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利用位图索引进行SQL优化的案例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一次利用位图索引进行SQL优化的案例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最近用戶報告某操作極為耗時,經查,是取一個較復雜的視圖的記錄數引起的,相應select語句及視圖定義類似于:
select count(*) from my_view;create or replace my_view as selecttab1.ID, tab1.f1, tab1.f2,tab2.f3, tab2.f4,tab3.f5, tab3.f6 from tab1 left join tab2 on tab1.ID=tab2.ID left join tab3 on tab1.ID=tab3.ID where tab1.FLAG<>1;三個表tab1, tab2, tab3的主鍵均為ID,其中tab1的字段FLAG只有0,1,2等有限個值。當三個表的數據達到2000萬級時,耗時在100s以上。分析執行計劃,發現因為有了條件“tab1.FLAG<>1”,而需要執行對tab1的全表掃描。
考慮到FLAG的情況,首先在其上創建了一個位圖索引以期進行優化。但不幸的是,FLAG=0的記錄大約占全部記錄的98%以上,FLAG=1的情況不足1%,導致優化器根本不考慮使用該位圖索引。
在進行多次嘗試之后,終于找到一種方法實現了優化的目標。修改視圖定義如下:?
create or replace my_view as selecttab1.ID, tab1.f1, tab1.f2,tab2.f3, tab2.f4,tab3.f5, tab3.f6 from tab1 left join tab2 on tab1.ID=tab2.ID left join tab3 on tab1.ID=tab3.ID where tab1.ID NOT IN (select ID from tab1 where FLAG=1);再查看select count(*) from my_view的執行計劃,不再有tab1的全表掃描,并且已經利用上了剛創建的位圖索引。在2000萬級的情況下,用時約為2.1s。用戶對此表示認可,問題解決。
?再進一步延伸,對于不支持位圖索引的數據庫(如MySQL),可以另建一張小表存儲FLAG=1的記錄,再將視圖定義里的條件的子查詢改為從該小表取ID即可。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wggj/p/10608374.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一次利用位图索引进行SQL优化的案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单例模式---懒汉模式与饿汉模式
- 下一篇: Transformer模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