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牛的优势?喜欢社交的人脑容量更大,出现脑部病变的风险更小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SF 中文 (ID:kexuejiaodian),作者:SF
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在人際關系中展現出外向、開朗的形象,是許多人的理想狀態。我們給有一點不開心或者犯了小病小災的人的建議,通常都是出去走走,見見不一樣的人。多社交真的這么有用嗎?
新研究顯示,社交頻率高的人通常腦容量更大,更不容易出現腦部病變。其實,除了社交頻率,我們還要考慮社會關系的質量、在社交時自己持著怎樣的心態等,這些都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
文 | 聞靜
部分節選自《科學焦點》2023 年第 7 期、第 9 期
避免社會孤立可預防甚至逆轉大腦萎縮
近日,發表于學術期刊《神經病學》(Neurology)的一項研究顯示,社交頻率高的人通常腦容量更大,而社交頻率較低對應著白質病變體積顯著增加。
在該研究中,有 8896 名志愿者參與了進來,他們都是 65 歲以上的非癡呆癥患者。研究人員對志愿者們進行了腦部核磁共振(MRI)掃描和全面的健康檢查,并通過口頭詢問了解了他們與非同居者的社交頻率 —— 是每天都有、每周幾次、每月幾次,還是幾乎沒有。
分析結果顯示,整體而言,與社交頻率較高的人相比,社交頻率較低的人腦容量明顯更小。社交接觸頻率最低組、最高組的腦總體積占顱內總體積百分比分別為 67.3% 和 67.8%。
研究人員認為社交頻率低與顳葉、枕葉、扣帶回、海馬和杏仁核的體積較小有關(這些區域涉及感知覺、運動、注意、記憶等高級認知過程)。并且,抑郁癥是導致這些器官體積變小的一大原因,在觀察數據中的關聯性達到了 15%-29%。
研究人員還發現,與社交頻率較高的人相比,社交頻率較低的人白質病變體積明顯更大。社交接觸頻率最低的人白質病變體積為 0.30%,而社交接觸頻率最高的人白質病變體積為 0.26%。
研究人員表示,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并不能確定社會孤立與大腦萎縮之間的因果關系。但一些研究表明,將老年人暴露在社交活動活躍的場景中,可以阻止甚至逆轉腦容量下降的趨勢,提高他們的思維和記憶能力。也就是說,改善人們社交孤立的干預措施或許可以預防或治療與大腦萎縮相關的一系列疾病。
另外,評價一個人的社交情況,或許可以成為許多大腦萎縮相關疾病的診斷工具。
良好的社會關系能延長壽命、防治抑郁癥
發表于 2010 年的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顯示,比起肥胖、運動量等因素,社會關系更能預測一個人是否會早逝,其對壽命的影響與吸煙、飲酒這些習慣旗鼓相當。
此外,還有研究表明,擁有牢固的親密關系會帶來更好的心理狀態。感受到自己與他人之間存在聯系,可以減輕抑郁癥狀,緩解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并改善一個人整體的心理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各種不同的社會關系都可以幫助我們提升幸福感,如擁有親密的戀人或朋友,與不太熟悉的人進行短暫的互動等。理想的社交生活會因人而異,要評估自己的社交健康,關鍵是要看你目前的社會關系是否滿足了你的需求。
消極的情緒會影響身體健康
悲觀的、憤世嫉俗的情緒會對人體健康產生長期的負面影響。一項針對 400 余名英國政府機構的工作人員的研究顯示,那些表現出強烈憤世嫉俗情緒的人,對于“是否大多數人交友都是出于利益”這個問題,更傾向于回答“是”,而且他們的端粒相對較短(端粒過短影響細胞分裂,會增加一些心臟、肺部疾病的發病概率)。
研究人員表示,當我們懷著悲觀的、憤世嫉俗的情緒,身體就會感受到壓力,體內的的皮質醇水平會上升,而較高的皮質醇水平會抑制端粒酶的合成(端粒酶可以抑制端粒變短)。長期如此,身體受到的累積損耗會引發各種疾病。
幸運的是,研究顯示,許多能增強幸福感的事情都可以提高端粒酶水平。因此,為了自己的健康長壽,我們需要爭取一些可以讓自己從心底里覺得快樂的事情,與可以讓自己感到幸福的人建立穩定的關系。
參考文獻:
-
Association Between Frequency of Social Contact and Brain Atrophy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People Without Dementia | Neurology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社牛的优势?喜欢社交的人脑容量更大,出现脑部病变的风险更小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iPhone 15 / Pro 拥抱 U
- 下一篇: hive里面union all的用法记录