媒體+安全+office
一開始我沒怎么看office因為我大三下考的office的二級,還比較熟悉,所以我把重點放在了前幾部分,
第一遍就是看書+做題(自己買的練習題)+看視頻(邊看邊做筆記)費時比較長,大概9月和10月兩個月
第二遍
看書(書里也會標出重點考點)+看錯題+看視頻筆記歷時一個多月(從11月到12月中旬)
我之前提到了,真題貫穿了整個期間,無聊了就看,所以,看書,看視頻,做題的時候,都會有把考過的考點標記出來。
第三遍
正式系統的整理真題,將答案寫出來,不會的去問,復習之前的筆記本,最后又看了一遍書。
(實習小編小譚,真正的才智是剛毅的志向。)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计算机辅助翻译专业院校,2017年北大计算机辅助翻译考研经验分享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oracle基本的查询语句,Oracle
- 下一篇: 概率论与贝叶斯先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