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简单介绍.
Linux操作系統概述:
Linux是基于Unix的開源免費的操作系統,由于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幾乎成為程序代碼運行的最佳系統環境.Linux是由Linux Torvalds(林納斯·托瓦茲)起初開發的,由于源代碼的開放性,現在已經衍生出了成千上百種不同的Linux系統.
Linux系統的應用非常廣泛,不僅可以長時間的運行我們編寫的程序代碼,還可以安裝在各種計算機硬件設備中,比如手機,平板電腦,路由器等.尤其在這里提及一下,我們熟知的Android程序最底層就是運行在Linux系統上的.
Linux分類:
市場需求分類:
圖形化界面版:注重用戶體驗,類似window操作系統,但是目前成熟度不夠.
服務器版:沒有好看的界面,是以在控制臺窗口中輸入命令操作系統的,類似于DOS,是我們架設服務器的最佳選擇.
原生程度分類:
內核版本:在linux領導下的內核小組開發維護的系統內核的版本號.
發行版本:一些組織或公司在內核版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而重新發行的版本.
Linux發行版本不同,又可以分為n多種.
?Lniux的系統目錄結構
目錄切換命令
? ?cd usr 切換到該目錄下usr目錄
cd ../ 切換到上一層目錄下
cd / 切換到系統根目錄下
cd ~切換到用戶主目錄下
cd - 切換到上一個所在目錄
?目錄操作命令(增刪改查)
Linux操作系統命令格式:命令-[參數]
查看目錄:ls-[al]
?ls:查看目錄
參數 - a 顯示全部,包含隱藏
參數 - l 列表形式顯示
?增加新目錄:mkdir
?mkdir 目錄名字
? ? 搜索目錄和文件:find
find搜索目錄,也能搜索文件
參數-name,以目錄名或者文件名進行搜索.
示例:在etc目錄下,搜索名是"sudo*"
find/etc -name "sudo.*"
修改目錄名:mv
mv 老目錄名,新目錄名
示例:mv oldtest newtest
? 如果修改后的新目錄和老目錄不在同一個路徑下,產生剪切效果
示例:mv oldtest /usr/local/newtest
?復制目錄:cp
? cp復制目錄命令
參數-遞歸
示例:將根目錄下的test目錄,拷貝到usr/local下. ? cp -r test/usr/local
刪除目錄或文件:rm
rm:刪除目錄命令
參數 -r遞歸
參數 -f 不詢問
示例:刪除/usr/local目錄下的test目錄. rm -rf test
文件操作命令(增刪改查)
創建文件:touch
touch:創建新文件命令touch文件名
查看文件
cat 命令查看文件,值顯示文件最后一屏
示例:查看/etc/sudo/conf.cat/tec/studo.conf
? more命令查詢文件,顯示文件百分比,回車下一行,空格下一頁
示例:查看/etc/sudo.conf. more/etc/sudo.conf
less命令查看文件,支持pgUp,pgDn進行上下翻頁.
示例:查看/etc/sudo.conf less/etc/sudo.conf
tail命令查看文件,支持顯示的文件行數
示例:使用tail -10查看/etc/sudo.conf文件的后10行
修改文件:vim編輯器
vim:文件名
vim編輯器有三種狀態
命令模式:
只接收命令關鍵字,其他字符不接收通過輸入相應的命令可以進入編輯模式
進入編輯模式命令:i,o,a或者insert
編輯模式:
對文件進行內容編輯,任何字符都接受,內容編輯完畢以后,需要退出命令模式.
退回到命令模式ESC鍵
底行模式:
進行保存或者退出操作
命令模式進入底行模式:冒號
底行模式:qw寫入并退出,q!退出不保存.
?定位命令
使用G進入到達最下面一行
使用gg進入最上面一行
:188 ?能夠直接到達188行 ? ?可以在177行更改名字.
?搜索命令?
/daem +回車
查找到這個文件然后更改 ?no為yes
vim編輯器使用過程關于vim使用過程:
vim文件-->命令模式-->輸入i-->編輯模式-->編輯文件-->按下ESC--命令模式-->按下:-->底行模式-->輸入wq保存并退出/q!強制退出并不保存.
壓縮文件管理
Linux中的打包文件一般都是以.tar結尾的,壓縮的命令一般是以.gz結尾的.而一般情況下打包和壓縮是一起進行的,打包并壓縮后的文件的后綴名一般.tar.gz.
tar命令:壓縮和解壓縮
參數: -z 調用gzip壓縮命令壓縮
參數:-c打包文件
參數:-C 在指定的目錄解壓縮
參數: -v 顯示命令的執行過程
參數:-f 指定文件名
參數:-x 解壓縮
示例:將test目錄打成壓縮包,壓縮后文件名為test.tar.gz
tar -zcvf test.tar.gz test
示例:將test.tar.gz進行解壓縮
tar -xvf test.tar.gz
tar -xvf test.tar.gz ?-C/usr/local 解壓縮到指定的目錄
pwd命令:顯示當前的目錄
?其他命令
ps命令:查看進程:
? 參數: -e顯示所有程序
參數:-f 顯示UID,PPIP
kill命令:結束進程
參數:-9 強制殺死該進程
grep:搜索命令
搜索字符串,搜索文件
示例:搜索/etc/sudo.conf中包含字符串"to"的內容
grep to /etc/sudo.conf
grep to /etc/sudo.conf --color
管道命令:
將前一個命令的輸出作為本次目錄的輸入
ls -al | grep.conf
網絡命令:ifconfig
查看本機的網卡信息
網絡命令:ping
查看與某臺主機的連接情況
網絡命令:netstat
查看本機被使用的端口號
參數:-a顯示所有連接
參數:-n以網絡IP地址代替名稱
linux權限命令:chmod
權限是Linux中的重要概念,每個文件/目錄等都具有權限,通過ls -l命令我們可以查看某個目錄下的文件或目錄的權限
示例 ? 在隨意某個目錄下 ls -l
文件的類型:
d:代表目錄
-:代表文件
l:代表鏈接
后面的9位分為3組,每3位置一組,分別代表屬主的權限,與當前用戶同組的用戶的權限,其他用戶的權限
r:代表權限是可讀,r也可以用數字4表示
w:代表權限是可寫,w可以用數字2表示
x:代表權限是可執行,x可以用數字1表示
chmod命令設置權限
chmod u=rwx,g=rw,o=r aaa.txt
遠程安裝軟件命令(聯網使用):yum
Yum(全稱為Yellow dog Updater,Modified)是一個在Fedora和RedHat以及CentOS中的軟件包管理.基于RPM包管理,能夠從指定的服務器自動下載RMP包并安裝,可以自動處理依賴性關系,并且一次安裝所有依賴的軟件包,無需繁瑣地一次次下載安裝
參數:install安裝軟件包
參數:list查看可以安裝的軟件包
示例:查找可以安裝的軟件包
yum list | grep gcc
? 示例:安裝gcc編譯器
yum install gcc
linux操作系統下的redis數據庫,是C語言源碼形式出現的,因此需要C語言編譯器編譯為可執行文件
遠程下載需要的安裝包,下載到/var/cache/yum/i386/6/base/packages目錄下,安裝完畢后自動刪除
查看軟件的安裝位置
rmp -ql gcc
軟件包管理命令:rpm
rpm(Red Hat Package Manager)類似于window中的軟件安裝包
查看已經安裝的軟件包
參數:-a查詢所有軟件包
參數:-q表示查詢
示例:查詢已經安裝的java
rmp -qa | grep java
卸載已經安裝的軟件包
參數:-e 卸載
參數: --nodeps 不檢查依賴性
示例:卸載已經安裝的java
rmp -e --nodeps java-1.6.0-openjdk-1.6.0.0-1.66.1.13.0.el6.i686
rmp -e --nodeps java-1.7.0-openjdk-1.7.0.45-2.4.3.3.el6.i686
安裝軟件包
參數: -i install 安裝
參數:v verbose 安裝詳細信息
參數: h hash 顯示進度
Linux操作系統部署JDK
linux版本JDK上傳到linux系統中的/usr/local下
tar -xvf解開壓縮包
tar -xvf jdk-8u191-linux-i586.tar.gz
配置環境變量
進入/etc目錄中,編輯文件profile
以下代碼復制到profile文件中
#set java environment JAVA_HOME=/usr/local/jdk1.8.0_191 CLASSPATH=.:$JAVA_HOME/lib.tools.jar PATH=$JAVA_HOME/bin:$PATH export JAVA_HOME CLASSPATH PATH
保存并退出
從新加載環境變量
命令為: source? ?/etc/profile
測試:任意目錄下輸入javac
安裝成功:
?
Linux系統部署Tomcat
linux版本tomcat上傳到linux系統中的/usr/local下
tar -xvf解開壓縮包
tar -xvf apache-tomcat-8.5.37.tar.gz
開放Linux8080端口對外訪問
/sbin/iptables -| |NPUT -p tcp --dport 8080 -j ACCEPT
/ect/rc.d/init.d/iptables save
啟動和停止tomcat服務
tomcat解壓目錄/bin下 ./startup.sh
tomcat解壓目錄/bin下 ./shutdown.sh
Linux系統部署MySql數據庫
linux版本MYSQL上傳到linux系統中的/usr.local下
卸載系統中自帶的MYSQL
查詢系統中是否已經安裝了MYSQL rpm -qa | grep mysql
xiezai MYSQL rpm -e --nodeps mysql-libs-5.1.71-1.el6.i686
解壓MYSQL壓縮包
tar -xvf MYSQL -5.6.22-1.el6.i686.rmp-bundle.tar-C /usr/local/mysql
由于Mysql解壓后沒有文件夾,很多文件比較凌亂,必須選創建目錄mysql,將所有的文件解壓縮到該目錄下
rpm命令安裝
安裝Mysql數據庫服務器 rmp -ivhMySQL-server-5.6.22-1.el6.i686.rmp
安裝M有SQL數據庫客戶端 rmp -ivh MySQL-client-5.6.22-1.el6.i686.rmp
啟動MySQL服務 service mysql start
MySQL服務添加到系統中 chkcofig --add mysql
跟隨系統啟動 chkconfig mysql on
設置root密碼
MySQL首次登錄: mysql -uroot -p密碼
首次安裝的隨機密碼:vim /root/.mysql_secret保存在詞文件中
登錄MySQL,設置密碼:
進入到mysql中以后使用命令:set password = password('root'),重新設置密碼
授權遠程連接
在mysql中執行
默認情況才musql為安全起見,不支持遠程登錄mysql,所以需要設置開啟遠程登錄mysql的權限
grant all privileges on*.*to'root'@'%'identified by 'root';
flush privileges;
開放3306端口
/sbin/iptables -| INPPUT -p tcp --dport 3306 -j ACCEPT
/etc/rc.d/init.d/iptables save
Linux系統部署redis數據庫
linux版本redis上傳到linux系統中的/usr/local下
解壓redis
tar -vxf tar -xvf redis-3.2.9.tar.gz
make命令編譯redis的C語言源代碼
進入解壓后的redis目錄下的src目錄,因為沒有安裝c++編譯器,所以在執行過程中報錯
安裝好c++編譯器以后,
輸入make命令即可
啟動redis服務器
進入redis解壓目錄下的src目錄
./redis-server
后臺啟動
將redis解壓縮目錄下的redis.conf文件復制到src下
編譯redis.conf文件,原有的daemonize no 修改為daemoniza yes
啟動redis ./redis-servejr redis.conf
啟動redis客戶端 ./redis-cli
關閉redis服務器
./redis-cli shutdown
補充:解決SSH中文亂碼
在linux的/etc/sysconfig目錄下有一個i18n的文件代表linux的系統編碼,將其從utf-8修改為GBK重新連接linux即可
?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qingmuchuanqi48/p/10667165.html
與50位技術專家面對面20年技術見證,附贈技術全景圖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Linux的简单介绍.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程序猿找工作经验
- 下一篇: caffe学习(1) ubunu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