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字符串·文件·集合操作
?
原本這幾個應該和列表·字典一起寫的,只是我不是一起學的,所以就分開寫了。
字符串操作:
特性:不可修改
一些基本語法;
name.find('A') 查找A,找到返回其索引, 找不到返回-1 name.capitalize() 首字母大寫 name.casefold() 大寫全部變小寫 name.center(50,"-") 輸出 '---yue---' name.count('lex') 統計 lex出現次數 name.encode() 將字符串編碼成bytes格式 name.endswith("w") 判斷字符串是否以 w結尾其他一些可見:http://www.jb51.net/article/47956.htm(相當全)
文件操作:
基本操作:
f = open('xxxx') #打開文件 first_line = f.readline()print('first line:',first_line) #讀一行print('我是分隔線'.center(50,'-'))data = f.read()# 讀取剩下的所有內容,文件大時不要用print(data) #打印文件 f.close() #關閉文件?
(一)對文件操作流程:
1·打開文件,得到文件句柄并賦值給一個變量(重點)
2·通過句柄對文件進行操作
3·關閉文件
有人不懂句柄(我也是):從廣義上,能夠從一個數值拎起一大堆數據的東西都可以叫做句柄。句柄的英文是"Handle",本義就是"柄",只是在計算機科學中,被特別地翻譯成"句柄",其實還是個"柄"。然后,指針其實也是一種"句柄",只是由于指針同時擁有更特殊的含義——實實在在地對應內存里地一個地址——所以,通常不把指針說成是"句柄"。
注意:python的文件句柄一次只能用一次,用open打開一個文件句柄,只能被調用一次,如果想再次調用,需要再次用open打開該句柄。
?
打開文件的模式有:
r,只讀模式(默認)。
w,只寫模式。【不可讀;不存在則創建;存在則刪除內容;】
a,追加模式。【可讀; ? 不存在則創建;存在則只追加內容;】
"+" 表示可以同時讀寫某個文件
r+,可讀寫文件。【可讀;可寫;可追加】
w+,寫讀
a+,同a
"U"表示在讀取時,可以將 \r \n \r\n自動轉換成 \n (與 r 或 r+ 模式同使用)
rU
r+U
"b"表示處理二進制文件(如:FTP發送上傳ISO鏡像文件,linux可忽略,windows處理二進制文件時需標注)
rb
wb
ab
像關閉什么的都沒有什么(像我這樣的菜鳥是這樣認為的。。。)
集合操作:
集合是一個無序的,不重復的數據組合,它的主要作用如下:
去重,把一個列表變成集合,就自動去重了
關系測試,測試兩組數據之前的交集、差集、并集等關系
基本操作:
s = set([1,2,3,4,5]) #創建一個數值集合 t = set("Hello") #創建一個唯一字符的集合 a = t | s # t 和 s的并集 b = t & s # t 和 s的交集 c = t – s # 求差集(項在t中,但不在s中) d = t ^ s # 對稱差集(項在t或s中,但不會同時出現在二者中) 基本操作: t.add('x') # 添加一項 s.update([10,11,12]) # 在s中添加多項 t.remove('H') #使用remove()可以刪除一項 len(s) #set 的長度 x in s #測試 x 是否是 s 的成員 x not in s #測試 x 是否不是 s 的成員 s.issubset(t) s <=t #測試是否 s 中的每一個元素都在 t 中 s.issuperset(t) s >= t #測試是否 t 中的每一個元素都在 s 中 s.union(t) s | t #返回一個新的 set 包含 s 和 t 中的每一個元素 s.intersection(t) s & t 返回一個新的 set 包含 s 和 t 中的公共元素 s.difference(t) s - t 返回一個新的 set 包含 s 中有但是 t 中沒有的元素 s.symmetric_difference(t) s ^ t 返回一個新的 set 包含 s 和 t 中不重復的元素 s.copy() 返回 set “s”的一個淺復制集合也可去我的第一篇博客。。。。。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gongzixi/p/8612632.html
與50位技術專家面對面20年技術見證,附贈技術全景圖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python-字符串·文件·集合操作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Openstack介绍
- 下一篇: 360 补天平台,也没个什么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